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蜀奇侠 » 第三十章 慈恩寺

第三十章 慈恩寺

    当日赵羡随梁光面圣议事,皇上谕旨二人速定剿平川逆之策,“杨逆窜扰西川二十余年,国家剿抚并用,竟不能灭之。今诸匪进图川西诸地,连下十余县,民生倒悬。”

    赵羡仍认为练兵为第一要务,“以蜀兵剿川匪,二十余年无成效,足见蜀兵已不堪用。”梁光知此干系在己,只得道:“赵郎中所言,切中要害。臣以为,当整练新兵,练成之日即开赴西川,必能一举而定。”

    皇上遂下旨:“着兵部郎中赵羡兼领蜀州剿匪督练史,往咸阳练兵。”

    赵羡随即抽调经略营和安边营两营教头,让霍如青、郭泰二人随自己去咸阳练兵。贾源兼领经略营和安边营,留京听候。赵羡又上疏奏请耿毅、羊裘伯二人任督练副史,协助练兵募兵。

    耿毅正收拾行装,一个军汉来报,说有位姑娘来找将军。耿毅知是小瑶,便请进来。小瑶进了耿毅的营房,气呼呼一坐,把头转过去,一言不发。耿毅不明所以,便问道:“你怎么来了?”

    小瑶不回答,双手掩面,慢慢抽泣了起来。耿毅在武当十几年,自然不知猜女孩家的心思,之前在屋山,杨芸总是围着他转,哪里需要去猜。此时却犯了难,耿毅猛醒道:“你是不是被人欺负了,是谁?”说着摩拳擦掌,继续道:“小瑶不要怕,是谁欺负你了,我去帮你报仇。”

    小瑶看他认真的样子,破涕为笑,噘着嘴道:“欺负我的大坏蛋,就在我面前。”耿毅明白过来,这是和他撒娇呢,就顺着说道:“那我帮你报仇。”说着舞起拳头往自己身上砸。小瑶忙拉住耿毅的手,说道:“快别打了,我不生你的气了。”耿毅笑道:“我知道小瑶最好了。”

    小瑶心知耿毅是在逗她玩,便道:“耿大哥,你把我丢在那里,也从来不来看我。”

    耿毅只好道:“我最近事情太多,等清闲下来,就去看你,好不好?”

    小瑶却双眼含泪:“你骗我,我听说了,你们要去咸阳。”说完转过身去。

    耿毅哼了一口气,道:“去咸阳练兵,是皇上的旨意。”随即柔声道:“练兵就在军营里,你跟着也不方便。”小瑶却道:“怎么不方便,打胡人的时候,我不就在军营里待过。”

    耿毅只得严肃道:“军伍重地,岂能随意进出,置军法于何处!”

    小瑶知道无法同行了,便伏在案上抽泣。耿毅安慰道:“我每月都要回兵部,到时就回来看你。”小瑶猛地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耿毅叹了一口气,只好慢慢跟着。二人在长安城中一前一后走着,大约要到慈恩寺旁时,一队人马在街上开道。耿毅见是神箭营,便急走两步要追上小瑶。那神箭营兵把街上百姓全驱赶开,有的百姓躲避不及,竟被皮鞭抽打。

    小瑶心中有事,精神恍惚,一下冲进了神箭营的队伍里。一个营兵便呼喝便扬鞭打来,小瑶急往后躲,那营兵见没打到,恼羞成怒,追赶上要打。

    耿毅急赶上,一把拉住小瑶,要避到街边。那营兵不依不饶,追来就是一鞭抽下。耿毅本不愿招惹神箭营,但见那营兵欺人太甚,双指一夹,捏住鞭梢往前一扯,那营兵便扑倒地上。

    神箭营一向耀武扬威,那营兵如何忍得了,边爬起来边喊着:“反了反了,你小子是找死。”这时其他营兵看到也围过来,都叫嚣道:“这人正是西川匪逆,跑到长安城里打探消息,快拿下。”

    耿毅心里一惊:“他们如何知我与义军有干系。”随即省悟这是神箭营随意构陷的惯技,便把小瑶护在身后。那些营兵抽刀在手,要围上去乱砍,耿毅何等武艺,几招之间,那几个营兵全摔倒在地。

    这时一骑驰来,大声喝道:“何人在此放肆!”耿毅见此人衣着华贵,必也是个官,便上前抱拳道:“在下耿......”话未说完,那人扬起马鞭便抽来。见鞭来势极猛,耿毅如何会惧,一掌“鸿渐于陆”把那人劈翻下马。耿毅本想互通了姓名,权当一场误会,怎知那人不问缘由,便抽鞭要打。

    那群神箭营兵本等着看耿毅被教训,谁知那马上人竟被耿毅打翻,吓得急上前护着,都高喊着:“快来人,抓反贼了。”有营兵朝耿毅喊道:“大胆反贼,竟敢打伤魏四公子,等着满门抄斩吧。”

    耿毅这才知道那人是魏法古的第四个义子,魏转。那魏转刚被营兵扶了起来,营兵们都说:“大人先上马,这反贼我们来收拾。”魏转在这长安城内横行惯的,今日竟被人打落马来,心中气极,把扶他的营兵一脚踢开,喝道:“都滚一边去。”提刀在手,径直又走向耿毅。

    耿毅心中气血翻起,冷眼瞧着魏转。魏转见耿毅眼中藐视之意,怒火更添,两步并做一步,挥刀直直劈去。耿毅知此事不能善了,更不愿服软,见魏转劈来,便迎上去,空手入白刃。魏转只觉一股强劲袭来,胸口被猛击一下,刀便脱手,身子又朝后飞去,重摔在地。

    神箭营的人马已将半个街口围住,又派人去调兵。魏转艰难坐起,只觉全身疼痛,见对方武功高强,不敢再向前,只呼喝营兵去抓人。这时一个八人轿子停下,魏转忙起身跑上前去,跪在轿前道:“姑姑先去寺中还愿,等我们收拾了这反贼,再去寺中接姑姑。”

    那轿帘掀起,两个婢女上前扶出一妇人,手持佛珠,对魏转道:“不可伤人,寻常百姓赶走便是了。”那妇人是魏法古的妹妹,魏曼魏尚宫,也是当今皇上的奶妈。

    魏转答道:“姑姑放心,我们不为难百姓。”魏尚宫走出轿门,说道:“我走去慈恩寺。”几个宫女便跟上前扶着。魏尚宫见许多兵马赶来,心中疑惑,便折回来,问魏转:“什么事,如此大费周章。”

    魏转答道:“两个反贼意图行刺,被我们识破,先已被围住。”魏尚宫知他们常不问是非、构陷捉人,但今天是去慈恩寺还愿,不愿多增杀业,便说道:“我一个妇人,怎会有人行刺我,你不要乱伤人,叫他们上前来,我问问话。”

    魏转忙道:“姑姑,那人武......”魏尚宫不待他说完,便怒道:“姑姑的话,你不听吗?”魏转无法,只好让人把耿毅二人请来。

    耿毅见神箭营来了大队人马,还在想如何收场,却听他们说:“魏尚宫请两位上前说话。”耿毅不知对方何意,却见神箭营都列队两旁,让出路来。耿毅便和小瑶走上前去,正见一妇人坐在街口中央,两旁有婢女服侍。两人刚走到街口,魏转喝道:“站住,跪下!”耿毅冷笑一声,并不搭理。

    魏尚宫见耿毅器宇不凡,身后小瑶清丽脱俗,便知二人不是寻常百姓,问道:“你们如何冲撞了神箭营,快陪个罪,就回家吧。”耿毅见他们不再动手了,就抱拳道:“在下耿毅,乃御林军武将军,只是走在路上,如何冲撞别人了。”

    魏尚宫自然知道前些日子皇上封了一个武将军,心道:“这魏转差点惹出祸来,皇上刚封的武将军,若被他们伤到了,那怎么收场。”口中却说:“原来都是自家人,大水冲了龙王庙啊。快,转儿,把神箭营都撤了吧。”说着朝小瑶招手道:“那位姑娘,你过来。”小瑶见耿毅武将军的名号一出,对方立马换了脸色,心中便不怕了,径直走上前去,朝魏尚宫施礼,说道:“尚宫大人,幸亏有您在,他们太吓人了。”魏尚宫笑道:“有耿将军在,你怕什么,你叫什么名字,在这里做什么?”

    小瑶答道:“我叫小瑶,只是想回家。”魏尚宫不明耿毅和小瑶是何关系,却也不好问,又说道:“那我派人送你回家,如何?”

    小瑶摇头道:“不要他们送,他们太吓人了。”魏尚宫笑道:“不用怕,看你不过豆蔻之龄,做我义女如何,这样他们就不敢欺负你了。”

    小瑶佯装欢喜,又复摇头,看了一眼魏转,说道:“我做了尚宫大人的义女,还是比他小,我不愿意。”魏转闻言心中怒火,却又不好发作。

    魏尚宫说道:“这个容易,让他认你做姐姐,不就好了。”小瑶依然先喜后摇头:“这自然好,但是他必然不肯。”魏尚宫便朝魏转说道:“转儿,你叫她一声姐姐,算是赔不是了。”

    魏转不得不依,强压怒火,走上前朝小瑶抱拳道:“姐姐,我向你赔个不是。”魏尚宫笑道:“既然是姐弟,那便要和睦一些。耿将军,你说是不是?”

    耿毅只当他们是要大事化小,便附和道:“魏尚宫说的是。”

    魏尚宫笑道:“小瑶,陪我去寺中还愿,肯不肯?”小瑶忙向前搀着,说道:“干娘,您常来这寺中吗,这慈恩寺灵不灵啊。”

    魏尚宫却笑道:“你这丫头,这么快就叫干娘了。”小瑶故作认真道:“自然要叫干娘,等会到了寺里,我还要寺里的大师父帮我做个见证呢。”

    说着众人进了慈恩寺,寺中知客僧早就做好准备,禁止百姓今日入寺。魏尚宫先拜佛还愿,又去拜会寺中高僧。那寺中僧人早将魏尚宫在街上收义女之事报与高僧,高僧便说道:“尚宫大人身居深宫,礼佛之心虽诚,却难以处处周到极致,况且身伴人君天子之侧,得蒙圣沐,非愚僧所能知也。”

    魏尚宫心中本有隐忧,虽不能尽与高僧言知,但那高僧早已洞悉其意。魏尚宫便问道:“大师,可有解法?”高僧道:“因果之事,不必愚僧多说,尚宫大人自然知晓。与其苦待其果,不如善种其因,是可为解法。”

    魏尚宫不解道:“如何善种其因?”

    高僧道:“尚宫大人,如何忘了佛家中一缘字?”

    魏尚宫又问:“缘字如何解?”

    高僧道:“佛渡有缘人,即是缘,那便不可强、不可求。只顺其自然,待瓜熟蒂落,便是缘,便种了善因。”

    魏尚宫再问:“有了缘,便能种善因,我如何知缘到了?”

    高僧闭目道:“缘到了,你便知晓,哪里有如何。”

    魏尚宫只好又说:“缘到了,我该如何办?”

    高僧道:“有了缘,便种善因。”

    魏尚宫走出精舍,只在心中默念:“缘到了,便知晓。缘到了,便知晓。”众人见她出来,都迎了上去。一侍女奉上一封信,说道:“小瑶姑娘留下一封信,说她和耿将军还有事,今日有缘遇上干娘,真是三生有幸。话说干娘诚心礼佛,佛祖自然会保佑,小瑶也会常常求佛祖多保佑干娘。”

    魏尚宫突然惊醒:“缘!有了缘,便种了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