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光阴的河流 » 十四

十四

    日子又回到了忙忙叨叨,画画学习的充实中。

    当时制作个人主页很流行,沐阳也想搞,于是买了做网页的书籍,规划好版面去,上机申请个人域名,说起来好听其实就相当于后来的微博或者个人公众号。最多也就在上边傻瓜式的放上几个板块,写些文章,不是什么高级的东西,那些做网页的书也根本用不上。

    有一个发现倒是眼光长远,他发现在网上买卖东西肯定是以后的大势所趋,可是又不知道怎样做,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要知道后来的电商能够这么活及时的开个网店也好啊,只是当时没当回事。

    后来见同学有phoshop的书在学电脑平面设计,想着对于美术生来说也是个技能便也买了一本,可是网吧和数学系的电脑是不会安装这个软件的,报班去学又是一笔钱,怎么忍心再额外花销家里的钱呢,一想到家人就记得难受。

    画画倒是有了长足进步,还得到了好几位老师的表扬,沐阳很高兴,想着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大学的美好时光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在指缝间流淌,转眼临近毕业了,去了旁边的初中实习,带着一帮孩子画画。同时,学校请来了就业指导老师来上课,关于怎样就业。有的同学在复习考专升本,沐阳考虑到家里情况自然放弃了。

    云浩和富婆分手,又初始化到了单身状态,可是拉遍了宿舍的人头竟然没人去跟他打游戏了,直喊:自古高手皆寂寞。后来还是别的宿舍的人经常陪着他去,只是原来的《红色警戒》玩的人少了,现在人们玩的都是《cs》对战和网络游戏《奇迹》挖矿、砍人了。

    学校里早已有通知这一届是不包分配的第一届,渐渐的大家开始各自找工作。学画画的学生有两大出路当老师或者做设计,至于职业画家是鲜有人走的路,有也是老师兼画家。不然真的会饿肚子,能成名者太少了,或者也成名了也老了,前半生吃什么喝什么?

    两大选择中沐阳选的是后者,在他看来当教师是一眼看到头的生活,不喜欢。直到多年后,经历社会的毒打之后他才认识到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哪怕挣钱不多,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内容。但如果让他在选择一次的话,大概率还是选择挑战,大概是因为性格使然吧。

    当时的招聘网站还很少,甚至因为消息闭塞鲜有人知道。有的只是校招,各用人单位来学校摆摊设点,还有周六日的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剩下的少部分就是地方报纸刊登的招聘信息了。

    学生们各个招聘会的跑,买各种早报晚报。

    气人的是不管是校招、还是报纸杂志大多数的工作标明了要求有工作经验的。“这相当于让刚出生的婴儿就得有在娘胎里会走路一样啊!诚心的吧?”这个无理要求成了应届毕业生吐槽最多的。“不然等明年再找吧”,有同学产生了那个年代的躺平想法。

    沐阳他性格是赶早不赶晚,在哥几个中是跑的最勤快的。每天骑着他那二手的自行车四处奔波着找工作。在吃了无数次闭门羹,挨了无数次碰之后,终于有一个广告公司愿意收留他,沐阳乐坏了,终于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分工作,每月500块钱。

    每天屁颠屁颠的骑车几公里去上班,有一次由于上班着急,前轮蹭了出租车一下,漆都没刮掉,被司机讹50块,幸亏有交警在,才得以脱身。

    公司不大,设计不算沐阳只有两个人,说话口音像是本地人。两个看样子都是老手,看老板对他俩的态度,能猜到应该是不错的熟手了。俩人彼此说说笑笑,好似没有沐阳这个人,偶尔跟他说话,也是非说不可才说,明显有亲疏之分呀。沐阳也不是跟谁都自来熟那种,另外他有这自己的小骨气,想着把自己活干好就行了,也没有特意去搞什么关系。

    老板是一个中年人,面目也算和善,说话不急不躁。沐阳来这里其实大多数时候是在练习,熟悉电脑软件。有时候老板过来给他些小活,似乎考验他能力的成分多一些,即使做出来了也不见得制作,有时候就摇头,似乎不大满意的样子。

    一想自己的软件底子太薄了,沐阳一咬牙报了学校里的软件培训班,每天晚上去上课。

    后来公司里又来了一个新人,一个不算难看的小姑娘,这回沐阳有了说话对象。不过过了几天沐阳就觉得这姑娘没这么简单。她对老板的口气明显跟别人不一样,是撒娇的口吻,对撒娇,没错,沐阳在心里肯定。这个中年老板对这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见到就是笑眯眯的,每次在她身边的时间占了大半部分,俩人越靠越近,有时候甚至脸挨脸。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会有那么多心机,是不是太小人之心了,沐阳尽量让自己不要那样揣测一个人,在说,别人怎样是别人的事,把自己的设计弄好,才是正途。

    真快呀,入学的一幕好似就在眼前,就要分别了。

    吃分手饭这天,王晓天的女朋友哭的伤心欲绝,说王晓天不要她了,问他到底有没有爱过她,是不是一开始就是假的,王晓天不置可否一言不发。哎,这个可怜的姑娘啊。

    大家都喝的不少,摇摇晃晃的,说以后不能断,要常聚,哪怕老头老太太了,拄着拐棍,也得聚。笑声、喊声、哭声、唱歌的声音,响成一片,还有借着酒劲表白的,在一旁摇旗呐喊,起哄助威的。青春散场,踏上另一段征程,大家互道珍重。

    在这之前,同学们就已经陆陆续续搬出来学校,在外边租了房子,大多租在一个大院或者一个小区,一帮一伙的,在一起热闹,又互相照顾。

    男女朋友自然而然的住在了一起,风气是真的开化了,两三年前沐阳对这事还感到惊讶,现在也已习以为常。

    他们这师范院校算是风纪比较严的了,毕业了才住一起,他们一个大院的很多是中专的在校学生情侣,搬出来住的。

    于冬家是本市的回家住,他和欣妍的关系依然很好,看来修成正果不是问题,欣妍和晓红在一个小区租的房子。

    老大周文带着周嫂,王晓天、李云浩、张明聪以及沐阳这几个光棍汉都在离学校不远的这个城中村的大院里租的房。是并不高大的那种平房一排一排的,足足有十几排的自建房。通往大院的是一条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脚泥。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有个栖身之所就已经不错了,毕竟还是靠家里寄钱度日。

    这里除了,云浩去了一家室内设计的公司,沐阳去了广告公司,其他人都是暂时没工作状态。而他俩还没满一个月,没拿到工资。相当于大家还都是靠家里接济生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沐阳找到工作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去,悲伤就来了,试用期没过,他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