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红尘道衍 » 第六章 御下之道

第六章 御下之道

    路上行人匆忙,似乎永远在奔波,却不知为何而奔波。

    走进典当行,人员不多,仅有董掌柜和两名小厮,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店面冷清得只有苍蝇飞舞。

    众人看到顾盼,惊慌失措,齐齐哈腰点头,语气恭敬地问候:“见过顾公子。”

    “好了,无需多礼,都是自己人,去忙活吧。董掌柜,随我来一趟。”顾盼语气平淡,冷眼旁观,挥散人员。

    “赶紧忙碌起来,别一天天瞎混,只会白吃干饭。公子,多日不见,有何需要老奴操劳的?。”董掌柜将小厮驱散,脸色一变,微弯着腰来到顾盼面前。

    董掌柜是个矮胖的中年人,戴着一顶毡帽,眼睛如绿豆大小,见到谁都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他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对顾盼的态度是恭敬中带着害怕,才有刚才的一幕,故意在小厮面前命令重申,算是借顾盼的名义,敲打小厮一把,也是将责任揽在身上。

    典当行的生意不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将近两年了,董掌柜是顾盼在太安镇招募的人员,一开始也是雄心壮志,想要大展宏图,结果处处受阻,心气已失。

    对松鹤顾家的名头自有耳闻,且顾盼给予的薪酬不菲,担忧失掉行当工作,失去攀上松鹤顾家的机会,一直过得如履薄冰。

    “辛苦了,董掌柜。这两年有赖于你辛苦操持,不然可难为我了。”顾盼笑了笑说道,拍了拍董掌柜肩膀。

    顾盼一眼看穿董掌柜的小心思,虽只是个小人物,仅仅只是道气境三重的修为,且停滞了二三十年,道途已到头。

    但小人物的颜面不动神色,内心却波涛汹涌。

    御下之道是一门学问,巧如艺术。

    仅仅只是一句不值钱的关怀慰问,顾盼自不会吝啬,对于董掌柜这种有着小精明,小心思的小人物,顾盼并不排斥,甚至有几分欣赏。

    自身何尝不是如履薄冰地活着,在挖空心思地算计。

    “不辛苦不辛苦,多得公子的赏识,才有老奴的今天,这是典当行的账簿,请公子到偏房一观。”董掌柜递给一本账簿,领着顾盼朝前走去。

    顾盼坐在偏房的椅子上,随意地翻看着账簿,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他此行自然不是为了看账簿,光看典当行冷清的门面就知仍在亏损状态。

    “说吧,将你看到的,听到的,知道的,一五一十告知,无须隐瞒。”顾盼话语一变,眼神犀利地看着董掌柜。

    身上灵压缓缓升起,压向董掌柜,带着丝丝寒意。

    在闭关时,顾盼让董掌柜将礼物送至镇衙府,如今正要找董掌柜了解具体的情况,以做后续的准备。

    董掌柜也明白顾盼所想,方将顾盼带到偏房,他倒是不急,不缓不慢地将偏房的禁音法阵打开,给顾盼递上一壶暖茶。

    听到顾盼骤然加重的语气,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头往地上磕,喊道:“老奴有罪,没能完成任务,礼物被打道回府了,请公子责备。”

    “站起来说话吧。”顾盼语气再变,温和地说道。

    对于被拒这个结果,顾盼并不意外,如果黄向霖愿意低头,现在典当行早已火热起来,人流似水。

    他故意释放灵压,自然是为了打压董掌柜,观察他的神情变化。

    董掌柜毕竟是太安镇人士,虽被收入麾下,但这两年一直无有作为,难保会生出异样想法,光靠家族威名和友好善意可无法让人心甘归心。

    御下之道,讲究一松一驰。

    适当地展示实力,让手下心有余悸,处事才不会越过红线。

    董掌柜站起身,脸上布满虚汗,他知道顾盼才入道一个多月,区区道气境一重的修为,结果灵压却稳稳压住了他,心中震颤不已。

    “老奴前往镇衙府,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才见到黄向霖......,黄向霖见到我时,并无言语,就要将我打发走......,后我呈上玉简,黄向霖观后,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我......

    沉默了将近一炷香,神色看上去略感紧张,随后语气一变,让我回来向公子道个好,礼物就不收了......”董掌柜讲述了将近半个时辰,事无巨细,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

    顾盼依旧一脸无所谓,随后问道:“此事,你怎么看?”

    董掌柜咕噜一声,颤颤巍巍地开口:“老奴斗胆发言,若有不对,请公子谅解。老奴知公子前来太安镇的目的是为了开创道业,必不会困在此地。”

    “公子心有千窍,智若星辰,潜伏爪牙两年,恰如猛虎卧荒丘,如今应是万事具备,该露狰狞。”

    “公子所赠玉简,握有黄向霖的把柄,至于具体如何,老奴不曾得知,不做评价。虽是把柄,怕是仍无法击中黄向霖的软肋,黄向霖应是另有依托,需再做斟酌。”

    顾盼点了点头,抛去那些奉承虚言,稍感满意,这般生意人,懂得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确实适合去打探情况,能从细微处琢磨。

    正如董掌柜所说,黄向霖已经有松口的打算,却在沉吟一炷香后,依旧拒礼,怕是另有盘算。

    但知道这些情况,已经足够了,黄向霖也不是底线无坚不摧的,有牵挂有顾忌就有弱点,差的只是临门一脚。

    “我听说你有一个儿子,名叫董千书,在儒门读书,如今已到入仕阶段,太安镇不久后缺一名镇丞,看他是否有意。”顾盼笑道。

    儒门是修真界的超级势力之一,拥有七十二座声名显赫的书院,广泛分布在九州各地,以有教无类著称,行入世之道。

    有教无类是圣人壮举,让万千书生有书可读,入世之道是儒门根基,让书生可立功名,修行官道。

    但是,儒门从列王纪元开始崛起,至圣人纪元发展鼎盛,一直绵延至今,经历各种道统变迁,朝代变更。

    如今大乾朝廷与世家宗门共分天下,儒门子弟生不逢时,官道早已人满为患,若想入朝为官,无大势力察举推荐,终生无有出头之日。

    而董掌柜不过一介散修,儿子董千书虽有读书之志,却没有天颖文才,难入大儒贤圣眼眉,怕要蹉跎半生了。

    顾盼如今正缺人手,无需大才,堪用即可,也算是给董掌柜一个奢念。

    “愿意,老奴替小儿谢过公子大恩。”董掌柜老泪纵横,扑通再跪,连磕饷头。

    董掌柜蹉跎一生,道途已尽,如今心思皆放在儿孙身上,为其操碎了心。

    “好了,你先出去吧。忠叔回来,让他来寻我。”顾盼挥手道。

    他原本的潜在意思是在告诫董掌柜:“我已掌握你的信息,不要站错队。只要跟着我,带你吃香喝辣的。”

    目前来看,董掌柜应是已收心。

    当然,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哪怕已经听出顾盼的言外之意,也会假装不知,只需牢牢抓住萝卜即可。

    在修真界,可不能轻视任何人,一名修士再愚钝,活个一两百年,经历的事情足够多,自然也会开窍。

    “黄向霖,你在顾忌什么?你的依托在哪呢?”顾盼捧起一壶清茶,细细品尝。

    他这次故意让董掌柜前去送礼,就是要给黄向霖一个下马威,看他的具体反应,也是给自己留一个选择。

    若是屈服,就亲自前来找顾盼商讨后续事宜,大家和和睦睦,仍是好道友;若是心有不甘,顾盼还可亲自前去一趟,争取说服。

    本来,顾盼是打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双方友好商榷的,若是不行,就收集黄向霖的罪证和把柄,争取将他调离太安镇,制造权力真空,从而方便行事。

    待事已成定局,他也只能硬吃这个哑巴亏了。

    至于将黄向霖杀害,这种事,顾盼想都不敢想,大乾朝廷仍处在巅峰期,镇压四方,公然杀害朝廷命官,那是自讨灭亡,松鹤顾家也救不了他。

    而暗杀呢,以顾盼的人手和实力也做不到,即使做到了,怕是也会被猜疑,徒惹一身骚,纯属自讨苦吃的愚笨行径。

    如今收到汤如雅的亲笔书信,顾盼有了更好的处理方式,具体程度如何,就看天香楼的情报给不给力了。

    各种备案,突发情况都在顾盼心中过了一遍,他自信已做到万无一失,区别只在于结果的完美程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