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139章、先行先试

第139章、先行先试

    余荷分析,住在山梁上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果纳入易地搬迁户,按照政策规定,就必须先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而那些户要么在外面有房有车,要么是个体工商户,或者家庭有稳定的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不存在问题,不符合纳入贫困户的条件。

    但是,这些户的留守老人常年居住生活在山梁上,还有的年轻人平时在外地打工,农忙季节或者逢年过节还要回来居住,对生产生活存在很大的影响。

    “我有一个设想。”余荷停了一会儿说。

    梁铸成让她说下去。

    余荷说:“我们可以尝试,在做易地搬迁安置点规划时,预留一部分宅基地,对居住在山梁上的非贫困户,自愿搬迁的,村里提供宅基地,把场平搞好,由村里统一设计,农户个人投资,自主建房。这样,可以通过整体搬迁,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达到搬离穷窝、拔掉穷根的目的。”

    梁铸成眼睛一亮,说:“这个办法好,我看行!”

    余荷笑笑说:“你别急,光你说行还不行,这个方法必须得到乡里和县里同意,不然的话实施不了。”

    梁铸成往起一站,说:“走,我们现在就去乡里汇报。”

    余荷坐在那里没动,看着他,嫣然一笑,说:“淡定,当领导的要淡定。”

    梁铸成摊摊手说:“我都快急死了,怎么能淡定。”

    他带上材料,和余荷一起,去了乡政府。

    他们把情况向成荣兴作了详细汇报,建议把那些居住在山梁上的村民,实行整组搬迁,彻底解决他们生存环境差的问题。

    余荷汇报了她的想法,把居住条件差的非贫困户实施同步搬迁,与贫困户共享水电路网和教育、医疗服务,这样,既能彻底改善群众居住环境问题,又能兼顾社会公平,减少社会矛盾。

    成荣兴思考了一会儿,摇摇头说:“国家有严格的政策规定,如果把那些非易迁户搬了,就扩大了易地扶贫搬迁的范围,突破了易地搬迁政策界限,这个责任我们都承担不了。”

    “这个责任我来承担。”梁铸成说,“我们都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如果搬一部分留一部分,会造成新的贫困,就难以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

    “这个责任你担不了。”成荣兴说,“易地搬迁投入很大,国家只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建房投资,如果扩大范围,那些整体搬迁的资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你考虑过吗?”

    “我们不大包大揽。”余荷说,“我们的建议是,在安置点规划设计时,把整体同步搬迁对象也规划进去,统一把场地平整好,政府只负责为易地搬迁对象盖房,同步搬迁对象的房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农户自建。这样,可以共享水电路网基础设施,还可以共享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这样算下来,比给他们修路、架电、通水投入小得多。关键是,搬迁以后,他们搬离了穷窝,拔掉了穷根,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生存环境问题。”

    余荷侃侃而谈,成荣兴细细品味,感觉到她的建议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果这个办法行得通,不仅就能有效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而且还能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个一举两得的事情。

    不过,这个事毕竟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成荣兴不能擅作决定,他还要请示县里,如果县里能批准,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成荣兴当即决定,专程去县里,当面向李耀华书记汇报。他给李耀华发了短信,预约时间汇报工作,李耀华回短信说:“你们不用来县里,我明天去玉皇山村调研易地搬迁工作,见面再议。”

    李耀华到村里后,没有听情况汇报,在成荣兴、梁铸成和余荷的陪同下,直接步行去了偏远的村民小组,用了整整两天时间,转遍了八道山梁,走访了三十多户农户,他们都是非易地搬迁对象,听取他们对易地搬迁的意见。

    李耀华在调研中发现,居住在山梁上的农户,在家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病残人,子女要么长年外出打工,要么已经在外购房,不打算回村居住,而老年人仍然住在山上。

    李耀华问他们为什么不搬下山去,跟子女住一起,老年人说:“我们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一辈子离不开土地,就好比树,根扎在土里,树死了,根仍然在。在这里住习惯了,哪儿也不想去。”

    李耀华还现场了解供电、饮水、网络、通信以及入学就医等情况,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然后,李耀华在村里召开了座谈会,听取村组干部和扶贫工作队的意见。

    梁铸成汇报了村里易地搬迁对象的推荐情况,针对居住在高山梁上的非易地搬迁对象,提出了整体搬迁的建议。

    梁铸成的建议,突破了目前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如果处理不好,会引发连锁反应。

    李耀华详细询问了梁铸成,全村还有多少农户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梁铸成汇报说,前期通过调查摸底,全村类似情况的有二百一十七户,八百三十一人。

    李耀华问:“如果这些户从山上搬迁下来,其他人会不会产生攀比?”

    梁铸成说:“住在山下的农户,无论是居住条件,或者是生产生活条件,都比山上的农户条件好一些,以后解决基础设施的难度也小一些,他们没有攀比的理由。”

    李耀华问:“你们打算怎么操作?”

    梁铸成说:“我们参照贫困户识别的方法和程序,先定条件,逐户逐项打分,然后提交群众评议,再进行公示,没有异议的,实行整体搬迁。”

    这时,李耀华点点头说:“你们这个思路有一定道理,目前易地搬迁政策,主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人口问题,而对于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还没有相关政策。基层在扶贫工作实践中,也需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或者说摸着石头过河,找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的搬迁扶贫路子。”

    李耀华这次来到玉皇山调研,也是想通过解剖一个麻雀,破解全县易地搬迁的难题。

    水城县地处秦巴山区,山大人稀,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相当一部分群众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对贫困户实施易地搬迁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对非贫困户,如果不实施易地搬迁,就难以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

    李耀华要求,玉皇山村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可以对居住在高山远山,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的农户,实行统一规划,因户施策,对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按照国家易地搬迁政策,由政府统一建房,统一搬迁,对卡外农户实施同步搬迁,实行集中安置。

    李耀华要求,玉皇山村可以先行先试,为全县易地搬迁探索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