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18章、出师不利

第18章、出师不利

    县里催得急,要求各地按照贫困户评选条件和程序,尽快把贫困户评选推荐出来,上报县里审核后,纳入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系统。

    雷作田召集村两委干部商议后,对干部进行了分工。他和刁新怀,会同驻村工作队负责贫困人口识别工作,按照规定的条件、标准和程序,把全村贫困人口评选出来。

    梁铸成主要负责争取通村公路项目,抓紧时间做好前期工作。

    修通玉皇山公路,必须翻越玉皇顶。

    玉皇顶海拔超过千米,高高伫立在玉皇山村东南部,是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

    这条通往山顶的羊肠小道,从玉皇顶北麓起步,沿着山体,蜿蜿蜒蜒,盘旋而上。

    翻过山顶,这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又沿着玉皇顶南坡,蜿蜒而下,一直下到玉皇顶南麓,与邻村刘家河村公路交接,再行七公里,接到209国道。

    梁铸成自小到大,无数次翻越玉皇顶,这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不知道磨破了他多少双鞋子。

    玉皇顶上下垂直距离不过二千多米,但是修通公路,不可能垂直上下。

    按照乡村公路规定的坡度,南北两边山坡,至少绕行七八公里。

    现在,必须先进行勘察设计,把路线定下来,把工程概算编制出来。

    这些前期工作,必须由专业部门搞,不能蛮干。

    这事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前些年,村里向县交通局申请了通村公路补助计划,没有资金做勘察设计,就凭着几个村干部目测,就组织人员开挖。

    由于没有技术,没有施工机械,加上资金有限,杯水车薪,通村公路成了半拉子工程。

    梁铸成在家里,在一张白纸上,一遍又一遍地画着草图。

    梁铸成闭着眼睛,苦思冥想。

    他想先有个大体思路,向村支部汇报一下后,再去县交通局争取项目支持。

    梁铸成初步的设想,玉皇顶北麓山势最陡,从山脚到山顶,至少需要六个大盘道,南麓山势较缓,需要四个大盘道。

    玉皇顶的南北两边山坡,至少需要十个盘道,才能把坡比降下来。

    就是这十个盘道,拉长了公路里程,加大了工程投资。

    当然,这只是他的初步设想,是纸上谈兵,不能作为工程设计方案。

    梁铸成先把个人的想法跟雷作田汇报了一下,他赞成梁铸成的建议,让他在支部会上给大家通个气,然后启动前期工作。

    支部会后,梁铸成揣着修通玉皇山公路的请示,翻过玉皇顶,去了县交通局求援。

    进了县交通局大门,他按照大厅公示墙上的指示牌,直接去了三楼杨局长办公室。

    他小心翼翼地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动静,他耐心等待了十几分钟,又敲了敲门,里面仍然没有回应。

    梁铸成不清楚杨局长是否在办公室,刚扬起手,准备再敲门时,一名年轻的女孩,手里拿着一摞文件夹走了过来。

    女孩问梁铸成找谁,有什么事情,他如实回答,要找杨局长汇报修通村公路的事情。

    女孩听明白后,告诉他,杨局长在外面开会,今天不回办公室,如果是修路的事,就去找乡村公路股。

    梁铸成进了乡村公路股的办公室,先做了自我介绍,说明了来意,然后双手呈上村委会的请示。

    乡村公路股张股长接过来瞄了一眼,打开电脑,在键盘上噼里啪啦敲了几下,然后对梁铸成说:

    “玉皇山村的通村公路计划前些年就下达了,项目库里已经销号,怎么又申报呢?”

    梁铸成如实汇报了情况,告诉张股长,玉皇山的通村公路根本没有修通。

    张股长听明白了,但是爱莫能助地摇摇头说:

    “国家对通村公路只是以奖代补,不是大包大揽,只要给过计划,就在项目库里销号,不能重复立项。”

    事已至此,他感到没有继续申辩的必要,就退一步说:

    “张股长,如果现在不能立项,也不让你作难,我想请您安排技术人员,给玉皇山村公路做一个设计,以后有机会再修。”

    张股长解释道:“我们只负责项目管理,你可以委托设计院勘察设计。”

    梁铸成说:“我们是外行,不知道怎么委托设计院。”

    张股长倒也耐心,对他说:“通村公路没有纳入等级管理,对设计院资质要求不高,丙级就行,你可以去县交通设计院看看。”

    梁铸成说不认识他们。张股长给设计院陈院长打了个电话,简单说了一下情况,然后让梁铸成去找他。

    梁铸成走时,说把申请放在张股长那里,如果以后有机会了,请他关照一下。

    张股长摆摆手,让他把申请带走,不必要放他那里,解决的可能性很小。

    梁铸成只好收起申请,去了县交通设计院。

    陈院长是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人,身体硬朗,额头发亮,头顶“一片光明”,颇有一副知识分子的派头。

    梁铸成说明来意,陈院长详细问了一下情况,然后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份委托协议,让他先看看内容。

    梁铸成一看就明白了,设计院是有偿服务,不是尽义务的。

    他试探地问,这条公路勘察设计,大约需要多少费用。

    陈院长指头轻轻敲着桌面,说:“你这个是局里领导介绍来的,按照最低收费标准,就是按照总投资预算的百分之二,交纳勘察设计费吧。”

    梁铸成在盘算着,收费标准有了,但是投资还是未知数,他问了一下,玉皇山村的通村公路,工程投资大约需要多少钱。

    陈院长闭着眼睛思考了一下,给他算了一笔账。

    按照现行通村公路建设标准,毛路面需要五米,硬化路面三米五,路基加路面,一公里大约四十万元。当然还要看是什么路基,如果是大挖大填,或者是山石需要爆破,投资更大。

    梁铸成明白了,陈院长所说的路基工程,决定了投资的大小。

    玉皇山是喀斯特地貌,山上尽是石头,开挖路基工程量很大,如果没有施工机械,不实行爆破,靠人力根本没有办法。

    即使按照陈院长所说的一般通村公路的投资,十公里也需要四百万元,对玉皇山村来说,是一笔巨额资金。

    陈院长倒不是关心有没有修路资金的事,他关心的是设计费。

    陈院长问了一下里程,大致估算了一下,说可以先签订协议,最终按照设计的投资预算收取费用。

    梁铸成算了一下,光设计费就需要七八万元,村里根本支付不起。

    可是这么大的工程量,没有设计是不行的,不能蛮干。

    陈院长告诉梁铸成,签订协议时,需要先预付一万元定金,才能安排设计人员进场。

    梁铸成出来时,只带了三千元,他准备接交通杨局长吃顿饭,可是连局长都没有见到,钱没有花出去。

    他给陈院长商量,能不能先交三千元,等设计完成后,再分期付款。

    县交通设计院几乎包揽了全县所有乡村公路的勘察设计业务,他跟不少乡村干部打过交道,吃过亏,上过当,至今还有不少村欠着设计费。

    陈院长像个孙子似的,年年到处磕头作揖,要设计费。

    可是村里有村里的难处,本来修路资金缺口就很大,哪里有钱支付设计费?!

    陈院长见他没有带钱,就让他回去筹钱,正式签委托合同时再交定金,等设计完成后,提交设计成果时,结算设计费。

    陈院长要搞有把握的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见兔子不撒鹰。

    设计院的规矩不能破,梁铸成把协议看了两遍,说回去筹措资金,再来签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