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聆听者寂灭 » 第十八章 思想汇集点

第十八章 思想汇集点

    绕过影壁墙,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陈旧的古木书卷气息扑鼻而来。

    这时一位盘着满头银发一脸慈祥的阿姨热情的迎了出来:“小花来啦!快请!呀,小雪也来了啊~”

    小雪瞪大眼睛:“王老师!原来你在这里啊?”G姐稍有惊讶,不过她还是保持一如既往的冷漠人设,她只冲王教授微笑示意,这次笑容比较甜。

    小雪开心的说:“这就是我说的王老师!那~这位是李寻。”看她介绍我,我也上前打招呼,可心里想,这下算是闭环了,小雪也是套中人,她回家找我去磨盘山,都是被安排好的剧情。

    这位王教授,六十出头的样子,不过看她这精气神,一般的年轻人还真比不了。

    王教授睁大眼睛看着我,一脸久仰的样子,这让我有点尴尬。她冲我笑盈盈的伸过手来,慢声细语道:“你好~我叫王香凝,……好久不见!完全不认识了!”

    在我跟她握手的瞬间,一阵特别的酸楚直击心头,不自禁的触发起强烈的回忆,三十年来的生活片段在我眼前快速翻转,我对王香凝教授完全没有陌生感,可我却搜索不到她一丝的信息,她说的好久不见是什么意思?

    就在我愣神的工夫,王香凝笑了笑说:“你不记得很正常,因为我见你的时候,你刚出生不久。”

    这话不光是我听着懵,G姐和小雪都有点懵。

    王香凝带着我们往室内走,慢慢的说:“都进来吧~那时啊,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被指派到磨盘乡,说那里有强磁场现象,当时还设立一个办事处呢,我在现场帮村民解决了一些事,然后那里人就叫我王半仙儿,哈哈。”

    小雪忽闪着大眼睛跟我对视一眼。王半仙儿!!!这大名可谓如雷贯耳,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提起。王半仙儿,那可是神一般存在啊!

    在攻读量子心理学硕士时的王香凝,曾发表一篇论文,在涉及感应力与特异功能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其毕业后,主动调配至超神秘研究所,结果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从京都被调到安宁县磨盘乡地磁科研办事处,当时她对此非常郁闷,不过在磨盘乡的这两年时间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王香凝到达磨盘乡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拜访一位冥想大师。三十三年前,迎着早春的风,她一路骑行至磨盘乡的一户农家,敲门问道:“请问,白宣鹤先生在吗?”

    “请进。”屋里传来一位老者的声音。

    王香凝心情忐忑的走进屋子,只见屋内椅子上正坐着一位垂垂老翁。

    “请坐吧,我知你的目的。你不知你的目的。”

    听这话,王香凝迟疑一下,只觉得这位大师稍显自以为是了。

    老先生看着对面的这位姑娘笑了笑,顺手拧开一个药瓶,往手上倒了几粒。这药白老每次只吃两粒,结果他倒出来三粒,他摆出一副倒多了的样子。

    在一旁注视着的王香凝本以为他会放回去一粒,只见他将药瓶放在桌子上,举起托着药片的手,将手背压在药瓶的瓶口上,咚的一声,手心里的其中一粒药竟然直接掉进瓶中。

    王香凝瞪大眼睛,心想这位冥想大师用了堪比魔术的手法,莫不是江湖骗子吧,她一把拿起药瓶,并没发现什么特别,结巴着说:“怎么?怎么会?!”

    “诸法无常,诸法无我,朝问道夕死可矣。”老先生有气无力的说完便送客。

    王香凝回去之后想了好几天才想明白,白宣鹤老先生只是不想耽误彼此时间,曾有过很多人前来学习拜访,结果都半途而废。老先生口中‘朝闻道’的这个‘道’是指宇宙大本源,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有天能认知到宇宙的本源,就算死了也值了。

    要想参悟这个‘道’就先要做到无我。于是王香凝每天都来找老先生练习冥想,这一来就是半年。

    终于一天,老先生给她出了一道题:在磨盘村,寻找思想汇集点。

    白宣鹤老先生的观点认为,生命体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能量波,而宇宙空间广泛的分布着意识传输介质,所以,人的思想感情可以在空间扩散传播。

    由于地域不同方位角不同,人不同思想也不同,在空间中思想感情的传输特性也不尽相同。如传输速率、容量、损耗、抗干扰等等。思想发达的地方传输密度大,思想落后的地方传输密度小,这导致空间介质的密度差异也随之增大,形成空间脉络。

    比如每当你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在你们之间建立起一道传输脉络,久而久之,空间便形成了无数脉络,慢慢的,你就会感受到什么叫心有灵犀,什么叫心心相印,什么叫千里共婵娟。

    给这些脉络以感情能量,便可将其激活,此时的思想感情将由非物质状态即转变为物质态的类亚原子粒子。达到了思想物质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相由心生。物质化的感情就由这些思想汇集点来存储。粒子本身并不携带信息,只有人的思想感情去激发才能得到自身信息的扩能。

    最直观的现象就是人杰地灵,比如现代人去孔夫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会受到礼而闲雅、仁而宁静的思想感染。这正是因为那里的空间脉络密度大,思想汇集点存储量大,所以只要有人去感受,就会激发出数量庞大的思想感情粒子,刺激大脑,当然感受颇深。

    常言说哪里风水好坏的风水论也一样。因思想感情粒子无善恶,谁激活它,它就给谁扩能。

    比如一个性格暴躁的人,每天满脑子都是暴力、绝望、痛苦等悲观思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很容易创造出一种极端恶劣的思想环境。反之当一个人的思想乐观积极又富有创造力,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意愿越强烈,越容易成功,人们会觉得这个人的运气怎么这么好。也就是说,风水只是辅助,最根本还是要看人的思想。

    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王香凝在磨盘村经常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偏难怪等杂症,村里人都称王香凝为王半仙,她发现这里的人大多都有很强的感应力。于是在村民的帮助下,通过反复试验,推导出空间脉络确实存在。

    试验的大致内容为:安排五六个村民,分别在不同地点,然后王香凝逐个去聊天,开心的不开心的各种话题,村民会产生各种情绪。王香凝都一一记录下来,经过大量比对,发现个别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影响,换人也一样。也就是说,在某些方位确实存在可传递思想感情的空间脉络。

    只是对思想汇集点的定位比较模糊。因为经过多次定点测试发现,磨盘山竟然是空间脉络最密集的地方,由此推断,磨盘山应该是最大的一处思想汇集点,可是在磨盘山与方圆十几里内的人都没有任何感应,这就导致一切测试都存在不确定性了。

    于是王香凝拿着自己的调查结果以及诸多不解,去找白宣鹤老先生。结果得知老先生刚刚过世。王香凝对此非常遗憾,从此她砥志研思苦心孤诣,又在磨盘村待一年。

    王香凝开始在不同的地方修炼冥想心法,慢慢撇掉人性的傲慢,全身心的投入到大自然中。是什么力量促使植物发芽顶开石头?促使动物选择最强者进行繁衍后代?池塘底的绿藻,岩壁上的青苔,树枝上的松鼠,窝在炕上的猫,每天忙碌的人们。复杂的生物链,不断发展繁衍的生命形式,构成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冥冥中已有注定,漫步星空下,那触手可及又遥不可及的梦。

    王香凝觉得既然思想可以在空间中传递,思想内容的载体是类亚原子粒子,空间脉络为传输介质,那传输的动力源自哪里?这就好比粒子是车,空间脉络是公路,我们把思想内容装进车里,可车本身不会走啊,谁来驱动?

    有一天王香凝伸开手掌,翻转手臂的时候,提出一个疑问,四肢的运动是由大脑皮层通过运动区或基底神经节、红核和脑干的基他核来控制的。那是什么促使大脑皮层来进行控制?

    是意识!

    两年后,王香凝回到京都,召集了一些特异人士共同研究,在第五分院院长、一生专研量子力学的冯老的指引下,完成若干次试验。得出思想感情传播的形式与量子力学中所阐述的波粒二象性别无二致,原子状态回迁所减少的能量用来发射光子。而思想感情是由生命体创造的,它传播的能量来源于意识。所以意识是一种力,能够驱动物质化的思想感情粒子。

    比如你很喜欢一个人,当你想她时,就是你的意识在驱动。如果你不去想她,只是把这份喜欢藏在心底,那么她永远都不会感知的到。

    再后来发现这种力不受空间限制。也就是冯老所说的无法测得速度。基于此,王香凝在一篇学术论文中提出,宇宙的第五种力——生命之力。它包括意识力,感应力,情感力。

    只是王香凝尚没搞明白两件事:

    第一、白宣鹤老先生的药片是怎么穿过手掌的;

    第二、磨盘山的思想汇集点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