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银狐 » 第259章 兵事司

第259章 兵事司

    唐周很快反应过来,自己为什么要低头?正想开口说什么的时候,铁喜却已经收回了视线。

    “我就直说了,这件事是我拍板同意的,你们有埋怨尽管来找我,若是有人敢因为此事,对他们使绊子,或者干什么,那就别说我没提前打过招呼。”

    “殿下,臣等不敢。”

    武将们听完之后,愣了好几秒,齐声开口说道。

    “我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有些家的男娃们有些还是挺好的,从小练武,熟读兵书,但也有一些却不怎么样,天天在东京城游手好闲,寻花问柳,打架斗殴,如此行事,早晚会惹祸上身,所以韩大人他们其实是在为你们好。”

    “杨大人。”在第二排站着的杨冠霖一听到铁喜叫自己,赶忙出列道:“殿下,微臣在。”

    “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铁喜说完之后,饶有兴趣的看着杨冠霖。

    包括韩胄在内的所有武将,都知道太子殿下这是让杨家表态给众人看的,杨怀玉被赵祯看重,又有铁心源这层关系,加上本身功劳无数,率军在外。

    让杨家表态,就是铁喜表明的一个态度,谁都不能例外。

    自己的大侄子还在诏狱之中,杨冠霖当然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殿下,老臣赞成此决策,并且臣还有一些其他想法。”

    “哦?说来听听。”铁喜朗声说道。

    武将们都将目光转移到了杨家杨冠霖的身上,谁都知道这些话都是铁喜的想法,只是借他的口说出而已。

    “殿下,臣以为,我大宋这么多武勋之后需要登记造册,还有之后的考核提拔以及继承爵位等等,如若没有一个详细的章程管理,到最后难免会变得十分混乱。”

    “臣觉得,应该重新成立一个新的衙门,需继承武职爵位的子嗣,到达年岁之后就去衙门登记,造册,而后每年还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报道更新信息。”

    “这样朝廷也能知道他们的详细信息,什么时候该安排出去历练,或是安排去哪里考核等等。”

    铁喜听完之后,点点头,而后看向韩胄。

    韩胄授意出列说道:“殿下,杨大人的这个想法臣赞成,但这第一次安排,应当在今年内完成,若是现在开始筹备衙司,到时候怕是会来不及,不如两边同时进行。”

    铁喜点了点头:“杨大人说的有些道理,韩大人说的也在理,至于这个新的衙门吗,我看就交给张爱去安排吧,顺便让平日没什么事的老将军们都动起来,没事的时候去衙门给新人们上上课,传授一些经验,免得一上战场就先死了,至于衙门的名字,就叫大宋兵事司吧。”

    铁喜早就有这个想法了,这次只不过这次是借着杨家的嘴说了出来。

    文官有太学,武将有兵事司,未来能给大宋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这是铁喜的想法。

    “张爱。”

    “奴婢在”

    “你挑选一些精明的太监,配合着韩大人组织此事,至于章程吗,慢慢的拟定,一边进行,一边更改,不用那么着急。”

    “奴婢遵旨。”

    安排好后,铁喜站起身来。

    “安排武勋后代去边疆历练之事,我不是和你们商量,而是告诉你们,现在,我最后问一次,谁还有不同之意见,现在可以说出来。”

    顿了一会儿,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好,没人说话,我就当你们都同意了,那这件事情就好好的配合,兵事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若领头的将军都打不了仗,这个国家定然只有灭亡。”

    “殿下英明…………“

    等众人的高呼过后,张爱才开口说退朝。

    等到武将全部退下后,铁喜才慢慢坐下身去。

    看了一眼岳山:“岳山,我刚刚说的,你觉得他们听进去了吗。”

    “殿下,臣不知。”

    “那就好好盯着。”

    “是,殿下。”岳山赶忙点头应是。

    岳山带着亲军朝着宫外走去,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可心里面却一阵心悸。

    殿下。

    殿下看来已经彻底掌握了朝廷,龙威比赵祯还要凶猛。

    铁喜让所有武将前来参加的晚朝,这根本就不是想跟着他们商量的,而是直接的叫过来通知。

    最为重要的是,他一个文官都没有喊,而是直接和武将们见面。

    这些年太子殿下要依靠文臣们去治理天下,对付子婴,尉迟江晚,王志忠等人是很仰重的,至于武将,除了一个罗守珍之外,很少有和他关系特别近的人。

    这让武将们都觉得,太子殿下是一个跟当今陛下一样性格的皇帝,即便有了幽云十六州之战。

    这和铁喜没有关系,即便是赵祯在这里,那个情况也一定会开战的。

    可现在太子殿下搞出的兵事司,就相当于告诉这些武将们,我非常的看重你们的。

    太子殿下,文武皆重,在岳山看来,是一件好事,而太子殿下的龙威越发浓郁,更是一件好事。

    岳山走到宫门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付子婴。

    两人碰面,岳山赶忙拱手行礼:“见到付大人。”

    付子婴看着岳山点了点头,想要开口问些什么,却终归没有开口,直接离去,一个字都没有说。

    铁喜想让他知道的事情,自然会告诉他,不想让自己知道的事情,自己就算知道,也毫无意义。

    实际上这次安排,就王志忠付子婴二人的看法,是很好的。

    这些年,不少人都上奏了整训军队的奏章,但大多数都是对普通军士下手,对于那些中层武将,特别是那些有爵位的武将们,很少有人将他们提起。

    可太子殿下却将这个事情直面的说了出来,对于大宋的军队是好事情。

    去边疆呆上数年,会不会脱胎换骨,谁都不知道,但却能让这些二世祖们,知道战争是一件什么样子的事情,即便培养不出能够开疆拓土的帅才,但也能为大宋军队增添一些有能力的人,不说在战场上立下什么功劳,但也不至于惹出祸端。

    东宫中的铁喜,在众人走后,看了一眼张爱说道:“张爱,你觉得我刚刚说的如何?”

    “殿下刚刚恩威并施,自然是……”

    铁喜轻笑着摆了摆手,打断了张爱的彩虹屁:“廷选安排的怎么样了?”

    “殿下,已经安排妥当了。”

    铁喜听完后,微微点头,而后漠然不语,稍稍沉思一番。

    武将的事情。

    自己做的很直接,说的也很直接。

    对于武将来说,也用不到那些弯弯绕。

    兵事司是他筹划许久的一个想法,基本和太学差不多,就是一个学校。

    既然都知道了世界那么大,大宋想要站在巅峰,没有很多很多会打仗的人,那怎么行。

    第二日的韩胄,郭子仪等人就开始开府办事了。

    而张爱安排了几十名名小太监过来帮忙。

    第一波来这里的人就是还在大牢之中的倒霉蛋了。

    ………………

    北方,平辽城,总兵府中。

    罗守珍手中捧着圣旨,黯然失色。

    罗彪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沉默许久之后,罗守珍才抬起头看了一眼罗彪,似笑非笑:“不错,我罗守珍在北方这么多年,打了这么多仗,杀了这么多人,现在北方稳定,没想到却被你小子摘了桃子。”

    “舅舅,这是殿下的意思,外甥可从未多说过一句。”罗彪面色平常的开口说道。

    罗守珍听完之后叹了一口气,而后将圣旨放在供奉台上,最后坐下身去,一瞬间,整个人仿佛老了许多岁。

    罗彪看着心中多有不忍心。

    “殿下,让我回京,难道如圣旨上所言,是劳苦功高,回京恩养。”

    “舅舅,外甥对你说一件事情,你可千万不要乱传。”罗彪终究还是看不得自己老舅这幅样子。

    罗守珍听到这句话,又赶忙站起身来:“快说。”

    “殿下让您回东京,是想着让您筹划对南方用兵之事,可不是真的准备闲置您了。”

    “对南方用兵,老舅,再算上北方的战绩,这是真的准备给您一个大爵位啊。”听到罗彪的话后,罗守珍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没错,若是南边也平定下来,定然一个国公的爵位。”罗守珍说着站起身来。

    而后看了一眼罗彪,又开始在房间中兴奋的来回踱步。

    “我就知道我罗守珍这辈子肯定能混出个人样。”

    “哈哈,哈哈——”

    一旁的罗彪看着罗守珍仰天大笑的状态,心里微微叹气,在他看来,太子殿下是不可能将国公的爵位封给罗守珍的。

    罗守珍稍稍停顿,看着罗彪,这小子的眼神怎么似乎有些失望,不过罗守珍也没有多想,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询问罗彪。

    “彪儿,我让你拉回去的财物,为何没有送到我府上。”

    罗彪闻言苦笑一声:“老舅,就是因为你那三大车财物,险些害了你我两人。”

    罗守珍闻言脸色一顿,赶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舅舅,我回京的时候,你知道有多少官员都盯着我吗,这三大车的财物我本想安置妥善之后,便给舅妈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