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梦撩九州 » 第十八章 南蛮八部

第十八章 南蛮八部

    北狄西戎东夷南蛮华夏民族是对四周异族的统称,随着华夏版图的扩张,异族不断地被征服、同化,东夷甚至远走半岛,消失在九州的视野中。

    如今的南蛮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位于赵国之南的濮族,赵齐荆州交界南方的巴族,以及生活齐国南方的蛮族,由于该蛮族共有杨越、吴越、瓯越、闽越、干越、南越、西瓯、邘越、骆越、俚越、多夷僚、畬人十二个部落,但杨越和吴越已经被齐国吞并,俚越、多夷僚被其他部落吞并,十二部还剩八个,因此被齐国统称为南蛮八部。

    尽管被齐国侵占不少,但南蛮八部所占的土地仍然十分广袤,但他们的土地开发程度十分有限,丛林沼泽、山地泥潭遍布,部民多以耕种、打猎为生,每个部落内甚至没有统一的文字,对于九州文明来说倒的确是未开化的凶蛮。

    经过一番研究询问,玄皋了解到南蛮八部的首领被称为大祭祀、酋长等,每个部落的领地约是扬州划分标准的数县到一郡之地,部民数万到十余万不等。总计领地则有扬州三分之一,五十余万人。

    至于齐国此次出兵大约有八万,除了辅军将军卞栎驻防南疆的三万名军士,以及杨冉带领的从王城出发带领的万余军士,行军期间亦不断有扬州南部郡县的将军校尉率军前来会合。

    在杨冉出征之前,齐王早已派人通知驻守南疆的辅军将军卞栎。齐国南部边界其实有专门为防御蛮族袭击的城池堡垒十余座,只是显然容纳不了即将到来的杨冉大军。卞栎只能命军士连日搭建营寨,为杨冉大军的到来做准备。

    尽管齐国王城本就偏南,尽管杨冉此次并没有携带投石车、大型床弩等辎重,全力行军的速度却也只能日行五十里,在到达齐国南方边界的时候已是花费了十日的时间。

    在杨冉到达之后,卞栎的营寨早已搭建完毕,卞栎的本意是想让杨冉带来的军士好好进城休整,而让本来的士兵在城外驻扎,但被杨冉拒绝了。说是这样可能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并且不想卞栎的手下将士有闲话,他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耀武扬威的。卞栎早就听说过杨冉的威名,对其有所敬佩,此时更为其所折服。

    玄皋看着营寨南方仅十余里远就是无边的山林,有所思考。

    匹郭城是齐国南部最大的一座城,是卞栎在原有的城池基础上扩建而成,城中百姓不过数千人,军士亦有数千人。不过卞栎治军极为苛刻严明,绝不允许士兵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数年来百姓与军士相处的倒是和睦。

    昔日的镇南将军府,已经被卞栎改成了镇国将军府。讲武堂中,杨冉作为统帅,自然坐在主位,余下辅军将军卞栎、前将军毕恕、征南将军宗沛等一众将军校尉则是分坐左右。至于玄皋,区区一个随军参议,只能是站着。

    杨冉此事一身乌黑铠甲,比玄皋前两次见面时不知霸气了多少,说到:“我此次率军出征的目的,在于彻底根治我齐国南疆的问题。相信诸位将领都听说过我杨冉之名,我说到做到,南蛮不平,我杨冉绝不北归。”

    杨冉表明作战目的和自己的决心后,继续说到:“本将初来乍到,不甚了解南蛮八部的情况,倒是卞将军扎根南疆多年,深析南蛮情况,此次会议就辛苦卞将军向我们介绍南蛮八部的情况。”

    “卞栎得令。”卞栎是个身体十分壮硕高大的壮年将军,起身抱拳行礼之后,再度坐下说到:“我先给诸位将军介绍一下南蛮八部的情况。”

    “八部中瓯越、干越、西瓯、骆越、邘越五部与我齐国边境直接相接,其中干越最为强大,部落首领名叫布卡那,是部落的祭祀,在部落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对我齐国边境国民袭扰最为严重正是他的部落。而瓯越和邘越以及更在干越南方的畬人三个部落惟其马首是瞻。”

    “干越居民足有十二万,除去六万余老幼病弱,若是布卡那全力调动部落的力量,其剩下五万余人不分男女皆可成为他的士兵。至于畬人、瓯越和邘越实力则是不相上下,部民皆在四五万左右,可战之力共计七万人。”

    “西瓯和骆越部民分别有五万、七万,则是屈服于我齐国的强大国威,不敢造次。只是我此前多次派人前去劝降,皆被拒绝。此次大军压境,应该会有所动摇。”

    “至于闽越和南越更在六部之南,与我齐国并不接邻,其中闽越与干越由于信仰问题,颇有摩擦争端,但由于实力不济,常常被干越联合畬人、邘越欺凌,或许可以拉拢。至于南越与干越的关系谈不上友好或是敌视,如果我们能够一鼓作气拿下干越,在我齐国强军面前,大概率会不战而降。”

    “虽说南蛮八部的部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战斗训练,但诸位且不可大意,他们熟知地形,并且常年打猎,弓箭射的极准,我刚来到此地的时候就吃了大亏,而且我治下军令极为严苛,将领士兵无有敢不听令行事者。但干越人极为仇视我军,一但落单,必被戏耍捉弄致死,每年我都要折损一批军士。”

    “此外,这种深山荒林之中,更有二凶。一凶则是山林中蚊蝎蛇虫,大多附有毒性,一但被咬救治不及时,轻则全身瘙痒难耐,重则当场毙命。这比之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虎狼猛兽更要可怕百倍。”

    杨冉问到:“没有解药吗?”

    “解药倒是有,但不是很有效,凡毒物生长存活之地,多有克制之物,最有效的往往还是毒物自身或者它洞穴边伴生的药草。但是,这些东西多位于蛮族人的地盘,而且战场之中一但受伤,不说救治,反而会拖累战友。”

    “那怎么处置伤员。”杨冉问到。

    “有机会则救治,情况紧急的时候只能是放弃。”杨冉听后,猛拍了一下桌子,但并没有见识过卞栎所说毒物的厉害,并没有评价什么。

    卞栎早就麻木了,刚来的时候他也万不能接受抛弃袍泽的事情发生,但见到士兵为救治已经九死难有一生的伤员牺牲,他最终亲自下令:战时,不救伤员。

    “另一凶是什么?”有将领见第一凶就是如此难缠,好奇的询问到。

    “瘴气!”

    在坐除了本就驻守此地的将领,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瘴气这个名词,更不会懂得瘴气的可怕,此时脸上写满疑问,面面相觑。倒是玄皋在一本其父亲所著的书中见过对此的解释,对其有所了解。

    瘴气是多种疾病的综称,可能包括疟疾、痢疾、脚气、沙虱病、中毒、喉科病、出血热、黄疸等。

    杨冉在来之前对此做过研究,说到:“《岭外代答》记载‘南方凡病皆谓之瘴’,有些病南北皆有,一些则具备南方特色,影响最大的为疟疾,尤其是恶性疟,几乎是瘴气的另一种解释。”

    卞栎补充道:“最可怕的是瘴气引发的疾病几乎都具有传染性。”

    还有一句蛮族的民谣卞栎没有说出,否则恐会动摇军心。十人到勐腊,九人难回家;要到车佛南,买好棺材板;要到菩萨坝,先把老婆嫁!

    “可有解决之法?”前将军毕恕问道,他是要打头阵的。

    “一种是薏苡仁,久服之后,可以轻身辟瘴。还有一种是槟榔子,亦可以胜瘴。”听到卞栎说瘴气会导致传染病,诸将皆是惧之如虎,一听到瘴气有解,不由得放下心来。

    毕恕问道:“这些药物卞将军可有准备?”

    卞栎点了点头,表示到:“边军及周边郡县将这几种药物列为军用物资,每年都有储备。而且镇国将军在出发之前已经向王上申请全国之内收购薏苡仁,不久之后就会被送来。”诸将听后,对瘴气的害怕没有初始听来那般畏惧。

    除了边军将领,只有杨冉和玄皋知道卞栎没有把话说全。二人皆是了解到槟榔子产地位于南越地区,卞栎不可能大量获得,至于薏苡仁乃是名贵药材,整个齐国也没有多少,不可能供全军使用。

    更为可怕的是,夏季正是瘴气最为严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