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不知道的故事 » 苏惠

苏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但那时的才子佳人却是层出不穷,留名青史。南方的文人雅士多如过江之鲫,北国虽无南方的人才济济,但有一位绝世才女就像高悬在天空的明月,令“群星”都黯然失色。这位绝世才女就是魏晋三大才女之一——苏惠。苏惠曾为情创制了一幅古今独一无二的“璇玑图”。她与“璇玑图”都可谓是享誉古今的千古绝唱。

    苏惠,字若兰,是东晋陈留武功县令苏道质的第三个女儿,生于前秦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苏若兰从小天资聪颖,三岁开始学习写字,五岁学习作诗,七岁始习丹青,九岁学习刺绣,十二岁学习织锦缎。她天生丽质,明眸皓齿,举止娴雅,完全不像生长于北国的女子,身上有着南方女子的秀美和娴淑。她醉心于诗词歌赋,把自己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诗文之中。然而,这位旷世才女的诗文感情太浓郁,表达方式又变幻莫测,因此,几乎没有人能够欣赏她的才华,而她也从未遇到过一位可以与她谈论诗文的知音。于是,孤芳自赏的苏若兰就像一株开放在空谷里的幽兰,无人赏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苏若兰到了出嫁的年龄,她嫁给了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出嫁前,苏若兰满怀期待地盼望自己能遇上一位“知音”夫婿。可谁知窦滔将军是一介武夫,除了骑马射箭、舞枪弄棍之外,对诗词歌赋可没有多少兴趣。而对于苏若兰,他只是喜爱她的绝色美貌,并没有心思去欣赏她的满腹才华与诗情。苏若兰对丈夫很失望,从此变得更加郁郁寡欢,自怨自艾了。而且她还经常发脾气,完全失去了一个大家闺秀所应有的涵养与品性。

    刚开始,窦滔总是依顺妻子,觉得她美貌可人,发发脾气自己宽容对待就是了。但是后来,他遇到了歌妓赵阳台,娶她做了偏房后,情形就大不同于以前了。这个赵阳台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妩媚动人,窦滔对她可谓宠爱有加。窦滔对赵阳台的宠爱令苏若兰十分生气,她拿出正室的身份斥责赵阳台。赵阳台不敢直接与她对抗,就在窦滔耳边时不时地数落她的不是,于是,窦滔对妻子的感情就越来越淡了。

    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想携带妻妾一同前往,但那时苏若兰正为赵阳台的事情生气,便赌气说不去。结果,赵阳台利用这个机会,极力怂恿窦滔,说苏若兰不想去就不要勉强她去。最后,窦滔就只带着赵阳台一人去了襄阳赴任。

    于是,苏若兰独自留守长安,空守闺房。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她感到寂寞难耐。以前,丈夫在的时候并不觉得丈夫有多好,可现在离开了,她才知道自己对他的感情竟是如此之深,思念是一日甚过一日!苏若兰对当初的赌气感到后悔极了。

    可是,悔恨有什么用呢?窦滔已经带着赵阳台远去襄阳了。苏若兰只能心怀孤苦与思念,整日吟诗作赋,以排遣这痛苦的时光。一天,她百无聊赖地把玩着一只精美的小茶壶,小茶壶的壶身上绕着圈儿刻了一圈字:可以清心也。她看着看着,突然发现这五个字不管是从哪个字开始读,都能连成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来。于是,苏若兰突发灵感,她想:我何不利用这种文字现象,创造一些奇特的诗句呢?

    此时,她的心中正有一股难以排遣的幽怨和深情,这种独特而奇妙的表达方式正好适合她抒发自己的感情。于是,她日夜不停地构思,有时连吃饭都忘记了。构思好了之后,她又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把诗织在锦缎上。这幅锦缎长宽各八寸,上面织有八百四十一个字,分为二十九行,每一行也恰好是二十九个字,每一个字纵横对齐;这些字由红、黄、蓝、黑、紫五色丝线织成,纵横反复皆成文,里面藏着无数首体裁不同的诗句,这些诗句的意思大多都是表达她的思念之情。苏若兰把这幅锦缎取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把这幅锦缎取名为“璇玑”,是因为这幅图上的文字排列得如同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有致,知者心领神会,不知者望之茫然。当然,这幅图里也暗寓着她对丈夫的爱就像天上的星辰一样永恒不变。

    苏若兰织好“璇玑图”之后,就派人把它送到襄阳交给窦滔。窦滔本是不通诗文的武夫,但是一见到妻子送来的“璇玑图”,却能捧在手中,品出其中的含义,读出其中的深情。旁人皆对此图不解,向窦滔询问,窦滔摇头,微微一笑,回答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言只有我们夫妻之间才能懂!”

    窦滔读懂了“璇玑图”之后,马上派了一批人马到长安去接苏若兰。夫妻二人重相聚,感情更加深厚。而且从那之后,窦滔开始跟着苏若兰学习诗词歌赋,两人经常谈诗论赋,一起在诗的海洋里徜徉。

    “璇玑图”在当时可谓轰动一时,文人学士纷纷传抄,试图解读其中的诗句,领略诗体,但能读懂者寥若星辰。“璇玑图”流传于后世,令无数文人雅士叹其绝妙,惑其难解。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曾解读“璇玑图”,读出二百多首诗句。宋代高僧起宗,曾将“璇玑图”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年,终其一生研究“璇玑图”,并且专门写了一本如何读“璇玑图”的书籍。他指出,“璇玑图”的五色字迹是为了区别三言、五言、七言诗体,但因为后来的传抄者都用了墨书,因此诗体早已难以分辨了,这给后来的读者造成了很大的解读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康万年专门研究了一整套完整解读“璇玑图”的方法,即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若按照此方法解读“璇玑图”可读出五言、六言、七言诗共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都表达着苏若兰婉转凄凉的感情。她在诗中所流露出的一片深情,令人读之动容。

    “璇玑图”总共有八百四十一字,全文没有标点。以下是“璇玑图”的全文,读者可以观之(读时须排列成横竖各二十九行的方阵):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窕窈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茂流泉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粲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徵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春方殊离仁君荣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钦苍誓穹终笃志贞墙禽心滨均深身加怀忧是婴藻文繁虎龙宁自感思岑形荧城荣明庭妙面伯改汉物日我愁思何漫漫荣曜华雕颀孜孜伤情幽未犹倾苟难闱显殊在者之品润乎兼苦艰是丁丽状观饰容侧君在时岩在炎在不受乱华意诚惑步育浸集悴我生何冤充颜曜绣衣梦想劳形峻慎盛戒义消作重感故昵飘施愆殃少章时桑诗端无终始诗仁颜贞寒嵯深兴后姬源人荣故遗亲飘生思愆精徽盛翳风比平始璇情贤丧物岁峨虑渐孽班祸谗章新旧闻离天罪辜神恨昭感兴作苏心玑明别改知识深微至嬖女因奸臣霜废远微地积何遐微业孟鹿丽氏诗图显行华终凋渊察大赵婕所佞贤冰故离隔德怨因幽元倾宣鸣辞理兴义怨士容始松重远伐氏妤恃凶惟齐君殊乔贵其备旷悼思伤怀日往感年衰念是旧愆涯祸用飞辞姿害圣洁子我木平根尝远叹永感悲思忧远劳情谁为独居经在昭燕辇极我配志惟同谁均难苦离戚戚情哀慕岁殊叹时贱女怀叹网防青实汉骄忠英清新衾阴匀寻辛凤知我者谁世异浮奇倾鄙贱何如罗萌青生成盈贞皇纯贞志一专所当麟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西昭景薄榆桑伦望微精感通明神龙驰若然倏逝惟时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谗漫顽凶匹谁云浮寄身轻飞昭亏不盈无倏必盛有衰无日不陂流蒙谦退休孝慈离思辉光饬粲殊文德离忠体一违心意志殊愤激何施电疑危远家和雍飘想群离散妾孤遗怀仪容仰俯荣华丽饰身将与谁为逝容节敦贞淑思浮怀悲哀声殊乖分圣赀何情忧感惟哀志节上通神祗推持所贞记自恭江所春伤应翔雁归皇辞成者作体下遗葑菲采者无差生从是敬孝为基湘亲刚柔有女为贱人房幽处己悯微身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

    一个“文字方阵”竟然能读出千百句不同诗体的诗句来,而且读法千奇百怪,真可谓是千古之绝唱。今天,想要彻底读懂“璇玑图”,纵使花费几年的工夫,也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而苏若兰却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不但构思好,而且还将其织在锦缎上,这靠的不仅是她那一片深情,更是她那绝世的才华。

    这里摘选了几首从“璇玑图”中整理出来的诗,读者可以一窥苏若兰的满腔情意。

    苏作兴感昭恨神,辜罪天离闻旧新。霜冰齐洁志清纯,望谁思想怀所亲!

    这是一首“新人”取代“旧人”的幽怨诗。诗中虽然表达了“旧人”的幽怨和不满,但依然对远方的丈夫怀着“冰霜”般纯洁的真情。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独自坐在厅堂上抚琴的思妇,她心中满怀相思之愁绪,情感在无尽的思念和淡淡的幽怨之间流动,因此,所弹出的琴声时而像泉水涓涓流过,时而像清风抚人胸怀。此诗不论是正读还是反读,都能表达思妇深沉的情感世界。

    嗟叹怀所离经,遐旷路伤中情。家无君房帷清,花饰容朗镜明。葩纷光珠曜英,多思感谁为荣?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闱。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衮衣。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

    这是一首六言诗。诗情凄怆悲凉,女主人公独守空房,即使镜中的容颜如花似玉,也只能哀叹韶华易逝。丈夫难回,这如梦的青春、如花的美貌又为谁而美丽呢?

    寒岁识凋松,真物知终始。颜衰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这首五言诗可以回读,作者用岁寒后凋零的松柏为喻,倾吐了她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情;倒转读来,激扬澎湃的感情更是如潮水般不可抵挡,让人感到作者情感的深沉和强烈。

    谗奸佞凶,害我忠贞。祸因所恃,姿极骄盈。

    这是苏若兰在痛斥夺她丈夫的赵阳台,她把赵阳台比喻为“谗佞”,自己之所以被丈夫抛弃在长安,就是因为这位赵阳台谗言迷惑,恃宠谄媚,这怎能不令她愤恨至极呢?

    举世无双的“璇玑图”,绝非是以上几首短诗就能展现其玄妙音韵的。想要领略“璇玑图”的无限奥妙,读者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