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146章、喜迁新居

第146章、喜迁新居

    经过几番周折,在八月底以前,村里组织易地搬迁对象抓阄分房到户,并把钥匙交到易迁户手中。

    按照乡里的要求,必须在十月底以前搬迁到位。考虑到搬迁户有近三百户,规模大,人员多,如果集中搬迁,存在一定难度。

    梁铸成召集村组干部商量,分批次实施搬迁,对家里有劳力,具备条件的易地搬迁户,可以先搬迁,对家里有病残人、没有劳力的,村里和工作队组织“搬迁服务队”,集中一段时间,帮助他们搬迁。

    在农村,搬家是大喜事。

    按照习俗,他们还要择一个适合搬家的“黄道吉日”。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迷信色彩,其实也是延续了多年的民俗,不过是求得心理安慰而已。

    有几户易迁户找梁铸成说,十月份以前没有适合他家的“好日子”,想再往后推到十一月份,梁铸成没有答应。

    十月底以前搬迁到位,是乡里规定的最后期限。再说,从分房到户到搬迁到位,有两个月时间,说没有一个“好日子”,说不过去,不能因为自己认为日子不合适再往后推迟。

    村里第一批搬迁的有三十三户,定于九月九日,那天是农历七月十九日。

    余荷帮扶的刁生强、金胜钱两户,也是第一批搬迁。

    梁铸成给沧浪乡成荣兴书记打电话,向他汇报村里易地搬迁的计划安排,九月九号启动首批搬迁,接他来村里现场指导。

    他又问成荣兴,能不能向李耀华书记汇报一下,请他参加第一批搬迁仪式。

    成荣兴不提倡搞搬迁仪式,村里可以提前组织好,确保有序、顺利、安全搬迁到位。

    到时候如果李书记能来,请他入户查看一下情况,慰问几户易迁户。

    梁铸成见成荣兴误会了,向他解释,村里并没有打算大操大办。易地搬迁对贫困户而言,是一件大事,他们非常看重,各家各户像办喜事过大年那样,要贴对联,放鞭炮,显得有仪式感。如果县乡领导来了,他们肯定很高兴,对他们的鼓舞更大。

    成荣兴点点头,答应向李书记专门汇报一下,看他有没有时间来村里现场指导,他说不管李书记能不能来,到时候他一定去村里看看。

    九月九日那天,村里很热闹,虽然只有三十三户搬迁,但是动静很大。一大早,村里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道。

    李耀华来了,他在成荣兴的陪同下,不到十点钟就进了村子,他们正赶上金胜钱和刁生强两家搬家。

    由于山上不通车,他们搬迁的前几天,就把要搬的东西收拾打包,把柜子、桌子等大家具拴好,今天一大早,他们请的帮忙人,抬的抬,挑的挑,把需要搬的东西盘到安置点。

    李耀华走近刁生强家时,见院子摆满了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他和老婆,还有请的五六个帮忙人,正忙忙碌碌往屋里搬东西。

    梁铸成大声对刁生强说:“刁大哥,李书记和成书记来看你来了。”

    刁生强正忙得一身灰,见李耀华他们已经站在院子里,不知所措地搓着手,连连说:“稀客,稀客。”

    李耀华对他拱了拱手,笑呵呵地说:“恭喜恭喜,祝贺你们乔迁新居!”

    刁生强连忙拱手回礼:“谢谢书记!”

    李耀华从地上提了一袋东西,往他屋里走去,刁生强连忙接过,说:“书记,这千万使不得。”

    李耀华进了屋,饶有兴致地参观刁生强的新房。

    刁生强家四口人,分配的是三室一厅、一百平方米的房子,每间房屋都有窗户,采光好,洁白的墙体,光滑平整的水泥地坪,与他原来的土坯房判若两样。

    李耀华一一打开开关,检查电通不通,拧开水龙头,看看水压够不够,还接了半碗水,看看有没有杂质,闻一闻有没有异味。

    他又问了刁生强,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通了没有,刁生强说都通了。

    李耀华又问,从山上搬下来,能不能适应?

    刁生强从内心里感激这么好的政策,激动地说:“我们想都不敢想,我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老年人说,从古到今,不管哪朝哪代,都没有免费为老百姓盖房子的事。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光,托共产党的福哇!”

    “是啊!”李耀华说,“总书记把贫困人口的脱贫放在心上,中央出台了精准扶贫政策,让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步小康,人人过上好日子,大家一定要珍惜啊!”

    “那是,那是。”刁生强心存感激地说。

    然后,他们又去了金胜钱家。

    李耀华见他院子里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他老婆今天格外有精神,脸上喜气洋洋,正在打扫卫生,见李耀华他们来了,看了一眼,笑了笑,接着又弯下腰扫垃圾。

    余荷接过她手里的笤帚,说:“阿姨,你歇歇,我来扫吧。”金胜钱老婆推让了一下,把笤帚给了余荷。

    余荷轻轻把院子里的垃圾扫进垃圾斗里,然后趁着李耀华他们进屋了解相关情况,把地下喷了一层水,湿润的水泥地坪,泛着亮光。

    金胜钱母亲八十一岁了,平时跟着小儿子住,大儿子搬新家,她也跟着一起凑热闹,看着明亮的房屋,咧着没有牙齿的嘴,笑不拢口。

    李耀华问他:“大妈,您对房子满意不?”

    “可满意!”金胜钱母亲张着不关风的嘴说:“你看这吃的住的,铺的盖的,全是共产党带来的。”

    李耀华听了哈哈大笑,心说这个老奶奶这么大年纪,心里明白的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知道老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

    李耀华问她:“您家现在还有哪些困难,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

    金胜钱母亲唉了一声,说:“现在啥都好,有吃有喝,住的房子宽敞亮堂,可就是我那孙子媳妇,到现在还没有音讯,不知道这事你们能不能管管。唉,这家里没有了女人,日子过得冷锅冷灶的,我那孙子大宝在家待不住,跑得帽子不见天。你是大当官的,要是能把我孙子媳妇找回来,我死也闭眼了。”

    李耀华问梁铸成是怎么回事,他把金大宝和媳妇的情况向李耀华简单汇报了一下,李耀华点点头,安慰金胜钱母亲说:“大娘,你放心,以后日子好起来,孙子和孙媳妇都会回来的。”

    “那好,那好!”金胜钱母亲双手作着揖说。

    李耀华从金胜钱家出来,在走访途中,被张拴狗拦住了,说要向“县太爷”诉说冤屈,把梁铸成搞了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