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学霸之科技孵化系统 » 第七十五章 科研组正式成立

第七十五章 科研组正式成立

    “承蒙各位前面厚爱,晚辈就不客气了。”方逐溪笑了笑,“今天我们的科研组算是正式成立了,在座诸位都是科研组的副组长。”

    “未来的日子,需要大家相互协作配合,共同攻克科研课题。为了更好地协作科研,将大家的具体工作进行一个分工安排,我现在宣布一下。”

    “田传宗教授,科研组副组长,主要参与脑控外骨骼装甲的项目,具体负责外骨骼装甲的材料、结构进一步优化,使外骨骼装甲具有更高强度、更轻自重和更完善的功能。”

    “廖元瑜教授,科研组副组长,主要负责无人战斗器具的进一步优化,能适应强级人工智能,配合脑控技术进行改善,使无人战斗器在局部战场具有能接受脑控信息的能力。”

    “谢龙平、欧阳菲教授,科研组副组长,主要参与脑控外骨骼装甲项目,具体工作是协助我开发脑控技术。”

    “而我自己,主要负责脑控技术的开发,让外骨骼装甲可以按照使用者的想法进行活动。”

    此刻,科研组算是正式成立了,浮现在方逐溪面前的系统面板也随之有了改变。

    【科技孵化目标:脑控外骨骼装甲技术

    科技孵化进度:0/10000

    科研组规模:中型

    科研组驻地:惠城驻军实验室

    科研组人员:0/20

    副组长:3/3

    田传宗(提供积分速度65/天)

    谢龙平(提供积分速度61/天)

    欧阳菲(提供积分速度60/天)

    组员:0/20(提供积分速度0/天)

    积分获取速度:186/天

    目前拥有积分0。】

    因为这次科研组的规模大了许多,达到中型的规模,有了三个副组长。

    在方逐溪眼中,这些专家们身体都散发着蒙蒙的黑色,是比上次的苏蓉紫色还要更高的资质。

    三个副组长能提供的积分比普通组员多得多,哪怕就算系统还没有确认参与的组员,每天能获取的积分就高达186,比当时孵化人工智能科技的时候高多了。

    还有廖元瑜教授因为研究的是无人控制自主智能四群,系统并没有将其纳入科研组范围,他做的研究虽然不会纳入系统,但对方逐溪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到时将脑控技术融合到无人控制的人工智能战斗器具,军方的个人战斗力又将飙升。

    试想着每个战士除了通过外骨骼装甲携带重型武器,还可以通过脑控技术控制武装无人机及机械狗之类的辅助器具,其实力该提升多少!

    专家们的第一次见面,主要还是增加大家的基本认识,熟络下感情,以后相互支持。

    当方逐溪安排好分工后,大家就开始了闲聊模式,算是为以后的合作进行铺垫。

    专家会议结束,方逐溪提出想跟随大家去看看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们,实际目的是让这些组员们被系统所承认,诸位教授也没多想,就轮流带着他去科研组住宿的楼房走去。

    就这样,方逐溪这位年轻的明星教授到实验室的宿舍楼走了一遍,把系统允许的20名组员资格填满。

    实际上跟随各位教授到来的研究生们并不止20人,加上王云生和邵环这些本来就在科研组的人,早已超过了系统认可的20人。

    因为系统的原因,可以通过各人身上散发出来的能量判断出各人的酒量,隐隐发出光芒金色的是系统认为比较普通的科研人员,也许只是恰恰符合科研的人群,系统每天提供0~5积分。

    发出光芒是紫色的人则是好的级别,每天提供0~20积分;发出黑色的光芒呢,则是资质极好的存在,每天能提供0~70积分。还有一种是彩色资质,是极好的品质,方逐溪暂时还没发现。

    跟随几个教授走了一遍,黑色光芒的研究生没有发现,方逐溪将发现的总共8个紫色的研究生都纳入了系统中,另外还有12个则是金色的普通资质人员。

    至于剩余的其他人,虽然实际是在科研组的安排之中,但方逐溪限于系统的限制没有办法将其纳入系统之中。

    吸纳完普通的科研组成员,系统面板再次变化。

    【科技孵化目标:脑控外骨骼装甲技术

    科技孵化进度:0/10000

    科研组规模:中型

    科研组驻地:惠城驻军实验室

    科研组人员:20/20

    副组长:3/3

    田传宗(提供积分速度65/天)

    谢龙平(提供积分速度61/天)

    欧阳菲(提供积分速度60/天)

    组员:20/20(提供积分速度162/天)

    积分获取速度:348/天

    目前拥有积分0。】

    系统默认没有像上次微型科研组那样具体显示每位组员提供的积分,但如果方逐溪想要看每个人贡献的积分,只要向系统提出,系统就会为他展示。

    看着系统面板的积分积累速度,方逐溪心里喜滋滋,照这速度不用多久就可以将科技孵化出来,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了,速度十分惊人,要知道在比较重要的科研组中,一个月的时间,组里成员甚至连最开始的磨合准备还没完成呢。

    科研组正式开始了工作,厂房式的实验室里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研发工作,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已经就位开始了工作。

    对大部分科研人员来说,这里的科研活动只是继续他们平时的科研工作,比如外骨骼装甲团队依然还是往常那样寻找更适合的材料,设计更加合理的机械运动和操控方案。

    与平时研究差别最大的就是几个副组长,包括负责神经元系统的研究的欧阳菲以及负责电磁学的田传宗和信息学的谢龙平,他们和方逐溪一起深入研究电磁信息与脑部神经元之间是否可以有效沟通。

    这一研究也是科研组最难的一个内容,科研的主要难点都在这里,但只要突破了这个难点的脑控技术,这次研究就是大有收获。

    方逐溪对几个副组长道:“大家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天马行空地想想,大家认为如何才能突破目前技术限制?应该向哪个方向投入研究?”

    对身有科技孵化系统的方逐溪来说,其实众人真正的研究水平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大家都在研究相关科技,系统就会给予相应的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