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82章、寻求支持

第82章、寻求支持

    常言说,银子钱,硬头货。乡里没有项目资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成荣兴能支持的,就是精神鼓励,还有工作上的支持,该开绿灯的要开绿灯。

    他对蒙有泽说:“老蒙,你是分管扶贫项目工作的,玉皇顶隧道工程,你要多支持,帮着他们解决困难,多向上汇报,争取支持。”

    蒙有泽本来想借成荣兴之口,说隧道工程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责令停工整顿,没想到他把皮球踢到自己这里来,还明确要求他支持隧道工程建设,这不是给自己难堪吗?

    成荣兴在村里调研了两天,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回了乡政府。

    走之前,他叮嘱梁铸成,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隧道工程进度。

    李耀华这次调研不同于过去常规调研,涉及到确定扶贫联系点,一旦确定下来,就一直到脱贫出列,也就是到二〇二〇年,全县整体脱贫摘帽。

    在成荣兴看来,县主要领导把联系点定在什么地方,不仅体现对这个地方工作的重视,而且在资源调配上会占优势。

    他把李耀华这次调研,当作乡里的大事,亲自安排筹备工作。

    按照李耀华给他说的意见,初步定在下个星期来沧浪乡。

    他给县委办对接了一下,县委办主任让他先制订一个调研方案,报李书记审定。

    成荣兴把第一站选在玉皇山村,其他两个村是备选方案。

    除了到玉皇山村现场调研,成荣兴还选了几个重点项目,包括沧浪大桥项目,沧浪集镇道路改造项目,集镇供水工程项目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能有效提升集镇的功能,但是投资大,立项的难度也大。

    调研三个贫困村和这些重点项目,时间至少需要三天。

    调研方案初稿出来后,成荣兴签了字,直报县委办主任。

    等了两天,县委办没有回音,第三天上午,成荣兴按耐不住,给县委办主任打电话,询问调研方案能否确定,县委办主任说,书记还在市里开会,调研方案还没有签字,让他等候通知。

    这天晚上,李耀华给他打来电话,说市里通知他去中央党校参加县高官培训班,时间三个月,后天就要去报到,近期没有时间去沧浪乡调研。

    李耀华告诉成荣兴,他已经看了乡里报的材料,扶贫联系点的事等培训结束了再定。

    他让成荣兴要把精准扶贫当作头等大事,要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认真抓好“五个一批”政策的落实,把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他还说,等培训结束了,他第一时间去沧浪乡,检查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成荣兴表态,请书记放心,一定按照县委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成荣兴决定,把玉皇山村作为自己的扶贫联系点,先把各项基础工作抓起来,等李书记回来时,村里的工作要有一定起色。

    除了精准扶贫政策规定动作外,什么工作能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见成效呢?

    他想到了玉皇顶隧道项目。

    说心里话,这个项目出乎他的意料,没想到这个被蒙有泽称为“三无工程”的项目,没计划、没资金、没有招投标,也没有专业施工队,梁铸成硬是顶着重重压力,硬着头皮干起来了。

    目前隧道项目有场面,有进度,经得起看。如果按照正常爆破方式施工,他相信再有三个月,保守估计,工程量可以完成百分之七十以上。

    可是单纯靠人工开挖,就像是蚂蚁啃骨头那样,什么时候才能打通隧道呀?

    成荣兴决定马上去玉皇山村,他要和梁铸成一起研究一下,怎么解决隧道施工难题问题。

    在玉皇顶北坡隧道口,梁铸成、雷作田、治保主任一起,向成荣兴汇报了工程进展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梁铸成告诉他,隧道刚开始施工时,是王志进垫资,帮着村里购买了一部分炸药,应付了一段时间。

    后来,炸药快用完了,王志进也没有资金填这个大窟窿,就在那时,隧道工地出了塌方事故,县安监局责令停工。

    后来,村里觉着这个事不能再拖了,就“偷偷”复了工,组织劳力,像蚂蚁啃骨头那样,一镐一镐开挖。

    山体深处,遇到坚硬的石头,就用剩下的炸药爆破,只要铁镐挖得动的,就慢慢挖。一天下来,快的能挖二米左右,慢的时候,不到一米。

    雷作田说:“按照这个进度,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挖通。关键是,长期这样挖下去,打疲劳战,群众吃不消呀!”

    成荣兴点点头,他认可雷作田的说法。

    上次他来村里调研,了解到一些情况,年轻人大多数都出去打工了,隧道施工人员,是村里没有外出务工的劳力,年纪普遍偏大。

    这些留在村里的农民,他们要生存,要种地,还要养猪、养牛、养鸡,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守在工地上。

    他问那些在隧道工地干活的,村里没有给一分工钱,你们凭什么这么卖力?

    他们的回答对他触动很大,他们说,凭啥?凭着村干部带头干,凭着这条路是大家走的,修通公路,人人有份。

    成荣兴还问他们,既然人人有份,可是村里也有一些劳力,他们没有来隧道干活,你们为什么不攀比?

    他们的回答很朴实:有啥攀比的?修桥铺路,是积德行善的事,是为后人造福的事,多干点亏不到哪里去。

    成荣兴认为,通村公路建设能搞到这个程度,尤其是敢啃隧道这块硬骨头,得益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还有那些勤劳朴实的老百姓。

    可是目前的现实困难摆在那里,他作为贫困乡的党高官,对资金困难也无能为力。

    乡政府的运转是由县财政预算,除了保工资以外,办公费用捉襟见肘,根本没有财力搞项目建设。

    现在,保障正常施工的关键,就是炸材的正常供应。

    梁铸成说:“村里没有资金购买炸药,民爆公司不愿意赊账,我们只能用人工开挖。”

    成荣兴想了想说:“你们先慢慢挖着,我进城一趟,看能不能想办法帮你们赊销一点炸材。”

    梁铸成感激地说:“成书记,谢谢您了。”

    成荣兴说:“还八字没一撇呢,你感谢个什么?”

    民爆公司能不能赊销炸药,成荣兴心里也没有谱。

    县民爆公司原来是国有企业,后来改制为民营公司。

    民爆物品是特种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县里只有民爆公司一家经营炸材,不存在竞争,所以都是现款现货。

    成荣兴打算去县公安局,找局长出面,帮忙打个招呼,先赊销几吨炸药,等争取到资金,再结算。

    公安局是民爆器材主管部门,县民爆公司总该给个面子吧。

    成荣兴到县公安局找到局长,当面汇报了玉皇山村公路建设的困难,请求他给予支持。

    公安局长答应给民爆公司做一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