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161章、脱贫典型

第161章、脱贫典型

    通过核查和研判,余荷帮扶的五户贫困户,有三户具备脱贫退出条件,但是刁生本、张拴狗不认可,按照规定不能退出。

    目前只有刁生强具备退出条件,还有做工作的余地,但是还不知道他是否认可。

    她正准备去找刁生强沟通签字,他自己却找上门来了。

    余荷热情地给他倒了一杯开水,问他:“刁叔,你找我有啥事。”

    刁生强把水杯放在桌子上,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一些数字。

    余荷判断,他是“算账”来了。

    没等余荷开口,刁生强把那张纸递给余荷说:“你看看,这是我二〇一七年的收入账,都记着哩,一笔都不少。”

    余荷双手接过那张纸,仔细一看,果不其然,他把种地、养猪、养鸡的收入,还有他在安置点工地打工的收入,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

    最后合计总收入三万一千三百六十一元,人均收入七千八百四十元。

    这个收入已经超过了脱贫标准,余荷心中更加有数了。

    刁生强喝了一口水,说:“村里核查组给我算错了。”

    余荷一惊,问道:“错在什么地方?”

    刁生强说:“我当时忘记给他们这个账目了,说了个大概,我看他们填的那个收入测算表上,我家人平收入只有四千三百多元,算少了。”

    “哦,是这样的。”余荷想,好多户都把收入往低处报,生怕填高了,刁生强却主动提供他自己平时记录的真实账目,用意是什么呢?

    余荷仔细核对了一下村核查小组填写的数字,原来区别在于刁生强记的是总收入,没有减去生产经营性支出,数字肯定大于村里核查的数字。

    刁生强听了余荷的解释,这才说明了他的来意,他也对照脱贫标准测算了一下,今年能够脱贫。

    他对余荷说:“余队长,请你把我家贫困帽子摘下来吧,当贫困户不是啥光荣的事。”

    余荷说:“你自力更生、主动脱贫可光荣哩!”

    刁生强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说:“要不是两个娃子在上学,经济负担重,我才不稀罕当那个贫困户哩。”

    余荷说:“你是符合贫困户条件的,群众也认可。”

    刁生强主动要求脱贫,余荷松了一口气。

    她对刁生强说:“刁叔,谢谢你的支持。村里通过入户核查,认为你家符合脱贫标准,我们打算把你家纳入预脱贫户,按照程序进行退出评议和公示,正准备去征求你的意见呢。”

    刁生强连忙举起手说:“我同意,我同意。我们这些老百姓,都应该感谢党和政府,现在扶贫政策这么好,干部天天为老百姓操心出力,我们还有啥说的,达到脱贫条件了,就赶紧把贫困帽子摘了吧。摘了贫困帽,一身轻松。”

    余荷把贫困户脱贫验收表填好,让刁生强逐项核对后,签了字。

    刁生强前脚刚走,何长富给余荷打来电话,问她有没有时间,想给她说个事。

    余荷说:“我马上去你家里,有啥事当面说吧。”

    在余荷的协调支持下,何长富家的养殖产业稳步发展。

    去年,余荷帮他办理了扶贫小额贷款五万元,扩建了养鸡场,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今年发展白羽乌鸡两千余只,黑猪二十头。

    何长富坐在轮椅上,天天围着鸡场转,上饲料、捡鸡蛋、出鸡粪,忙得不亦乐乎。

    他还忙中偷闲,在院子里和鸡圈旁边,拉上一段二胡,弹上一首吉他,或者吼上几段四六句。

    他天天忙忙碌碌,很辛苦,也很充实。

    余荷直接去了何长富家院子。

    何长富坐在轮椅上,院子中间摆着一张小方桌,上面放着一个本子,旁边还放着茶壶和水杯。

    余荷跟他打了招呼,坐在桌子旁边,倒了一杯开水,递给何长富。

    何长富招呼说:“你也喝茶呀。”

    余荷倒了一杯,放在桌子上,问道:“何老板,你找我有事吗?”

    自从何长富办了养鸡场,余荷就叫他“何老板”,何长富知道是开玩笑,但是喊的次数多了,也习惯了。

    今天,何长富却没有接受“何老板”这个称呼,郑重其事地对余荷说:“余队长,你千万别叫我何老板了,我不过是个贫困户,哪有资格当老板。”

    余荷感到何长富与往常有些不一样,心中有些疑惑,就说:“老板有大有小,贫困户怎么不能当老板呀。”

    何长富情绪有些低落,惭愧地说:“余队长啊,我连脱贫的资格都没有,是不是拖你们后腿了呀?”

    原来如此!

    他误会了。

    余荷解释,本来把他家列为预脱贫对象,计划今年脱贫,考虑到上级有文件规定,对大病、残疾人等特殊困难户,纳入重点监测对象,实行重点扶持,确保脱贫成效。

    把他家列入明年脱贫计划,主要是确保他脱贫质量更高一些。

    难道何长富对今年没有纳入预脱贫对象有想法?

    何长富拿起桌子上的本子,那上面是他发展养殖业以来的账目记录。

    他翻开本子,对余荷说,今年养鸡收入十万元,养猪收入六万元,共十六万元。刨去支出,净收入七万多元,还贷款五万元,还有两万多元的纯利润,人平纯收入五千多元。

    他问余荷,这个收入能不能脱贫?

    余荷说,收入只是一个方面的指标,还有“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达标才行。

    何长富说:“你就按照那几个指标,给我核计核计,看我够不够脱贫条件。”

    余荷说:“按照这个标准,你是符合脱贫条件的,就是考虑到你是特殊户,才把你安排在明年脱贫。”

    何长富要求:“我没有什么特殊的,你就把我当一个正常人来对待。我是残疾人,收入不比正常人少,他们能脱贫,我为啥不能脱贫?”

    余荷意识到,贫困户也有尊严,特别是像何长富、刁生强这样的勤奋人,他们人穷志不短。

    她很懊悔,忽略了这个事。

    她叮问道:“你的意思,今年也想脱贫?”

    何长富点点头,十分肯定地说:“是的,你按照规矩验收吧。”

    余荷在村组干部会上通报了何长富、刁生强主动要求脱贫的典型,很快在村里传播开来,有二十多户贫困户本来没有列入二〇一七年的预脱贫户,也主动要求脱贫摘帽。

    这次省里的脱贫成效考核,玉皇山村的错退率、漏评率为零,群众认可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为了激励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积极性,验收结束后,村两委评选了一批自主脱贫的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

    表彰会上,何长富发言时,对大家弹唱了一段郧阳四六句:

    扶贫扶志不扶懒,少给政府添麻烦,

    黄土不亏勤快人,冷天不冻下力汉,

    只要双手能动弹,自力更生加油干,

    一不等来二不靠,三不伸手向上要,

    想富想贵不想穷,一想二干三成功,

    幸福不会天上掉,自主脱贫最光荣。

    会场里传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