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99章、项目扶持

第99章、项目扶持

    金胜钱家的项目定不下来,余荷很着急,接二连三往他家里家跑,反复给他做工作,督促他把增收项目确定下来。

    毕竟,贫困户是脱贫主体,实施扶贫项目,是贫困户自己的事情,干部不能包办代替。

    只要他的思想通了,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把项目落到实处。

    没想到他还是那一道腔:别的搞不了,只能吃低保!

    余荷想,看来要打消他等靠要的思想,必须要戳到他的痛处。

    余荷对他家情况已了如指掌,就专门揭他的疮疤,要揭得他鲜血淋漓,痛苦不堪。

    余荷连珠炮似地说:

    “金叔,你好好想想吧,你家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儿子为啥不愿回来?儿媳妇为啥跑了?他们为啥看不到希望?你好好在自身找找原因吧!”

    金胜钱没想到,这个白净漂亮、文质彬彬的女孩,嘴巴却这么厉害。

    他刚想对答,余荷拦住他:“你听我说完。”

    余荷继续说:“现在暂且不说你家是不是符合吃低保的条件,即使给你全家解决低保了,每人每月补助二三百元,能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这个账你好好算算。”

    金胜钱说:“最起码我每月有点生活费,有了低保,疯女人看病报销比例高。”

    余荷回怼:“我不相信,你们父子两个都是棒劳力,难道每月挣不了几百元生活费?”

    金胜钱狡辩道:“你不相信?你去问问我那个不争气的小瘪子儿子,他啥时候挣钱了?”

    余荷说:“我问你,他不挣钱,是怎么在外面生活的?总不至于讨饭吧?”

    金胜钱嘴巴张了一下,不吭声了。

    是呀,他这些年不可能讨饭吧。

    余荷接着说:“你不是盼着儿媳妇回来吗?你全家吃了低保,儿媳妇就能回来了?我只知道姑娘找婆家,要找家庭条件好的,能吃苦耐劳的,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的,还没有听说过,专门找吃低保的。”

    余荷专往他的痛处戳,说道:“你和儿子不缺胳膊不缺腿的,可是一家人还靠政府养着吃低保,别人怎么看待你?谁家姑娘愿意上你门?你不是还盼着抱孙子吗?你家不靠产业就业脱贫致富,光靠吃低保能不能养得起孙子?”

    显然,余荷的一连串发问,戳中了金胜钱的软肋。

    他双手抱着头,把脸埋在双腿间。

    余荷意识到是不是把话说重了,就缓和了语气。

    她苦口婆心劝他:

    “人穷不能志短。你是一家之主,如果你破罐子破摔,一门心思等靠要,儿子儿媳哪里有脱贫致富的信心?!你家哪里有脱贫奔小康的希望?!我说过,你家的贫困只是暂时的。国家的精准扶贫,主要是通过政策扶持,提高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力,最终还要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你一定要清楚,精准扶贫,并不是政府大包大揽,把贫困户养起来。”

    余荷耐心劝导:“贫困户怎样才能稳定脱贫?家家户户必须要干事,必须靠发展产业项目和务工就业增收。现在上有国家政策支持,下有各级政府扶持,只要你全家勤扒苦做,脱贫没有一点问题!”

    金胜钱抬起头来,叹了一声气说:

    “发展产业不是一句话那么容易。地肯定要种,不种地吃饭咋办?又没钱买粮。养猪养鸡肯定不行,粮食不够吃,没钱买饲料。再一个谁敢保证养猪养鸡就能赚钱?得猪瘟鸡瘟死了咋办?谁赔我本钱?村里不通路,卖不出去咋办?你能全部买去?你的想法根本行不通!”

    余荷看他还是一根筋,一时转不过弯来,就慢慢开导他,让他再想想,除了养猪养鸡以外,还能搞啥项目。

    金胜钱想来想去,还是说养猪养鸡不靠谱。

    就他家现在情况来看,儿子儿媳一时指望不住,家里光种几亩粮食,仅能满足吃粮需要,手中还是没有现钱。

    余荷不停地启发他,养猪养鸡是短平快项目,当年就能见效,最起码能弥补家庭支出。

    可是不管怎么劝说,金胜钱只会摇头。

    为了减轻他的负担,余荷还告诉他,如果他同意养猪,她可以先垫资,给他购买四头猪娃,五十只鸡仔。

    金胜钱摇摇头说:“你光买猪娃中球用?谁给我养猪,你能帮我喂?没得饲料咋办,你给我买?养大了咋办,你帮我卖?”

    他这一连串问题,真把余荷难住了。

    余荷想,帮他买点饲料,帮着卖猪,这都好说,谁让咱摊上这事了呢?!帮扶贫困户,是分内之事,都应该。

    可是帮忙喂猪,她还真没有办法。

    养猪养鸡的事最终搁浅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

    谷雨已过,眼看就要立夏,金胜钱家的产业项目还定不下来,余荷很着急。

    农村种养业季节性很强,错过了季节,可能导致一年无收入。

    余荷反复琢磨,金胜钱家今年搞点啥产业,要马上确定下来,如果再拖下去,今年的产业增收又泡汤了。

    这天,余荷刚进金胜钱家院子,见他拎着一筐红薯芽,急着去插红薯。

    余荷跟着他,说帮他插红薯,主要是想继续跟他商量脱贫产业的事。

    金胜钱家的红薯地,离家有二里地,在一个山沟里,缓坡地。

    两边坡上的灌木和野草已经发出了绿油油的嫩芽,半山腰一群山羊在专心致志地啃食嫩草,远远看去像一朵白云,缓缓移动着。

    余荷突然眼睛一亮——这里山场面积大,适合养山羊。

    余荷一边帮着他插红薯芽,一边把这个想法给他说了。

    金胜钱站直了腰,看着山坡上的山羊,想了想说:“这山上倒是能放羊,可是要本钱,要工夫,谁知道行不行?”

    余荷看了看山上,没有见到放羊人,问他放羊人哪里去了。

    金胜钱告诉她,他们一大早把羊赶上山,就干活去了,羊子自己吃草,到太阳快下山,再去把羊赶回来。

    余荷说:“别人能这样,你为啥不行?”

    他摇摇头说:“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干活,怕是顾不过来。”

    他还说,手里没有一分钱,买不来羊羔。

    余荷好说歹说,最终以先给他垫资购买羊羔为条件,金胜钱终于同意先养几只羊试试。

    正好在这时,乡里的产业扶贫奖补政策来了,对有劳力的贫困户,以扶持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产业扶持项目有,每户猪仔五头,或羊羔五只,或鸡仔二百只,或者果树二百棵……

    贫困户根据自己家的情况,每户选择一个扶持项目,由乡里统一采购,分配到户。

    余荷建议他养羊。

    余荷给他算了一笔账,要是经营的好,到年底可以繁殖到十几只,明年底可以达到二三十只,卖二十只,纯收入一万多元不成问题。

    在余荷的动员引导下,金胜钱选择了养羊,领回了一公四母五只羊羔。

    余荷寄希望他能从养羊开始起步,实现他的脱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