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30章、初步筛选

第30章、初步筛选

    贾仁赐挥舞着双手,吐着唾沫星子说:“我不是隐瞒,你去我家里看了,就是那个破家当,你说像不像有钱人?分数是你打的,你是第一书记,不能说话不算数,以后谁还相信你?!”

    余荷诚恳道歉,耐心解释:“这事怪我工作不细致,我只是按照看到的情况打的分,其他情况我还没有搞清楚,因为群众有反映,我们必须按政策办事。”

    贾仁赐不甘罢休,气呼呼地说:“我不管啥球政策,你们要是不让我当贫困户,我不得依你们。”

    贾仁赐缠着余荷,非要她给个明确说法。

    梁铸成拦住他说:“贾叔,你不要为难她,这是村里的事,由我负责,到时候我会给你一个说法。”

    “你给我啥说法?”贾仁赐气呼呼地问。

    梁铸成说:“你家名单暂时保留,等我们核实清楚以后,再明确答复你。如果符合条件,就提交群众评议,如果不符合条件,也会给你说明理由。”

    “你说话要算话。”

    “当然算话。”

    “那我就等着。”

    贾仁赐拍拍屁股,背抄手,硬着脖颈,一摇三晃地走了。

    经过初步会审筛选之后,还有三百五十三户,暂时没有发现“硬伤”,共有四十一户存在疑似“负面清单”问题。

    村里形成一致意见,对涉及负面清单的问题,必须逐一核实清楚。

    梁铸成和余荷商量,对群众反映的疑似问题,在村里核实不了的,村里会同工作队,组织核查专班,外出实地核查。

    余荷也有这个想法,她说应该给乡里报告一下,争取他们的支持。

    梁铸成和余荷一起到了沧浪乡政府,向乡党高官成荣兴汇报了相关情况,建议给村里一点时间,对群众反映的疑似问题户进行调查核实。

    梁铸成说,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比如说核实房子,需要查阅房产证、土地使用证;核实车子,需要查阅车辆登记相关手续;核实家里有没有公职人员,还需要找组织人事部门……

    这些事项涉及多个部门,麻烦是麻烦,好歹还有个地方核查,可是收入多少去哪里查?用什么手段查?

    可是如果不查,糊里糊涂把那些不该评的评上了,扶持对象不精准,违背了政策,群众不认可,责任谁担得起?

    说到责任,成荣兴感同身受,他何尝不知道这个事非同小可,责任重大。

    梁铸成请求,请他给县里沟通一下,请县直相关部门予以支持配合。

    成荣兴爽快地说:“这事没问题,我马上向县扶贫指挥部汇报。”

    经成荣兴与县扶贫指挥部汇报沟通,各村需要查阅的事项,由乡政府统一出具介绍信,请县扶贫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协助查询,出具证明材料。

    事情协调好了,梁铸成和余荷拿到乡政府出具的介绍信,先回到村里,把村干部和工作队分成两个组,余荷与刘文毅一个组,梁铸成与陈公平一个组。

    一个组负责县内,一个组负责县外。用十天左右的时间,把问题核实清楚。

    梁铸成了解到,县内的通过数据比对,相关情况容易核实清楚,而县外由于数据没有共享,核实起来难度大一些。

    他建议余荷带一个组,负责县内的核实,他带一个组,负责县外的核实。

    余荷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她说梁铸成熟悉县内的单位,让他负责县内的情况核实。市里的相关部门她熟悉,她负责核实。

    梁铸成想想有道理,就同意了她的建议。

    他们把问题汇总了一下,涉及县内需要核实的问题二十二户,主要是购买商品房、小汽车,还有几户开店当老板的。

    县外的有十九户,需要核实的内容除了小汽车、商品房,经商办企业和大型机械外,还有几户涉及到家庭成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

    这十九户除了市内的十二户以外,还有七户是市外的,其中有三户是外省的。

    考虑到县外核实的工作量很大,梁铸成让余荷先把市内的情况核实清楚,市外省外的放到最后再核实。

    梁铸成和陈公平一个组,负责县内的二十二户核实工作。

    他拿着乡政府的介绍信,找到县精准扶贫指挥部,请他们通知相关部门予以支持。

    梁铸成用三天时间,很顺利地拿到了十七户在水城县城购买商品房、购买小汽车和个体工商户的证明材料。

    但是还有五户村民,群众反映他们在县城有商品房,但是在县房产局查不到相关资料,也没有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资料,无法核实。

    梁铸成怀疑是不是群众反映的不属实,或者是还没有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没有备案。

    县房产局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提醒他,那些人是不是在城郊购买了小产权房,那是违规建筑,办不了手续,是查不到资料的。

    梁铸成马上给村会计唐道有打电话,让他想办法了解一下那五户住房的大体位置,他打算上门去核实。

    唐道有感到为难,他说那些人都有防备心理,他们自己不说,别人一般搞不清楚。

    梁铸成让他跟几个小组长一起打听一下,哪户啥时间搬家,是不是请客了,左邻右舍应该知情,总能掌握个大致信息。

    他说的这个办法起了作用,唐道有和组长通过外围打听,掌握了那五户房屋的大概位置。

    核实这五户的房屋情况,进展并不顺利。

    据唐道有掌握的情况,钱家福的大儿子钱有来住在城东。

    钱有来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原来当小工,收入低,前几年成了砌墙的技术工,收入有明显增加,三年前在城郊购买了一套房子。

    那些年,居住在城郊的一些老居民,利用老宅基地,或者利用集体土地,盖起了七层以下的楼房。

    这些房子没有纳入城市规划,没有商品房审批手续,俗称小产权房。但是价格比商品房低了一半以上,对农村来打工的人有很大吸引力,他们利用打工收入,购买了无产权的廉价房子,安家居住,方便孩子上学。

    梁铸成和钱有来从小一起长大,他考上高中以后,见面很少了,只是在春节期间偶尔见上一面,听说他在城里打工,具体地点不清楚。

    梁铸成按照唐道有提供的钱有来家的大体位置,他去城东以后发现,那些房屋建筑没有统一规划,七零八落,没有物业,找个人很不容易。

    梁铸成到了那里,一栋一栋打听,他见人就问,好多人都说不认识。

    他们转了一天,没有任何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