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10章、老支书激将

第10章、老支书激将

    吃罢“回山席”,帮忙的乡亲们陆陆续续回家了。

    村支书雷作田仍然坐在梁忠义家院子里,一边烤火,一边和他们拉着家常,劝他们不要过度悲伤,人的命天注定,既然已经去了,再悲伤也回不来。

    梁有田的突然离世,确实对梁家打击很大。

    这两年,梁铸成在外打工,站稳了跟脚,家境慢慢好了起来,该是爷爷和父母享清福的时候了,没想到爷爷突然得病去世,他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按照原先的计划,他本来正月初六就要去上班。爷爷得病去世后,他给李妍妍打了个电话,告诉她可能要晚几天才能去。

    按照习俗,家中老年人去世,后辈需烧了“头七”纸才能外出。虽然这些年不像以前那么讲究了,但是梁铸成和爷爷的感情非常好,他要在家守着,等给爷爷烧了“头七”纸再去上班。

    雷作田问梁铸成有什么打算。

    他本来等过了春节上班后,就去李妍妍老家,和她父母见个面,谈谈他们的婚事。

    爷爷的突然离世,梁铸成有了新的想法。

    医生说,爷爷的病,并不是不治之症,是因为交通条件差,不通公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如果父母继续住在老家,自己在外打工,一旦他们得了疾病,那真是哭天无路。

    这几天他一边操持着爷爷的丧事,一边思考着怎样安置好父母的事情。

    他打算上班后,给李妍妍商量,租一套大一点的房子,把父母接到省城一起住,条件要好一些,有什么情况能够及时照顾。

    只是这个想法还没有来得及给父母讲。

    这时候雷支书提出来了,梁铸成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雷作田听了,没有吱声,吧嗒吧嗒嘴,吸着烟,吐出一团团烟雾。

    父亲却连连摇头说:

    “我们现在还能种两亩地,也能自己照顾好自己,要是我们去了,负担太重,会拖累你们。”

    母亲接过话:

    “你在那里打工不容易,养活一大家子人,供你弟弟上大学,以后结婚生小孩了,花钱的地方多,我们不能去住。”

    梁铸成说:“我照顾你们是应该的,怎么是拖累我?再说去我那里住,我结婚以后,有了小孩,你们也帮我带着,我才能安心上班。”

    父亲说:“带小孩还早着,我们暂时不去,改天你去妍妍家,把你们结婚的事定下来,以后有了小孩,我们再去也不迟。”

    “你们在家我不放心。”梁铸成说,“现在村里不通路,不通移动信号,有个啥事我也不知道,就是知道了,我远天远地也照顾不到。”

    这时雷作田发话了:“铸成啊,多亏你的一片孝心,当儿子的都像你这样,该多好啊!”

    雷作田的话是有所指的,村里一个姓江的老人,儿女都在外地打工,老人七十九岁,平时一个人在家,还种着一亩地。

    老人住在一个山沟里,庄上有几户人家,都外出了,门常年锁着。

    庄上只有江家老人一个人在家居住,儿子每年春节时回来几天,过了年都走了。

    就在去年冬天,雷作田发现有些日子没有看见江家老人了,他专门找到家里去,发现大门紧闭。

    他喊了几声,无人应答,使劲拍门,里面还是没有动静。

    雷作田感到不对劲,就叫来村治保主任陈公平,打开了老人家的门。

    他们进了门,才发现老人躺在床上,身体早已僵硬。

    村里报了警,警过法医鉴定,老人属于心梗,死亡超过七十二小时了。

    老人的儿子回来后拒绝安葬,找到村里扯皮,说村里没有照顾好他父亲。

    雷作田气不打一处来,严厉批评他不尽赡养义务,把自己父亲留在家里不闻不问。

    村里的其他老年人都说老人的儿子不对。

    老人的儿子自知理亏,安葬了父亲。

    他临走时,到乡里告了雷作田一状。

    乡里因雷作田对农村留守老人关照不到位,给予他党内警告处分。

    雷作田倒不是自己受到处分有怨气,毕竟人已经死了,基层组织确实存在工作不到位的地方。

    他是不希望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梁铸成说把父母接到他那里,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可以为全村带个好头。

    可是话说回来,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老人,都能像梁铸成那样把老人接走吗?

    显然是不现实的。

    雷作田心里早就有个计划,要改变玉皇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要选好一个带头人。

    村里条件好了,老有所养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些悲剧就不会再次发生。

    那年雷作田极力推荐梁铸成去当兵,是有“私心”的。

    自己年龄大了,要及早着手选好接班人。

    雷作田把村里的年轻人在脑子里过了几遍,有能力的,在外打拼,不愿回来。也有想当村干部的,要么能力不济,要么动机不纯,他不放心。

    自从梁铸成放弃上大学,在家帮忙干农活,农闲出去打工挣钱还债,他就关注上他,认为他是个好苗子,就有意培养他,推荐他去当兵。

    梁铸成退伍回家,雷作田想把他吸收进村班子,锻炼锻炼。

    可是梁家的情况特殊,困难很大,如果把梁铸成困在村里,他家里的困难解决不了,也不能安心工作。

    现在,梁家的外债还清了,家境慢慢好了起来,雷作田又萌发了让梁铸成回来的念头。

    可是,现在梁铸成在外面的工作顺风顺水,如果回村,意味着收入大幅下降。

    梁铸成爷爷的去世,更加坚定了雷作田的决心——玉皇山村面貌一日不变,梁有田的悲剧还会重演。

    要彻底改变玉皇山贫困面貌,必须有人站出来,做出牺牲,而这个人,非梁铸成莫属!

    想到这里,雷作田放下了顾虑。

    他望着梁忠义夫妇说:“你们不去也是对的,总有一天,你们会回来的。可是等你老了,你还能爬得上玉皇顶吗?”

    梁忠义没想到老支书会说出这样的话,他刚才还在表扬梁铸成的孝心,现在又支持自己的想法,让他摸不着头脑。

    雷作田又对梁铸成说:

    “铸成,你有一片孝心,把你父母带出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是好事。可是,那些老百姓,他们有能力走出大山吗?你能把全村老百姓都带出大山吗?”

    老支书几句话,使他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