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182章、景区开业

第182章、景区开业

    玉皇山橄榄园田园综合体建设进展顺利。

    按照实施规划,油橄榄田园综合体建设内容包括一基地一示范区一厂一馆,形成“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一期建成三千亩油橄榄基地,逐步形成以油橄榄产业、休闲游、农耕文化体验、科普、创意教育、艺术民俗为特色的油橄榄生态田园示范综合体,包括高标准示范区、种植体验区、有机养生区、坡度星空区、橄榄之恋区、科普博览区。

    二〇一九年初春,基地的三千亩油橄榄苗子全部栽上,惊蛰过后,苗子绽出了嫩芽,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在油橄榄基地建设过程中,水城县政府在基地道路、生产用水设施、油橄榄苗等方面给予了资金支持。

    梁铸成与何友江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扶贫项目扶持资金,折算成村集体和农户的股份,实行收益分红。

    其中,基地道路、水利设施的项目资金,作为村集体的股份,油橄榄苗的扶持资金,作为农户的股份。

    全村所有农户都成为玉皇山油橄榄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的股东。

    这样一来,村民们在油橄榄基地有了土地流转、股权分红、务工就业三份收入。

    经过七个多月的紧张建设,玉皇山红色旅游景区各项设施全部到位,已具备接待游客的条件。

    梁铸成与何友江商定,玉皇山红色旅游景区在二〇一九年“五一”正式开业。

    玉皇山红色旅游公司在省城和市县媒体发布了玉皇山红色旅游景区开业酬宾公告,开业当天,所有景点一律免收门票费。

    余荷、李妍妍、柳仙儿、刁生凤在网络上宣传推介玉皇山红色旅游线路、旅游景点,为玉皇山村的高山黑猪、白羽乌鸡、玉皇玉米、玉皇袜子、玉皇老黄酒等产品直播带货。

    村电商公司一下子忙碌起来,产品源源不断走出大山,玉皇山村的产品名声大振,供不应求。

    “玉皇四姐妹”也成了网红,粉丝过千万。

    按照李耀华的安排,在开业当天,水城县委在玉皇顶举办中原突围七十三周年纪念活动,对全县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革命斗争精神,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全面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

    开业当天,玉皇山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网红“玉皇四姐妹”在四个重要的旅游节点,通过网络现场直播热闹的旅游场景。

    余荷在玉皇顶中原突围战场遗址,直播纪念活动。

    李妍妍在玉皇顶溶洞探险游现场直播。

    柳仙儿在玉皇山村文化广场,现场直播郧阳凤凰灯舞民俗表演。

    刁生凤在玉皇袜业扶贫车间直播袜子生产场景。

    “玉皇四姐妹”的现场直播,使玉皇山红色旅游景区名声大噪,带火了玉皇山村旅游产业。

    这天,村里的五十多家农家乐爆满。

    好在梁铸成提前作了预案,三百多农户都提前作了准备,数千名游客,有序地分散在农户家里,品尝到地地道道的玉皇山农家菜。

    梁铸成家里接待了两席,县委李耀华书记,市经信局郑局长、乡党委成荣兴书记,以及县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在他家就餐。

    李妍妍参加完开业仪式后,立即赶回村,去梁铸成家里,帮着梁铸成母亲准备饭菜。

    梁铸成母亲很过意不去。要是过去,不管怎么说,李妍妍是未过门的儿媳妇,来家里帮忙干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现在不同了,李妍妍已经不是儿子的女朋友了,是旅游公司的财务总监,还是“领导干部”呢,咋能让人家下厨房?!

    李妍妍却没有一点生分,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系着围巾,忙上忙下,俨然一个家庭主妇。

    梁铸成母亲没有想到的是,李妍妍还会做梁家的招牌菜——粉条扣肉,这个菜在玉皇山村有口皆碑,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家里来了客人,都把粉条扣肉作为一道主菜。

    梁铸成母亲问她:“闺女,你们老家也有这道菜?”

    李妍妍扬起胳膊,用小臂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说:“我们那里没有红薯粉条,做不好这道菜。”

    “你做得很好啊!”梁铸成母亲赞叹道。

    李妍妍笑笑,其实,这道菜是梁铸成在江城的时候教她做的,她回家后,做了这道菜给父母吃,他们赞不绝口。

    粉条扣肉的食材很重要,用的猪肉是农户自养的黑猪,吃玉米、红薯长大的,肉细腻、瓷实,把肥肉切成大小一致、厚薄均匀的肉片,一片挨着一片,摆在碗的底部,上面是当地的红薯粉条,用炒玉米面拌均匀,可根据个人的口味,做成咸的或者甜的。食材装好后,碗上面盖上一只盘子,上蒸笼蒸熟,取出后倒翻过来,揭开碗,一盘香气扑鼻的粉条扣肉就成了。

    “呵,好香啊!”

    梁铸成母亲听到院子里说话声,抬头一看,是余荷来了,她连忙把她让进屋里。

    余荷见李妍妍正在厨房忙乎着,案板上已经摆满了各种菜,使劲吸了一下鼻子,然后做出夸张的表情,对李妍妍说:“真没想到,李总还是一个出色的厨娘呢!你这些菜把我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李妍妍被夸得不好意思了,谦虚道:“我来向阿姨学做农家菜的,做得不好,和阿姨相比,差得太远了。”

    余荷见插不上手,就去灶台烧火,梁铸成母亲连忙拦住她,说:“你赶紧去歇着,别把衣裳弄脏了。”

    余荷说:“阿姨,你不让我干活,一会儿我咋好意思吃这些好菜呀。”

    “有你吃的,管你吃饱。”梁铸成母亲笑呵呵地说。

    梁铸成母亲见这两个女娃子忙忙碌碌帮她做饭,心里既高兴又惆怅。

    她们两个都是好女娃子,任何一个给自己当儿媳,都是梁家的荣耀,更是儿子的福气。

    想到这里,她心里抱怨起梁铸成来,都快三十岁的人了,还不操心娶个媳妇,耽误不起了!

    想起这个事,她就一肚子愁肠。

    吃了午饭,李妍妍和余荷把桌子上的盘子、碗筷收拾了,清洗得干干净净,又把地下打扫一遍,一切收拾停当,余荷才说:“阿姨,我们回去了,您好好休息一下。”

    梁铸成母亲留她们两个喝杯茶,歇一会儿再走,她们两个都说回去有事,一起离开了院子。

    梁铸成母亲望着她们的背影,恋恋不舍地念叨:“唉!多好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