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瘦马独剑 » 第一章 江湖之远侠客行。庙堂之高群雄竟。三尺青锋仗天下,二八卿卿救性命。

第一章 江湖之远侠客行。庙堂之高群雄竟。三尺青锋仗天下,二八卿卿救性命。

    第一章江湖之远,侠客行。庙堂之高,群雄竟。三尺青锋仗天下,二八卿卿救性命。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好一首清平乐,好一个醉东风。晏相公精于世故,阅尽人生,诗词上缠绵悱恻,也是一大情种啊!南朝风物,当不是我大辽可比。"

    站在一处临水亭阁边,一名身长伟岸英气勃发的青年男子一边吟着亭柱上镌刻的诗词,一边发出由衷感慨。

    "少爷,您小声点,这里可不是南京,是南蛮子的杭州,要让人听出您是大辽来的,麻烦就大了……"男子身后一名仆役打扮的矮胖少年急急劝诫道。

    男子哈哈一声大笑,转身对矮胖少年说道:"好了,好了,知道了,现在开始,我叫吕大石,你叫吕小三,我是游学的士子,你是书僮,哈哈哈,走吧,来了这南朝粉黛温柔地,总要去见识见识下…"

    轰隆隆……雷声突然响起,瞬间大雨倾盆而泄,正欲出亭阁而去的主仆二人相视无奈一笑,只得乖乖回返,被逼欣赏这吴越三月春雨了。

    这时远外马蹄响起,一骑飞奔而来,至亭外下马束繮,匆匆进入亭中。

    见亭中有士人,束手为礼道:"雨急暴入,失礼了,在下青田方琛,见过兄台!"

    吕大石急忙束手躬身回礼,见是一名削瘦状男子,唇红齿白,年轻甚为英俊,可以说是天人之颜,只是背挎长剑,手提一袋,袋底红色渗出,吕大石一惊,内中必是首级,但以其胆略自是不怕,神色自若回道:"兄台多礼了,雨中相逢,本是偶然,更是幸事,在下河北吕大石,见过兄台!小三,给方兄拿块干巾擦拭雨水!"

    "吕兄河北人,河北宋辽对峙之地,吾曾随家父相游,辽人残暴,岁岁入境抄掠,边民苦不堪言,官府畏辽如虎,真惨啊!"方琛右手接过吕小三递过的干巾,也不矫情,一边擦拭一边说道。

    吕大石闻言略显尴尬,但仍辩解道:"宋辽边境相连,些许不法之徒或有之,宋军打草谷至燕云亦有,现宋辽实力相持,比之澶渊之前连年大战,两国百姓己是好上万倍了!"

    "哈哈哈,吕兄之言在大宋也是异类,不过在下爱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两国争斗,无所不用其极,大宋无能,大辽自欺之,若大辽暗弱,大宋必取燕云十六州,吕兄,吾见你必非常人,又与你一见如故,赠你一言,东南将乱,速回北地!吾去也⋯"

    江南雨怪,来势汹汹,去时匆匆,三两句话之间,雨歇天晴了,那方琛扭身一纵,跃上座驾,绝尘而去…

    吕大石望着远去方珍,喃喃道:"廖廖数句,真性情中人,虽豪侠之流,却快意恩仇,此一会,不知何时再会!"

    "少爷,你不会看上他了吧?"吕小三望着呆立的吕大石说道。

    "胡说什么?你家少爷岂是龙阳之辈!"吕大石一个笃栗给吕小三骂道。

    "那有什么?这方少爷长得比南院枢密使家小姐都俊,全天下没几个女人比他漂亮了,俺就不信他是个男的。"吕小三捂着头顶嘴道。

    吕大石若有所思,沉吟不语……

    时值大宋大观四年,道君皇帝赵佶怠政,好山水花鸟,喜琴棋书画,政事皆付于蔡京,又宠信宦官梁中书,童贯等,朝堂政争而国事日窘,然表面上依旧四海升平,就连为祸百年的西北夏贼,也在西军接连打击下,退出了僵持百年的横山防线,不复当年骄狂之势。

    而北朝大辽,自五代起让中原战栗百年的庞然大物,也在澶渊之盟后,和平持续至今,至于高丽,交趾,大理,吐蕃诸部,更是朝贡不绝,大宋看上去似乎中兴盛世可期……

    杭州,东南第一繁华之地,自五代吴越王钱缪定都于此,持保境安民之策,奉大国为正朔,维持江浙数十年太平,遂成繁华胜地,冠于东南,是大宋有数的大都市,仅次于汴梁,成都几处,是天下至富之地。

    "公子,公子,您看,您看,前面就是城门了,哎哟!好多人哪!比咱…咱老家人多多了耶!"吕小三差点脱口而出咱大辽,幸好一激灵想起,小胖手急忙捂了捂嘴巴,眼睛瞄向吕大石看了眼,见他似乎没有注意,庆幸的悄悄吐了吐舌头,轻轻吐了口气。

    吕大石根本没去理会自家小厮的洋相,手中东洋描扇一收,遥指城门处一点,自顾自说道:"好一处烟花锦秀之地,听闻东坡先生曾主政此地数载,留下无数经典传闻,苏学士乃当世一等一的文坛大家,比之晏殊老相公也是胜出多矣,诗词狂放,冠于天下,吾是久仰多时,可惜斯人己逝,今日到此,当多多缅怀,聊表景仰之意了!"

    话音一落,正欲提步往城门而去,突然间人群处一阵鸡飞狗跳,乱成一团,拥挤在入城处的百姓呼拉拉的四散而开,几个跑得快的甚至都撞到了吕大石和吕小三身上,只是那矮胖呆傻样的吕小三猛的大喝一声道:"干什么?闪开!"双臂一振,周遭人等俱都震散而开,竟是身怀一身武艺。

    "哎哟哎哟!"被震开的行人正欲上前喝骂,却被随后蜂拥而来的人群推攘着不自主的远去了,而正意气奋发的吕小三也被身后的吕大石拎住后领,跃上了路边一块大石,,一个纵身避开了人群。

    站在高处,吕大石放开了一脸懞逼的小厮,张目远望,只见城门处大队人马拥出,鸣锣响起,旗牌四竖,众人拥簇,一顶大轿张牙舞爪而出,边上旗牌上书,东南总管,知杭州府朱。

    大队人马气势嚣张,开道爪牙挥鞭执棍驱赶周遭行人,一片呼喊一片狼藉……"原来是朱缅,这厮暴敛江南,大征民赋,媚上于花石纲,宠于大宋官家,号为六贼之一,世人恨之,今见果然可憎,可是大⋯相较有过之无不及,今上比之赵官家…众贼盈朝啊……"

    吕大石正自感叹,异变突起,路边乱哄哄人群中一声暴喝,"呔!朱贼拿命来!"一点精光暴射,数条人影掠起,直奔朱缅大轿而去……

    "嘣"一声巨响,精光正中轿身,大轿崩裂,一条胖大身影冲天而起,四周护卫迅速结成阵式,将来袭众人团团包围,胖大身影落地,随手拣起地下一把手斧,哈哈大笑道:"原来是魔教的妖孽,大力金刚徐海,魔教朱雀坛主,想不到今天朱相公神机妙算,竟钓到了一条大鱼,哈哈哈,小的们,上,拿下徐海,相爷厚赏!"

    被围住的几人朝中间一名高大粗豪状中年男子望去,其中一人出声道:"坛主,中计了!怎么办?"叫徐海的魔教坛主怒喝道:"怎么办?弥勒座下,大明圣尊弟子,没有贪生怕死之人,拼了!"

    说完一个纵身,持斧直奔胖大之人而去,"笑面菩萨熊宽,让老子见识下三十六路降魔刀法,你这少林叛徒,拿命来!"瞬间,两人招式迭出,一片刀光斧影,周遭丈余不得而入,剩下的几名魔教弟子也与其它护卫撕杀起来…

    "想不到刚至杭州,就见识到了东南两大势力的争斗,有趣,有趣!"吕大石一展描扇,跃下大石,白衣飘飘,远观比斗撕杀,竟兴致盎然。

    吕小三跟着也跳落,这时百姓基本都远远逃离,只剩百步外众人生死搏杀。

    "少爷,少爷,那魔教是什么人?怎么敢刺杀官府大人?"吕小三不解的问道。"魔教,又称明教,中原东汉时由西域波斯传入,自称摩尼教,崇拜火神,不食荤腥,因聚众密会相助,不喜于官府,顾至今而为邪教判处,世人皆称为魔教,当今教主方腊,乃武林顶尖高手,南方绿林霸主,其有争世之志,借朱缅暴敛江南而广收门徒,又刺杀贪官污吏收百姓之心,其今日刺杀朱缅,看来扯帜起兵不远了……"吕大石缓缓答道。

    熊宽徐海二人于场中厮杀正烈,突然远处一匹骏马飞驰而来,十数丈外,骑马之人冲天而起,手中长剑凛冽,剑尖直指熊宽,"明教方琛来也,狗贼授死…"

    吕大石定睛一看,这不是刚刚亭中相识的方兄弟吗?原来他竟是明教中人。

    只见剑如飞芒,气势惊人,熊宽心中暗惊,"想不到这方琛竟然己是半步剑豪之境!"

    急忙一个挥刀,逼开徐海,又急退数步,举双刀护住正面,电光火石间,方琛剑尖己触斧面,一股巨力传来,熊宽如受巨锤撞击,整个人倒飞数丈倒地,喷出一口鲜血。

    方琛正欲上前结果了熊宽,只听后边徐海大喝,"熊宽贼子,待俺徐海将你劈成三段!"然后一股劲风袭来,方琛毫无防备,待到发觉不对,急急闪避己是不及,后背己被划开一道大口。

    方琛一个踉跄,回头才发现竟然是徐海,心知不妙,其定已反教,这是个圈套。

    也不多言,纵身飞掠,一个长啸,座骑奔驰而至,正接住方琛,往远处去了…

    "追,快追!这可是大鱼…"熊宽大吼道。

    "况且…呵呵,熊兄,莫急,在下那斧上可是抹了七步倒的,就算不死,那方琛也是功力大损的,寻常捕吏也可擒他了……"徐海哈哈大笑道,粗豪的脸上,眼里露出的却是不符的凶光。

    熊宽心里喀噔一下,暗骂道:妈的,家伙上抹毒也不告诉老子,这小子心狠着呢……"面上却不露痕迹的拉着徐海的手往城内边走边说道:"徐兄今次弃暗投明,必可大破魔教实力,今虽跑了方琛,但却重伤了他,朱相公当不吝厚赏,熊某先恭贺了!"

    "哪里,哪里,没有熊兄配合,徐某焉能重伤方贼,只是杭州魔众需立下重手,不可让其等闻风四散!"徐海道。"朱相公正在城中坐镇,魔教插翅难逃了!"熊宽说道……

    虽然如是说,但还是率人朝方琛遁走处追去…远远观战的吕大石主仆目睹场中连番剧变,一时回不过神来,见熊宽徐海众人走远后,好奇心外加对方琛的莫名担忧,吕大石带着吕小三还是跟着寻了上去。

    仁和县辖下牛田村,距杭城二十里处官道,时值三月春光,草长莺飞,一派祥和景象,原本路通海宁,道上踏青行路之人繁忙,只是今日春雨骤起,一时人车稀少,颇为冷清。

    "小姐,小姐,您看,那边菜花开得好漂亮啊!江南真好,要是在洛阳,除了牡丹花季,其他时候不是灰还是灰,哪有忒多的青绿,还有还有,那边草丛里有朵花好好看,跟小姐您一样好看哎。跟画一样!"

    一阵淸脆女童声响起,只见一辆马车的的东来,缓缓驶在泥泞路上,车上布帘掀起,一名丫环状十二三岁女童正指着远处景致,叽叽呱呱的不住回头说着。

    "好了,好了,三叔,麻烦您停一下,红线这妮子呆不住了,让她下去野一下,要不这剩下路上,还不让她把您烦死!"一阵莺莺女声响起,说不出的好听,纯正的汴京官话显示出说话人来历不凡。

    "吁…好类,小姐您就是惯着红线这丫头,红线,别走远了,玩一会就回啊!"赶车老者溺爱的看着丫环,一边勒马停车一边笑着答道。

    "太好了,谢谢小姐,小姐您太好了,噢,程三叔,您也最好了,嘻嘻!"欢笑声中,小丫环红线麻利的跳下马车,兴冲冲的去摘花了。

    "慢点,慢点,别摔着了,这妮子,没个样子!"程三叔下车拉着马喝斥道。

    "啦啦啦,啦啦啦…"小红线嘴里哼着不知名小调,左摘一束花,右拣一片草,开心的不得了……

    程三叔看着红线玩耍,对车内小姐说道:"大小姐,您也下车透个气吧,杭城马上到了,也不急着赶路了,老爷今次知钱塘县,小姐您担忧老爷忙于公务累了身子,夫人早逝,这个家全靠您操心,可累坏您了,您可也才十六岁啊!俺看着您长大,心里话就是不吐不快,您自己也该保重身体啊……"

    车帘掀起,程三叔急忙上前提住车帘,内里现出一名清秀绝伦少女,眉目如画,乌丝如瀑,肤白似雪,端得是美艳不可方物……

    "三叔,自祖父正叔公逝,我程家虽受朝廷礼遇,天下景仰,洛学一脉扬于天下,然父自金掖唱名后,因恶于梁中书,蔡攸等人,一直不得志,其心中正,欲匡天下,此次知钱塘事,居于朱勔之下,朱勔权倾东南,暴敛吴越,世人恨之,我父必不容于其,我非担忧父恙,实忧其恶于朱氏而招祸矣……"

    程小姐娓娓道来,满心都是忧虑之情……"啊…"突然一声惊叫乍起,只见小红线飞奔而回,手里心爱的花草抛落一地。

    程三叔听声一惊,一个箭步护在程小姐身前,手中不知何时己有一短锏在手,瞬间气势大涨,不复唯喏仆役状。

    小红线惊跑到前,面色煞白,嘴里只是嘟嚷着死人啦死人啦,扑在程小姐怀里抖个不停…

    程小姐也是莫名受惊,虽是女子,但世家小姐自有气度,神色倾刻自若,一边安抚丫环一边吩咐道:"三叔,您去瞧瞧,是怎么回事?"

    程三叔唱了个诺,大步流星往前,至数丈外草丛处,忽然蹲下,然后大声道:"小姐,这里有个伤者,看样子受了锐器伤,似乎还中了毒,很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