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在原始部落的日子 » 第五十五章 陶锅的诞生

第五十五章 陶锅的诞生

    闵姗姗洗刷完,吃了点烤鱼,带着孩子们急匆匆奔向烧陶地。

    土窑旁,古海和红他们正小心意义的将昨天制作并晾干的陶器放入新建的两个窑里。

    “姗来了。”红边搬东西边打招呼。

    清和拉丽笑笑算是打招呼。

    古海目光柔和的看向自家小女人道:“那边的碗成了,你去看看。”

    闵姗姗的目光落在小窑旁边的三个陶碗上,她擦了下眼睛,没看错,那真是三个完好的陶碗。

    闵姗姗奔过去,拿起地上的陶碗端详,有点粗糙,颜色是土黄色,不过确实成功了。

    太好了,陶碗的成功,意味着接下来的陶锅陶盆陶缸也能成功。

    闵姗姗拿着三个碗去河边装水,不漏,但不知耐火性如何。

    闵姗姗决定烧水看看。她搭了三个小小的石灶,从旁边的窑洞引了火。

    周边围了一圈的孩子,十几双亮晶晶的眼睛观看着。

    拉图好奇道:“姗姐姐,碗为什么放火上烧,为什么加水?”

    闵姗姗解释道:“陶碗不加水烧,会裂开,裂开就没用了。加了水烧,如果不裂开,做大一点,就可以像石锅一样煮东西了。”

    拉图赞叹道:“太好了。拉达搬的那个就是锅吗?”

    闵姗姗看向古海,他正抱着一口陶缸准备放入窑洞。

    闵姗姗道:“那个叫陶缸,锅的口要大大的。”

    拉图道:“那我们等下做陶锅吧。”

    “好。”闵姗姗欣慰的摸了摸拉图的脑瓜子。

    这群孩子中,拉图和大石稍微活跃点,树比较小,其他的孩子来部落不久,稍稍有点拘束。

    随着火的燃烧,听得一声轻微的开裂声,一个碗底裂开,水漏了下去,扑灭了部分火。

    闵姗姗叹口气,把希望放在另外两个碗上。

    又烧了一会儿,水滚了又滚,一个陶碗的碗底有轻微的裂纹,但没裂开。闵姗姗估计这个碗多烧几次也会裂了。将关注放在另外一个碗上,还好,还有一个完好的,烧了这么久都没事,应该是没问题的。

    闵姗姗熄火道:“崽崽们,成功了,再去挖土做陶器吧。”

    孩子们立即去拿木头或石块,一溜烟跑到河边的坡上挖土。

    闵姗姗走到古海和红他们那边,看古海把最后几个陶器放入土窑里。

    所有的陶器都放好后,拉丽开始烧火。红和清的那口窑也开始烧了。

    闵姗姗拉着古海,去看之前烧过的三个碗。

    古海检查了一番,想了想道:“要烧更久一点。”

    嗯,闵姗姗也是这么想的。

    古海道:“晚上我让古井安排男人轮流看火,烧到太阳升起。”

    嗯,闵姗姗比较渴望古海做的那三口陶缸,只要成功一口就好。至于碗盘,因为带了很多竹制品过来,闵姗姗倒不着急。

    孩子们挖了不少土,拉丽去帮忙运土,红和清一人看一口窑。

    古海和好泥,大家开始做锅碗瓢盆,还有汤勺。

    因为有了点经验,这次孩子们动作熟练多了,造型也更美观。

    闵姗姗做了两个带壶嘴的烧水壶,还有两个带耳水缸。水缸不好做,一层层的粘土往上接,磨平,塑形,造耳,闵姗姗并非独立完成,喊了古海一起做的。

    做好后,大家照样做了标记。闵姗姗的标记是一朵小花,古海的标记是一个太阳。

    看着地上正在晾的陶器,孩子们喜不自禁。当然,他们更期盼的是正在烧的陶器,又期盼又忐忑。

    看着孩子们的小眼神,闵姗姗心里好笑。

    看看时间将近中午,闵姗姗让孩子们洗干净了准备回草棚那边。

    古海和三个女人交代了几句,跟着闵姗姗一起离开。

    回到草棚那边,看见食堂外面放着一捆捆浸好的麻,多步他们采集队正分工合作,去杆取麻,刮麻皮,动作颇有点行云流水的感觉。

    “拉达,姗。”多步打招呼。

    古海道:“麻还有多少没割?”

    多步道:“还有很多,才割了一个口。”

    古海点头。

    闵姗姗想,看来这片麻地还真是大。真是走了狗屎运了,不用种植也能得到这么多天然麻。此时,闵姗姗脑海里浮现的是各种款式的五颜六色的麻衣。

    “姗。”古海轻轻喊了一声走神的小女人。

    嗯!

    古海拉了闵姗姗的手,往草原一边走去,那里,堆了许多的木头、竹子、石块。

    闵姗姗回头一看,孩子们手拉着手,像一串珠珠子似的。

    古海显然也看到了,两人相视一笑。

    玻比的木工队正在用石刀切割木头和竹子。

    看着笨重的石刀,闵姗姗十分想要铁锯,唉,何时才能有铁呢,铁矿石在哪里,如何炼铁?好恨自己学识不够。

    放眼草原,大后方的草基本清理干净了,露出的是一大片平整的土地。

    此时,除了临时食堂,就是一排当住处的草棚和一排茅房,地方相当空旷。

    闵姗姗带着孩子们去吃了点东西,就回草棚午休了,孩子们也回了他们自己的草棚。

    古海中午没有回来午休,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下午,闵姗姗午休起来,她急忙去找古海。原来,古海和玻比他们在一起干活。

    “古海。”闵姗姗走过去。

    古海放下石刀。

    闵姗姗道:“我们先挖条水渠吧。”

    “水渠?”古海表示疑问。

    闵姗姗道:“挖一条沟,让水进入部落里,这样提水方便些。”

    古海沉思了下,表示同意。于是,两人去勘察地形。

    最后,两人商议,水渠直接从枣部落那条河流汇入湖泊的入口不远处开始挖渠引流。

    闵姗姗想了下,先按水渠路线,挖一小道粗浅的小沟,这样省时省力。让水慢慢流入,渗透,然后再扩大挖的面积和深度,这样大大的减轻了挖渠的难度。

    古海调了二十几号男人,用了将近三天的时间,才成功挖出一条贯通草原的水渠,中间还做了几道分渠,把水引到不通的位置。

    闵姗姗看了又看,只要不是太大的雨水,这水渠的深度足够。但如果是雨水丰富的季节,这水渠的排洪能力不足,所以,还要在水渠入口设置水闸,取到开关水的作用。

    闵姗姗目前能想到的水闸只能是石头,搬动石头,可控制流入水渠的水流大小。

    为了部落安全,水渠那边以后要建个岗哨,预防敌对部落破坏他们部落。虽然,目前还没有敌对部落,但凡事需要防范于未然。

    因为清理场地割了很多草,有些草的任性不错,闵姗姗带着孩子们去捡了不少干草,然后教孩子们编草鞋。

    不出半天,孩子们人脚一双草鞋。穿上鞋子的孩子们,行动似乎更敏捷了。再厚的脚底,也没有鞋底厚呢。

    因为古海最近经常用脚做事,加之他脚底的老茧确实比较厚,闵姗姗虽然给古海做了草鞋,古海却很少穿。天气不冷,闵姗姗就不管古海要不要穿鞋了,天冷了可不行。

    两口新窑烧了将近一天一夜,关火冷却,等将陶器取出,不管大人孩子,都忍不住欢呼,失败的是少数,大部分陶器成功。

    闵姗姗最开心的是有了三口陶锅和几个大陶盆陶缸。

    借用土窑的原理,闵姗姗指挥族人砌了几口土灶,开启新家园新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