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瘦马独剑 » 美酒汇泉三军饮,骠姚当年破敌胆。汉儿怒火烧肃州,荡寇今时廓青天。

美酒汇泉三军饮,骠姚当年破敌胆。汉儿怒火烧肃州,荡寇今时廓青天。

    第九十四章美酒汇泉三军饮,骠姚当年破敌胆。汉儿怒火烧肃州,荡寇今时廓青天。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六十州。面对蜂拥而上的凶恶胡人,乔琛的出击就是讯号,早就一腔愤怒的四十骑立即联动,铁蹄翻飞,一头杀进胡人汹涌人潮中。

    乔琛灭神枪肆意杀戮,叔孙晴利剑翻飞,两大高手为锋锐,身后四十悍骑如重锤碾击,胡人片刻中人仰马翻,死伤枕籍,一地鲜血纷飞,莫敢撄其锋芒。

    昔有骠姚百骑逐,匈奴莫敢撄其芒。今朝英雄长枪在,胡人豕突魂胆丧。

    上千胡人被饱含愤怒的四十二骑杀得东奔西逃,一片混乱,无人是乔琛,叔孙晴一合之敌。

    身后老塔克等人箭矢劲射,声至敌丧,强大武力,让这些视汉人如草芥的豺狼尝到了恐惧和死亡的滋味。

    四十骑如龙,四十骑如风。

    胡人散而又聚,聚而又被击破,明明人数绝对优势,但就是被不断击破,被斩杀,被吓破胆。

    沿街店铺中,街道角落里,无数双眼睛看着这诡奇一幕,骄横蛮野,杀人如麻的胡骑,竟被几十汉儿骑兵杀得人仰马翻,无人敢挡。

    地上满是胡人尸体,残肢鲜血让这些做威做福百年的蛮夷今日也尝到了被屠戮而无力反抗的绝望。

    "真英雄也!我汉家也有如此英雄豪杰,父亲,咱们反了吧!这种屈辱卑微的日子,儿子再也忍受不了了,儿宁愿站着杀胡,也不愿再跪着乞活了!"一处街边宅院,一名攀梯张望的汉儿少年对着身边的父亲热血沸腾道。

    "咱阎家自汉代就扎根河西,己历千余年,风雨不知凡己,咱诺大家族,几百人丁,若冒然相助,万一失败,就是灭门之祸啊!我儿慎言啊!"阎父长叹道。

    见儿子还是跃跃欲试,阎父唤来家丁,硬生生将披挂完整的儿子拖进了内院。

    "杀胡,杀胡啊!"压抑己久的绝望,在乔琛武勇绝伦下,汉儿终于不再唯唯诺诺,屈辱求生。

    仗义每多屠狗辈,百无一用是书生。

    一名商栈伙计热血沸腾中,抽出门栓冲了出来,一棍砸倒一名慌乱逃窜的康里人,将他脑袋砸个稀烂。

    "俺凉州李锐来助公子一臂之力!"身量巨大的商栈伙计李锐扯去外袍,露出肌肉虬结的身躯,丢了门栓,拾起被他打死的胡人长矛,挥舞着就杀进战团。

    有一就有二,一个两个三个…汉儿伙计,奴仆,小贩,走卒脚夫,乞丐流民,有着血勇的汉子一个个加入了战斗,甚至白发老妪,弱冠稚童,都向着欺压自己多少代的仇人发出怒吼。

    乔琛见状感慨万分,非汉儿不勇,非汉儿怯懦,只要时机一到,蕴藏己久的怒火,终将熊熊燃烧,必将用鲜血助燃,用生命大火去抗争去战斗。

    "某乃大宋儒林郎乔琛,胡人残暴,屠戮我族,今同起杀贼,一血前耻!"乔琛报出重未言及过的官位,让汉儿心气大振,是大宋来人,是中原天兵来解救我们了。

    "随乔大人杀胡,光复肃州,光复河西,重归中原天子,杀胡啊!"李锐振臂高呼,顿时更多人从各处涌出,手中拿着门栓,菜刀,粪叉,锄头,扁担,吼叫着杀向胡人,渲泄着愤怒和不屈。

    肃州胡化百年,但仍有大量汉人坚持华夏衣冠不改,宁愿受欺受侮也不愿胡化,而背弃祖宗教化,一时城中万千汉儿响应,瞬间喊杀声遍及各处。

    党项守兵惊呆了,驻守统军并不在城头,而是在家宅中,兵卒大部分也星散各处,城中只有区区千余,一时群龙无首,不知如何处置事端。

    龙氏大宅,肃州实际掌控者龙武正拥着波斯美婢,逗着宠猫,喝着美酒。

    "不好了,王!不好了,城中汉儿暴动了!"一名龙家人惊慌的奔进宅中大声报讯,顿时激起一片混乱。

    龙武一把推开怀中撒娇美婢,起身厉喝道,"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汉儿暴动了?"。

    "是康里秃里撒和一帮外来汉儿起了冲突,结果喊来上千人却被几十汉儿杀个大败,听说来人是大宋官员,现在城里汉儿四下传说大宋出兵要收复河西,汉儿们突然就暴动了!"传讯人结结巴巴说了大概,龙武惊愣住了,难道党项亡了,宋军己至肃州了?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龙氏也有自己情报系统,并且与甘州回纥,凉州六谷都有联系,宋军若灭夏西来,断不可能无有讯息,这肯定只是一场暴动而已。

    奔至院中倾听,依稀传来喊杀声,尤其东门市集处最甚,汉话呼喊到处都是。

    "快!立即吹号集兵,准备镇压!"龙武吩咐道。

    龙氏私兵有三千,基本都是重甲步兵,久居河西,虽然替各方养马,但焉耆人传统练兵还是倾向步战,骑兵多雇佣康里人,回纥人。

    号声响起,散居城中的龙氏兵迅速集结,在各自预设点集中,整编后再汇成大队。

    康里人己被杀得基本殆尽,那个秃里撒见势不妙,又一次早早跑了,萨满满古萨也不在城中,这次康里人损失惨重,死伤近千壮丁,这几乎是粘拔恩部族近半战力了。

    阎氏大宅,内院中少公子阎维文正在喝斥,"我辈汉儿,岂可任由胡人欺压,今天兵驾到,中原英杰荡寇,肃州汉儿坐视不理,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枉称为人,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当一展抱负,横行于天下,救万民于水火也!"。

    被他喝斥的家丁无奈讨饶,道"公子爷,少主,这是家主老爷之命,俺们也知少主义勇,但家主之命岂可违?"。

    阎维文恨恨的一拳砸在木桌上,瓷壶嘣的一声砸落于地,摔个粉碎。

    "唉…"一声长叹响起,阎父从门外走了进来,拍着独子肩膀道,"儿啊,你去吧,为父思量过了,城中暴动,胜了还好说,若败了,胡人必血腥报复,我阎家置身事外又如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么多年来,为父见得多了,胡人杀人,还会讲什么道理?阎家有钱,阎家没站出来做胡狗,就是有罪,罢了,儿啊,你就去吧,杀胡虏,多杀几个,替为父,替阎家多杀几个胡狗,告谓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阎维文大喜,一个抢身就冲出屋内,跨马提枪就冲出大院,身后四五骑马家丁在阎父吩咐下紧跟其后保护。

    家宅中阎母依偎在阎父身侧,老泪纵横,纵然担心,但却并没有阻止。

    乔琛正率人直扑城门,在杀翻几个反抗的党项兵后,牢牢控制了东城门。

    党项兵中部分也是汉儿,此时受感召,也纷纷反水投了乔琛,两三百汉兵自发听令,乔琛大喜。

    "大雷,你率十人,再择汉儿义民三百守住此处,切记,不可妄动!"乔琛指派吩咐道,黄大雷熟悉军务,人又稳重,有他守城,乔琛放心。

    黄大雷抱拳领命,立即去布置安排了。

    龙氏聚兵号角声,也传到了乔琛耳中,他是知兵之人,立即知道事态严重了,必须在胡人集结之前个个击破,否则整军而来,胜负就难了。

    "那位英雄,尊姓大名?"乔琛朝表现抢眼的李锐招呼道。

    见大人召唤,李锐急忙上前施礼,道,"草民凉州李锐,陇西李氏三十七代支系,拜见故国乔大人!"。

    乔琛虚扶免礼,郑重道,"胡人吹号聚兵,某要先去个个击破,这里就交由李兄,趁士气正旺,集结一处,沿街推进,击灭一切抵抗,注意,一不可杀妇儒,二不可抢私财,三不可无号令,违者你可斩之!"。

    李锐大喜领命,乔大人独独关注,让他荣幸万分,他本有豪侠之名,于城中颇有号召力,一番操作,暴动汉儿纷纷听令。

    河西汉儿自古就是朝廷上佳兵源,自汉代六郡良家子,到大唐府兵,河西精锐威震天下。

    敢战勇武,纯朴听命,是河西精兵标签,纵然如今,这些市井小民,久受欺压之人也留存祖先之风。

    虽不似正规军般齐整,但在李锐五人一伍,十人一卒,五十人一队,百人一都,五百人一营,粗略安排了熟识有声望之人担负伍长至指挥,自己任都指挥,约莫二千多人,四营之众,操着各式兵器,拆门板为前盾,浩浩荡荡一路前推而进。

    乔琛叔孙晴己先带三十骑并一些自发而随的汉儿骑兵先行,约莫百骑,轰隆隆奔驰在肃州街道,向着龙氏集结号声处杀去。

    人马如龙,疾行如风。百骑奔逐,胆气翻涌。

    一队百多人龙氏兵刚刚聚集,在统兵军官呼喝中列队,就被呼啸而至的铁蹄踏个粉碎。

    阎维文弓马娴熟,家传武技不错,居然也有准宗师实力,远处放箭,及近长枪突刺,连杀数名龙氏兵,兴奋不己,嗷嗷直叫。

    百名龙氏兵片刻间只留下一地死尸,百骑汉儿毫不停留,继续突进,凡遇军兵,一概趁其未稳而依仗旋风般突击,将其击破,零散奔逃者一概不理,留待李锐大队处理。

    "什么?己有七处聚兵被破,死伤近千?"龙武听讯差点昏倒,龙部族人丁并不旺,全族总共万五千,一下子损失近千,这是非常惨重伤亡。

    "现在府外共有多少兵卒?"龙武失态的抓住讯兵大声喝问道。

    "己集结千五,还有三百雇佣的回纥人骑兵!"讯兵手臂被掐得巨痛,强忍着汇报道。

    "立即出发,现在就是比快,暴民不足惧,惧者唯那数十外来汉儿精骑,剿灭了他们,大势就定,快,立即随某出发!"龙武焦急下令,匆匆奔出院外就去统兵。

    千五龙氏兵,盾兵在前,长枪在中,五百弓箭手在后,两侧回纥游骑护住侧翼,气势汹汹的向着东城杀来。

    肃州残败己久,城中房舍人口早不复唐时繁盛,空地大片,甚至还有大片田地和草场,千多人前行一点也不拥簇。

    阎维文听见龙氏大院处号角声变化,己是行军出击之讯,知道必是龙氏己集结而来。

    他策马来到乔琛跟前道,"大人,听号声龙贼兵己扑来,我方可战兵少,义民不可耐战,维文有一策,愿献大人参详!"。

    乔琛点头称是,做出洗耳恭听样…

    龙武率兵终于遥遥望见了那支骑兵,骑兵身后尘土滚滚,定是裹胁那些汉儿暴民,准备在此决战了,可惜汉奴只凭一时血勇,怎可比龙氏百战精锐。

    乔琛静静地带队看着严阵而来的焉耆龙氏,军容肃整,武备精良,完全不弱于大宋禁军,而且士气高昂,战意满满。

    乔琛轻蔑一笑,一个呼啸,百骑突然分开,避于道旁。

    从集市中收罗来的马匹,骆驼,被用绳索连结,驱赶着慌乱跑动,因为四下连结紧密,只能向前,在身后呼喝驱赶下,如一道恐怖洪流,山呼海啸般冲向列阵待战的龙氏军。

    肃州不缺大牲畜,集市中大把马匹,骆驼,现在都成了覆灭一切的洪流组成。

    上千大牲畜汹涌奔来,大地震动,因为栓在一起,前方马驼哪怕恐惧刀枪,也无法停步,被后面推赶着只能向前。

    龙武大骇,疯狂叫道,"放箭,放箭,快放箭!"。

    五百弓手一阵阵箭雨抛撒,只是马驼阵覆盖又厚厚毡布做防护,箭矢杀伤不大,马儿刺痛反而发疯加速,距离越来越近,龙氏军军阵骚动起来。

    不知哪个蠢弓手放了火箭,马驼阵毛毡起火,迅速漫延,这不仅更刺激了马驼,而且成了威胁更大的火马火驼阵。

    回纥游骑率先逃跑,见鬼,在街道里怎么对抗这火马阵,趁自家马在,还是早跑逃命要紧。

    回纥人的逃跑,引起了龙氏军更大骚动,毕竟人都畏死,眼见火马阵己快冲至,不足十余丈,弓箭兵率先转身逃跑,接着长枪兵,盾兵纷纷弃械而奔后,阵型瞬间垮了。

    龙武仰天长叹,完了,全完了,龙家完了,肃州完了,他不愿逃命,没有了军队,他龙武什么都不是,与其被愤怒的汉儿报复杀死,还不如战死当下来得爽快。

    很快龙武就被淹没在火马阵里,连个浪花都不起,而逃跑的龙氏兵也好不到哪里去,两条腿怎能跑过四条腿,大部分被活活踩死,机灵点避至两侧躲过一劫的,也被随火马阵后而来的百骑汉儿一一斩杀,龙氏瞬灭,做为一方势力永远消失。

    "日月再现大唐天,河西重归中原境。"阎父望着城中欢呼雀跃,喜不自禁的得胜汉儿,口中喃喃,老泪纵横。

    龙氏崩败,康里逃窜,党项兵四散,肃州大局基本己定。

    "大人,必须立即张榜安民,清点所获及帐册人口,并遣得力人手控制官仓,征抄胡人资产以供赈济和军需,肃州汉儿苦难久矣,急需安抚接济。"阎维文面对大胜,头脑还是很清醒的,胡人在肃州败退,但在郊野,在其余州县实力还在,特别党项人绝不会允许一个纯粹汉人势力卡在肃州这个要冲之地,要立即恢复生产生活,编练军卒,屯积粮草,面对更严峻形势。

    "阎公子所言极是,大人,肃州残破己久,也胡化己久,全境人口不过五六万,龙氏和康里占二万五,其余杂胡小部约五六千,汉儿不过二万左右,并不占优势,为今计,锐以为,龙氏,杂胡中,胡化汉人不少,可收揽为我用。"李锐熟知肃州情况,提供了一个建议。

    乔琛深以为然,赞同点头,下令道,"维文,某任命你为主薄,立即选派得力人手,查抄胡产官仓,联络城中汉儿大族。"

    又对李锐道,"你本地土著,熟知情势,命你为陪戎校尉,领人分拣胡化汉人及心向中原,为恶不深之胡人为我用,其余罪孽深重者,立即甄别,午后就在此地宣罪处斩,胁犯全部为奴,发与立功汉儿。"

    两人大声应命,一一领令而去,二人都是精明能干之人,又处这风云激荡之时,都有干一番大事业,留名青史之志,劲头十足。

    得讯的汉儿在肃州各地也纷纷起事,胡人胆丧,平日骄横不可一世,今时或逃或死,狼狈不堪。

    阎氏本就肃州汉儿第一大族,号召力极强,在阎氏带头下,晓以利害,其余赵,李,董等族群起响应,大族多粮多人,在他们配合下,肃州迅速恢复了秩序。

    乔琛以权知肃州观察使自任,命黄大雷募军,得众三千,分成六营,各以豪杰之士或大族英才任军职。

    又命张二明为亲卫指挥,单独领一营三百骑为亲卫指挥在侧。

    阎维文为军中主薄,主军略后勤情报各顶事宜,现在人手太少,文武双全的阎公子便肩负重任,对他来讲,是大人信任,干劲很足,看在大族眼里,则是对汉儿大族的释放善意。

    李锐陇西李氏之后,久历江湖,交流广阔,虽一副粗豪相,实心细如发,自告奋勇担负交涉之任,前去招揽肃州附近胡化汉人部落,这些部落人数不少,或是唐末陷入吐蕃后的蕃化汉人,居于祁连山一线半耕半牧,或是唐军边镇守捉烽燧军,归路断后无奈选择自立,多处草原游牧,依托残破边堡聚落。

    阎父和一群大族首脑正陪乔琛在肃州官衙谈话,诉说往昔遭遇,和如今扬眉吐气。

    乔琛见阎父几番欲言又止,便假意如厕出衙入后院,阎父片刻也托词跟出。

    见乔琛在等候,阎父施礼被乔琛急忙拦阻,说道,"阎老丈折杀晚辈了,老丈方才有意欲言又止,似有事相告?"。

    阎父见乔琛礼贤下士,无丝毫骄纵,心情不错,说道,"大人,朝廷没有发兵吧?只是大人临时义愤之举吧?"。

    乔琛坦然道,"不瞒老丈,除了某这正九品虚衔,没有外界传言之朝廷发兵灭夏之事,大宋虽连胜,但党项横山一线还在坚持,并未崩溃。"

    阎父捋须颌首,说道,"乔大人,有效议潮公壮举之志乎?"

    乔琛一怔,阎父人老成精之人,能在胡儿虎视眈眈之中保持家业不坠,岂是平庸或狂悖之属,此时突发激语,定是有事相告。

    连忙正衣掸尘,正重拜礼道,"还请阎老丈教某!"。

    阎父微笑扶起乔琛,转头望向西处,背手度步,说道,"乔大人,肃州独木难支,甘州回纥势大,又有党项甘肃军司,以如今肃州实力,实无力取之。"

    乔琛点头称是,阎父话锋一转,又道,"但西边沙瓜二州可用,沙瓜二州本就是归义军根本之地,议潮公举事复唐首义,就是沙瓜,如今归义军消散败亡,张氏衰微,但汉民底子还在,归义军遗族曹,安,康等仍是沙瓜大族,另外,前几年黑汗军入境纵掠沙瓜,党项西平军司三万兵早就大半调往横山宋夏前线,区区几千天方化胡蛮,党项人竟然不敢战,任凭其抄掠乡野郊县,大失人心。最后还是曹,康等大族自组民兵,驱逐了黑汗人,从此党项威望不在,如今沙瓜实际控制在曹,康等大族之手。"

    乔琛一怔,说道,"老丈的意思是,联系沙瓜,结为奥援?"。

    "不,老朽的意思是,立即择精锐西进,乔装为肃州败军,趁现在局势不明,消息混乱之际,一举占了沙瓜,党项人势弱,又提防曹,康大族的紧,若乔装党项被识破也无妨,亮明汉儿军身份,城中双方只怕好玩的很,本就离心,怎么守城?城池轻易可下,曹康等族是只能献城投诚,共襄义举了,这是阳谋,根本破不了。"阎父实是利害,一番剖析,沙瓜二州的命运就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