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107章、扩大规模

第107章、扩大规模

    何长富养的二百只鸡子,有一百五十多只母鸡,已经进入正常产蛋期,在他的精心饲养下,每只母鸡一个月能产蛋二十八只。

    每天能捡一百多只鸡蛋,何长富心里喜滋滋的。

    何长富留足种公鸡后,把其余的公鸡卖了,再买些苞谷做饲料,保证蛋鸡的营养,提高产蛋率。

    何长富坐着轮椅,或者架着双拐,养猪养鸡,还扫地、做饭做家务,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生活一下子充实起来,把伤痛抛到了脑后。

    这天,余荷来何长富家察看养鸡情况,他对余荷说,想扩大养殖规模。

    余荷让他谈谈具体计划。

    何长富架着双拐进屋,拿出一张纸,他指着上面画的图,对余荷说:“我家房前屋后场地大,可以利用地势和房前屋后的空间,合理规划建设猪圈、鸡舍和养鸡场地。我算了一下,能养一千多只鸡,十几头头猪。”

    他告诉余荷,他打算养一千只白羽乌鸡,这是当地特色品种,药食两用,与普通鸡子相比,经济价值高。再养十头玉皇山本土的黑猪,肉质好,营养价值高,不愁销路;

    他指着山上说,他家有四亩坡地,打算种药材,还有五亩坪地,种植苞谷作为饲料,提高鸡和猪的品质。

    他给余荷算了一笔账:“这些计划实现后,养鸡每年净赚五万元,养猪每年赚一万五千元到二万元。

    两年后,药材每亩收入三千元,四亩地也是一万多元。

    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治病欠下的二十万元外债基本能还清。

    余荷点点头,赞同她的计划。

    “不过……”何长富欲言又止。

    余荷说:“你有什么困难尽管提。”

    何长富说:“我测算了一下,建猪圈、鸡舍大约需要二万多元,购买鸡苗、猪娃需要一万多元,购买药材种子需要一万多元。算下来大约需要四五万元的投入,我现在没有能力筹措这么多资金。”

    余荷也算了一下,他算的投资账切合实际,搞这些项目,没有四五万元拿不下来。

    何长富的请求,正好符合国家扶贫政策。

    她告诉何长富,最近国家出台了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可以提供额度五万元的小额贷款,无担保、无抵押,政府贴息。

    余荷说,他家的条件符合政策,她可以协助他办理贷款手续。

    何长富见这个问题解决了,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连连向余荷道谢。

    余荷说:“这是我的分内之事,我应该感谢你,你为全村贫困户树立了一个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榜样。”

    “实践证明,只要勤劳肯干,就是坐在轮椅上也能实现创业梦!”

    “你的实际行动最有说服力,胜过我们扶贫干部的千言万语。”

    余荷帮着何长富把五万元的小额贷款办理到位后,他设计了图纸,请人帮忙,用两个月时间,建起了猪圈、鸡舍。

    何长富自己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把猪圈、鸡舍周边铺上了水泥路面,他坐着轮椅,可通往猪圈、养鸡场和房屋下面的苞谷地,来回自如。

    随后,他购置了一千只白羽乌鸡苗和十头黑猪仔,轰轰烈烈干了起来。

    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大的规模,何长富忙的不亦乐乎,白天忙忙碌碌,晚上还要时不时照看一下鸡舍,担心出意外。

    他最担心的是一千只白羽乌鸡,小鸡抵抗力差,一点都不敢大意。

    虽说小心无大差,结果还是出了意外。

    那几天,他发现有一些小鸡不太活跃,有的不吃食,他按照《科学养鸡手册》上的方法,在饲料里添加了一些药物,但是没有效果。

    有天早上,他喂食时发现死了十几只小鸡。

    第二天又死了几十只。

    不到一个星期,死了二百多只小鸡子。

    他一下子慌场了。

    他给余荷带信,请她去看看,帮忙想想办法。

    余荷到现场了解情况后,正是他所担心的问题,养殖规模大了以后,防疫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只是按照常规性的管理,就会出现问题。

    她安慰何长富,让他不要着急,她专门到县畜牧兽医局请求技术支持。

    县畜牧兽医局派出动物防疫技术人员,到何长富家现场调查以后,发现了小鸡死亡的原因。

    一是鸡舍卫生条件差,打扫不及时,鸡舍内常常粪便堆积,导致寄生虫和细菌滋生,容易传播疾病,尤其是霍乱病、鸡球虫病和鸡蛔虫病等。

    二是鸡舍容量不均匀,有的鸡舍小鸡过多,密度大,导致鸡舍温度过高、燥热,使鸡体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加之鸡舍通风不好,而且粪便堆积,会使鸡舍聚集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氨气。

    技术人员现场对何长富进行了技术指导,并应他的要求,与何长富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一对一开展常年技术服务。

    何长富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整改后,迅速遏制了小鸡的传染病,他有补栏二百只。

    由于管理得当,何长富家的黑猪、白羽乌鸡长势良好,他虽然常常累得疲惫不堪,但是心情无比舒畅。

    何长富天生一副好嗓子,一边干着活,一边放喉高歌,激扬高亢的郧阳四六句在院子里飘扬:

    党和政府为百姓,帮扶措施很精准,

    贫困人口要脱贫,产业增收是根本,

    发展生产最重要,群众收入很稳定,

    只要双手能劳动,发展产业把钱挣,

    小庭院、小水果,搞养殖、搞加工,

    万元项目家家有,年年增收有保证。

    不懂技术别担心,政府免费搞培训,

    户户都有明白人,劳动技能大提升,

    有了技术好就业,一技在身收入增。

    发展产业缺资金,小额贷款能申请,

    最高贷款五万元,产业发展有本金,

    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你还本,

    使用两年期限到,按时还款守信用。

    项目选准产业兴,收入增长稳脱贫。

    余荷没有想到,何长富还有文艺细胞。她给刘文毅说起这个事,刘文毅很感兴趣,送给他一把吉他和一本简谱。

    他又托刘文毅给他买了一把二胡。

    何长富忙中偷闲,在院子里学起了弹吉他和拉二胡。

    劳作之余,他坐在鸡舍旁边,弹着吉他,或者拉着二胡,唱着高亢的郧阳四六句,或者唱着悠扬的流行歌曲。

    那些白羽乌鸡不时抬起头,伴着他的歌声,咯咯咯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