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67章、人工开挖

第67章、人工开挖

    梁铸成作了自我介绍,柳所长知道他的身份后,变得热情了一些。

    因公安机关负责民爆物品的管理,以后还需要派出所的支持,少不了给柳所长打交道。

    因首次见面,梁铸成不好意思给她提赊销炸材的事。

    于是,他就把玉皇山村修路的情况,简要地向柳所长作了汇报,邀请她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去玉皇山村检查指导工作。

    柳所长礼节性点点头说:“好,一定去。”

    梁铸成刚出门,柳所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追出来说:“牛所走时让我转给你一封信,我还没顾得去你们村里,正好你来了,给你。”

    梁铸成接过信封,一下子明白了,这是上次他请牛所长帮忙,请民爆公司经理吃饭的。

    钱,没有用出去。

    唯一的希望如肥皂泡,不经意间破灭了。

    梁铸成在返村的路上,步履沉重,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缓缓向玉皇顶攀登。

    在南坡隧道口,他停了下来。

    这两天,施工人员在北坡隧道处理塌方区域的渣土,对危险点进行加固,南坡隧道还没有复工。

    黑洞洞的隧道,如同一张大口,似乎要把他吞噬掉。

    他在洞口坐了下来,汗水湿了内衣,贴在身上,一阵山风吹来,浑身发凉。

    他紧了紧衣服,看着山下这条新开挖的道路,在玉皇山南坡盘了六个弯,与山下的刘家河村公路连接在一起。

    他又扭头看看黑洞洞的隧道口,就是这个二百多米的隧道,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下一步怎么办?

    他反反复复问自己,此时此刻,他只能问自己:

    怎么办?

    怎么办?

    梁铸成苦苦思索着……

    他抬头望着玉皇顶,一朵朵白云,正从湛蓝的天空缓缓飘过。

    他在洞口坐了很久,思考了很久,最后咬咬牙,站起身,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尘,向玉皇顶攀登而上。

    梁铸成下到北坡,见隧道外面坐了一圈人,正在歇歇儿,他一问情况,他们说塌方区域的渣料已经清理完了,在外面等着爆破。

    他进了隧道,见雷作田陪着两个爆破员正在布点打炮眼。

    他让两个爆破员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他问,如果没有炸药爆破,隧道里面的地质结构,靠人工开挖行不行。

    爆破员告诉他,如果山体里面是碎石,结构松散,可以人工开挖,不过进度很慢,一天挖不了多少。

    但是如果遇到坚硬的岩石,靠人工开挖根本不可能,必须爆破。

    梁铸成说:“我们能不能这样搞,没有硬岩石的地段,用人工开挖,遇到硬岩石了,再爆破。”

    爆破员说:“要是这样搞,到猴年马月才能打通呀。”

    他叹口气说:“不瞒你们说,村里的炸药用不了几天了,现在没有一分钱,你说怎么办?”

    没有炸药,爆破员也没有办法。

    梁铸成对雷作田说:“雷叔,看来我们只能采取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了,哪怕一天挖一尺,也要挖下去,一天都不能停。”

    雷作田咳了几声,点点头说:“咳,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村里穷啊,只能这样了。”

    隧道施工,受施工场地限制,一次上不了多少人。梁铸成和雷作田把村里的壮劳力编成六人一组,采取三班倒的方式,除了夜晚外,不间断开挖。

    出渣土的也是六人一组,轮流进行清运。

    南坡北坡各安排二名安全员,负责安全监督。

    王志进安排的六名施工技术人员,南坡北坡各三人,负责技术把关。

    雷作田说,他还去南坡隧道,那里的情况他熟悉,便于及时处理问题。

    北坡隧道原来是刁新怀负责,出了事故后,他受到处分,这次复工,他躲得远远的,根本不就面。

    梁铸成知道刁新怀指望不住,就说他负责北坡隧道工地管理。

    雷作田不同意,说村里分工时,梁铸成负责全面工作,主抓精准扶贫,隧道工程由他总负责,他去南坡隧道工地,北坡工地让陈公平负责。

    陈公平四十五岁,是退伍军人,现任村党支部委员,治保主任、民兵连长。

    陈公平为人公道正派,性子耿直,不怕得罪人,用雷作田的话说,做事靠把(靠得住)。

    梁铸成同意雷作田的建议。不过他心中有数,雷作田名义上不让他直接负责隧道工程,实质上是想减轻他的直接责任。

    他这是“护苗”,如果有了啥事,一切有他担着,不想让梁铸成绊跟头。

    梁铸成理解雷作田的一片苦心,但是这么大的工程,他不可能当甩手掌柜,作为党支部书记,必须冲在前面,担起责任。

    他回村后,把村里没有外出务工的,年龄四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组建了一支“青年突击队”,分为两个分队,分别负责南坡北坡隧道高难度工程的施工。

    梁铸成把村里的工作安排就绪后,一头扎进北坡隧道,挥舞着镐头,挥汗如雨。

    余荷要求把工作队三名工作队员编入突击队,被梁铸成谢绝。

    他告诉余荷,现在精准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工作量很大,这段时间由村主任刁新怀、村会计唐道有和村妇女主任李子梅,会同工作队把建档立卡的各项基础性工作搞扎实,确保不出现错评和漏评问题。

    元旦前,县里发布建档立卡对象公告后,村里收到了一些反映,有的说该评的没有评上,也有的说不该评的评上了。

    梁铸成让刁新怀配合工作队逐项核实,对群众反映的情况,都要有回应,有一个明确说法。

    余荷还想坚持去工地,梁铸成说:“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政策性很强,你是政策通,要把好关,这比你挖隧道更重要。”

    余荷攥起拳头,挥挥胳膊说:“你是不是看我弱不禁风,挖不了隧道?”

    梁铸成笑笑说:“有智吃智,有力出力,我们各有所长,各尽其能吧。”

    余荷不再坚持,梁铸成说得有道理,精准识别是扶贫工作的第一粒扣子,必须扣好。

    她必须抓紧时间,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核实清楚,把建档立卡这个基础性工作抓实,确保精准识别质量。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梁铸成安排村里分别在南坡和北坡隧道工地,修了临时灶台,每天中午在工地吃饭,以免来回路途耽误时间。

    他去乡民政办借了四顶帐篷,南坡北坡各两顶,晚上住在帐篷里。

    梁忠义听说在工地起伙,就给他说,让他妈也去工地当个帮手,他没有同意,说让妈妈在家给父亲做饭。

    隧道以每天三米左右的进度艰难掘进,由于防护措施及时跟进,施工安全有了保障。

    但是人工开挖进度太慢,按照目前这个进度,即使一天都不停,估计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可是眼下已经快到春节了,村民们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劳力不可能天天来工地,如果人员得不到保障,进度还会慢下来。

    但是,村里没钱呀,只能这样一口一口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