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从零到法 » 第1章:是什么就是什么(刑法概说)

第1章:是什么就是什么(刑法概说)

    民法已经过去了,写完了它的三十二章全部内容,我大致了解一些。在心中有了一个属于它的体系,至少,之前的我,是根本就没有任何记得住的。

    感谢,阅读加了收藏的44个人!(其中有一个是我自己,我也会去再看一遍,看哪些地方错别字了,语句不通了。但是没想到,竟然掉了一个收藏,坑。)

    算了,人应该向前看,我学我的,我管别人干嘛?

    我是为了自己,以及可能改变的未来。

    现在,我在这里,十年后,我会在哪里?

    扯了这么多,开始今天的内容。

    【第一章:刑法概说】

    因为百度上很多人说,先看民法,对生活有个理解;

    以成年的思维,再看刑法,对事情有个理解,会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先看民法,民法覆盖我们的一生,但是刑法,却只覆盖了那些行为。

    ——分割线——

    【第一个,概念、性质、任务与机能】

    在说什么是刑法之前,我先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刑法,应该是我做了一个事,但它是违法的,对于我的这个行为,还有产生的这事情构成了刑事犯罪。可是,这个似乎并不严谨,看起来还有些不知所以然。

    回到书本上,法律上说:

    它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何种行为是犯罪和应给犯罪人以何种刑法出发,以有效对付犯罪和积极预防犯罪的法律。

    看了这个之后,我否定了之前的那种不通顺。

    原来,刑法呈现在人民面前,是为了告诫人们,不要触犯;(预防犯罪)

    而另一种是对什么行为做什么刑罚处罚。

    (可以看出,有明文规定对你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

    ——(这是概念)

    刑法,它还真的就只规范,罪;(这章不讲犯罪,只讲刑法)

    是为了保护个人法益、国家法益、社会法益;(所以,危害个人、国家与社会的,都是犯罪)

    在犯罪发生时,惩罚这种行为的措施是刑罚,这是一种强制力最强的手段。

    ——(这是性质)

    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

    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

    保护公民的一切合法权利;

    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就是一层保护,一层无形的保护。

    ——(这是任务)

    刑法,既是行为规范,也是裁判规范,就像之前说的,警示每个人,又裁决犯罪分子;

    保卫社会,保持现存的生活秩序,法益保护机能;

    它是一柄双刃剑,用之不当,无法达到惩罚犯罪的功效,也可能侵害了无辜公民个人的生命、身体、自由和财产权利。

    就像,一个盗贼,偷东西被发现,还把发现人打残疾了。最后逃到外地,人也消失了,发现人还残疾了什么也说不出。(很无奈)

    ——(这是机能)

    ——分割线——

    【第二个,刑法的基本原则】

    它有三个原则:罪刑法定、平等适用刑法、罪刑相适应。

    第一个,罪刑法定原则。

    其实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什么意思?

    就是法律上,没有明确法律条文规定这个行为是犯罪的,就是不是罪,也不会处罚。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法律会做出各种解释(立法理解、司法解释、学理解释),来完善修正,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法律漏洞来钻空子,逃避罪责。

    第二个,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犯罪人,都必须根据其犯罪事实与法律规定量刑。

    第三个,罪刑相适应原则。

    其实就是,刑罚的轻重与犯罪的轻重及其刑事责任大小相适应。

    量刑与定罪,是同等地位,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不可能我偷了一只鸡,要判我一年吧?)

    在行刑上,会合理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比如,监狱里表现好,减刑。)

    ——分割线——

    【第三个,适用范围】

    刑法存在一个时间上的效力于空间上的效力。

    如何理解?

    第一个,时间上。

    犯了罪,什么时候生效,什么时候法律效力终止(失效)。

    (也就是,什么时候被关进去,什么时候可以出来)

    还有一个,就是溯及力。

    怎么理解这个东西?

    (刑法上的溯及力,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不能以明天的法,来要求你今天的行为)

    法律上: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判决未确定或者未裁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有,就是适用,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

    (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第二个,空间上。

    对国内犯,不管行为人是谁,都适用本国刑法;

    对国外犯,就有好几种。

    一是中国公民在外犯罪;二是外国人在国外危害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权益;三是外国人在国外实施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存在一个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原则)

    (换种方式来理解:对应本国公民在外、对应外国人在外侵害本国、对应国际公约)

    最后是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承认。

    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

    就算外国经过了审判,我们还是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进行追究。(想跑?没那么容易!!)

    但是,已经受到了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

    刑法讲究一个,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类推,也不能单纯你说犯罪就犯罪。

    但是,犯了罪,那你就不要想跑了,跑到哪里都一样。

    国内有法,国外也有法啊,国内对国外也有法。

    (已经开始学习刑法了,想想,过得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