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梦撩九州 » 第四十六章 诸子流觞

第四十六章 诸子流觞

    升腾宴,寓意事业蒸蒸日上,仕途飞黄腾达。

    稷丘之下,曲水弯是稷溪的一条支流,源于稷溪而又流入稷溪,水道弧度极大,流苏却慢。数十年间经过宴会之人数千次特意的休整后,水流流速变得缓而稳定,不起颠簸,两边的河岸也被加固,加之周边环境极佳,清风徐徐,阳光透过树荫笼罩而下,周边建有亭舍,成为了士子才子聚会的不二场所,在整个齐国乃至九州都有偌大声名。

    今日辰时三刻,曲水弯聚集了包括名家公孙龙、儒家庄寒、法家申害、道家然行、墨家翟耀、兵家孙柄等十三名稷下学宫有名的后辈才子,皆在此次前往南蛮八郡任职任教的名单之中。

    齐王虽然给予了稷下学宫先生学子极高的待遇,但却少有重用其中之人,如刘棠、谭正这般担任王庭要职的只在少数。

    如今有如此机会,稷下学宫的许多先生,皆是各家学派的中流砥柱,多有欲往之心,只是年迈者身体多不足以支撑数百里乃至千里的长途跋涉,更别说在那般穷乡僻壤生活数年。因此在以祭酒荀夫子等各家掌门人的建议下,各家选出一二青壮代表前往。

    曲水流觞叹如何,人生如梦易蹉跎。不同于作诗拟赋、只顾享乐的诗人才子,稷下学子乃是借酒论辩,一展治国要策。

    其实大抵方案朝中已经有预算,这些人过去只能是照猫画虎,加之南蛮诸郡并无太多部民,干越三郡更是需要通过移民来进行治理,加之驻守的军队也要分去一部分权力,这些人过去其实并无太多自主之权。

    玄皋粗浅的看过一眼相国的十五策,几乎是穷尽了所有可行之策,不过今日过来倒是可以向诸位俊杰学习借鉴一番,必可获益匪浅。

    在所有人到齐之后,皆是置蒲团于低,屈膝而坐,以公孙龙、庄寒为首的数人皆是请求玄皋介绍一番南边的情况。玄皋自是知无不言,缓缓道来:“南蛮诸郡除去好战的干越、邘越、瓯越三部,已经被抹去,畬人部也是元气大伤,至于其余四部对我齐国多有敬畏,民风也是淳朴。”

    “诸位过去的首要目的,是将我齐国的各种制度、法律、文化、农耕等传播过去,让其深入民心,并且要促进人口繁殖,民族通婚,加之王上特灵,八郡皆可免去三年赋税,想必大家还是好做事的。”

    “至于大家担心的瘴气毒虫,我齐国却是已有克制之法,以药物、针灸皆可治疗,诸位只需注意饮食、保暖,想必不会受其所害。三年之期若至,以诸位俊杰的能力,前程自不必多说。”

    接下来,玄皋又将八郡的领地范围、各自的人口数量、聚集地、民俗习惯,部落之前的管理方式,一一详细介绍出来,让他们能够提前做个准备。

    接下来,玄皋的任务结束,诸位一起向玄皋敬了杯酒,表达各自的谢意,就到了各家学子展示所学的时刻了。

    公孙龙家大业大,是稷下学宫少有的非苦寒士子,算是今日升腾宴的发起人和东家,早已派人在上游备好酒。随着宴会的开始,家中仆人陆续将准备好的瓜果呈上,第一杯酒也顺流而下。

    众人的目光皆被水中的那一杯酒吸引,酒杯由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虽盛满酒可浮于水中。酒杯随着水流缓缓流动,最终就被落到了申害的面前。

    齐国是“法家”的策源地,法治思想独树一帜,被称为东方法家或齐法家,同样也是法家思想最先付诸于实践的地区。相传在数百年前,齐王与禹圣的祖先姒伯,曾辅佐尧圣和舜圣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创立礼法并用的制度。

    之后,禹圣建立大夏王朝,令齐威王祖父地将姒濩在扬州境内试验新法。自地将开始,简礼从俗,法立令行,礼法并用成为齐国传承不废的治国之道。

    本来扬州的法治之道已经初具形态,二代夏王亦是打算将其推广至整个九州。但随着九州纷乱起,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之后,三国局面形成,刘棠于威王之后,继续辅佐景王变法治齐,强调以法治国,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虽然其中难点重重,但齐国也正逐步变成这样的国家。

    晋国见齐国变法成效,亦有效仿,不过效果却是不足齐国十之三四。法家后来在适应晋齐两国庙堂形势的特点下,在十年间逐渐分为齐法家和晋法家两大阵营。

    申害弯腰从水中将酒杯取出,一饮而尽,道:“晋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法教兼重,却使得王权凌驾于法律之上,实在是相互矛盾,自缚手脚。而我齐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王犯法于庶民同罪,如此,才能使法制观念深入民心。”

    “我认为,唯有在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方能促进生产,充分发挥百姓的生产力。政治上废分封,设立郡县,君主专制,集权于中央,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方能消泯战乱异变。思想和教育方面,以法为教,摒弃所谓的骄傲与矜持,以吏为师,方能真正获得学问知识。反对儒家的“礼”,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

    “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件的所有权。‘兴功惧暴’,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历史长河是前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古循今只会止步不前,因循守旧实乃守株待兔、慢性自杀的愚蠢之人。

    “因此我认为,要将南方诸郡真正的纳入齐国版图,首先需要的就是建立法律,而为了适应南蛮人的生活习惯,可以根据当地人的情况改变一些条款,不能与扬徐荆三州一概而论。”

    接下来,酒杯到了墨家翟耀的席下,翟耀接过酒杯,道:“我同意申兄的理论,天下大乱,实乃不公,贪婪乃人之通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分贵贱、亲疏、上下、等级。如此,人各有所得,各得其乐,则罪恶灾难可消泯。”

    “尚贤、尚同,任人唯才,消除阶级观念,使天下大治,人人可通过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战争则可以杜绝。南方原始部落,并没有太多的世袭贵族,或许可以成为一片检验之地。”

    继而,兵家孙柄说道:“我认同申兄的强国之策,但消除阶级观念,使王侯大夫与黎民同列,实在是胡妄之语、不切实际,不能苟同。数百年的世家大族掌握国家权柄早已是我华夏民族的根基,强行推动之下,只会使得国家更加动乱。”

    “唯有富国、强兵,方能有所震慑,外族亦不敢窥伺。加之律法、贤明政策,使得各行各业之人行事有所依照、惠得,国家才能安定。战争,归根结底不过是政治的继续。”

    兵家的理论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政治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以对社会最小的损害达成目的。

    杂家吕卉说到:“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自古以来,万事万物皆在无中生有,变化之中,变化使得进步,变化使得发展,不变则必将导致灭亡。”

    “比如,外族变化发展,而我等固步自封,尊崇先辈之法,固步自封,则必将导致落后,招致灭亡。”

    道家然行道:“阴阳调和、五行平衡是人的生存之道,更是一国强盛的基础,而变革则是缓缓地改变天平两端的重量,改变其已有的平衡,必须慎之缓之。否则必将招致反弹和动荡。”

    玄皋听到诸家辩论,真真是获益匪浅,感叹诸家学派学说的博大精深。终于酒杯到了庄寒之处,庄寒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在稷下学宫,法家、兵家、墨家每逢辩论,常与儒家争,儒家以一敌多,时常处于不利地位,申害、孙炳亦深受此观念熏陶,更别提号称墨儒不相容的墨家。

    庄寒将美酒一饮而尽,道:“尔等所言君民同权实在是过于理想、不切实际。恭亲孝悌、仁义礼教、上下尊卑,这些是自我华夏民族从黄河走出就有的传承,更是被周圣尊为作为文明民族的基础,维持人伦的基础,人类存在的前提,禹圣亦是大为尊崇,岂是我等小辈说变就能改变的?!”

    “儒家的确在有所方向上过于理想,但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之时亟须改变而已。我敢肯定,在不久的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之时,儒家必将大行其道,在百年、千年或许万年之后,必将被人们奉为圭臬。”

    “此次我负责骆越、西瓯、南越三郡的礼仪教化,如同翟兄所言,倒是可以进行一番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