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导演到资本大佬! » 第363章 解决流量明星的三步走

第363章 解决流量明星的三步走

    听到林纾的话,杨天眞脸上也不禁疑惑了起来。

    “纾哥,那不指望他们,谁还能把这限薪的事给办了呢?”

    一开始枢纽内部会议商定的就是先跟平台方沟通好,然后再联系华策、慈文这些制作方,大家一起合力去限制流量明星的片酬。

    在这个互联网资本入局的时期,那些个流量明星只需要露露脸,念个1、2、3…,就能把钱给赚了。

    哪怕拍了烂片,自身待遇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反而会因为资本博弈,导致片酬越涨越高。

    像这种风险归制作方、投资方、平台方,利润大半归流量明星,全然不符合资本运行逻辑的商业模式,现如今就诡异的存在了。

    看着杨天眞疑惑的眼神,林纾笑着摇了摇头。

    “我从未想过限薪,张昭刚才那句话说得没错,价值由市场决定,市场觉得这些流量明星值钱,他们就值钱。强行干预市场,必受反噬。”

    “那咱们就不去干涉,任其发展?”

    杨天眞不解的看着林纾,她认为自家老板刚才说的想法,应该不是任由流量明星随意发展才对。

    迎上杨天眞不解的眼神,林纾只是嘿然道:“一开始你想的办法,是联合圈内的制作方和平台方,如同合纵一般,将流量明星的片酬压制下来。”

    “可是嗖狐的遭遇已经证明了,这些盟友最喜欢做的就是背刺,所谓的限薪联盟实行起来难度高,联盟的成员也无法彼此信任,合纵必被连横所破。”

    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港片所谓的黄金年代,整个港城的大小制片厂从早到晚就没有关过门。

    现在内地发生的一切,天价片酬、替身演全场、数字演员……这些妖魔鬼怪港城都经历过。

    更早的时候,好莱坞也经历过这一时期。教父马龙白兰度,就是那个时期的流量明星,他做的那些荒唐事,可不比国内小鲜肉有底线。

    太阳底下,哪有新鲜事。

    面对这种情况,TVB做出的应对方案就是人为干预市场,强压明星片酬,让自己变成了观众口中的黑心工厂,放任对手做大,最终失去市场霸主的位置。

    听了林纾的话,杨天眞继续求教道:“纾哥,那你刚才说的想法,又该怎么去做呢?”

    “办法还是分三步走!”林纾伸出三个手指头,说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消灭一批!”

    杨天眞紧紧蹙起了眉,追问道:“那这三步,咱们该如何去走呢?”

    “拉拢一批,咱们要拉拢的就是王恺、刘茜茜、刘施施这种已经有了口碑、作品、流量的顶流。帮他们成立个人工作室,将作品的投资权给出去,让大家成为利益共同体……”

    林纾竖着食指,认真讲解着第一步。

    好莱坞的所谓顶流,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这些人都有各自的影业,他们也会参与电影投资,自负盈亏。

    只要把最顶尖的这批人,拉进自己的阵营,那他们也会尝到流量明星片酬高的烦恼,这样双方才能是利益共同体。

    这件事,林纾一直都有在做,苏仑的个人工作室就是他帮忙张罗的。《唐探》的投资里,苏仑的工作室就占了15%。

    等到林纾说完,杨天眞也醒悟的点了点头,“明白,纾哥,那这第二步,咱们又该打压谁呢?”

    “不愿意被拉拢,或者拉拢之后剩下的那一批,就是被打压的对象!”

    林纾面色沉静似水,漆黑的眸子更是古井不波,他这一划分,是将枢纽旗下的流量明星都包括进去了。

    杨天眞也听出了这个意思,所以她也是略显意外地看着林纾,小心道:“纾哥,那这个打压的方式,该如何进行呢?”

    杨天眞的小心,让林纾不由调侃道:“这两个字对你来讲,好像挺烫嘴的。那我换个词,把打压换一下,改成优化,优化这些剩下的流量明星。”

    林纾面露微笑的说着互联网黑话,只是他这个笑,却让杨天眞心里忍不住一紧。

    “OK,咱们来聊聊优化的方法,其实优化说白了就是把新人提上来,让观众能有选择权,让流量明星逐步产生竞争感,让卖方市场失去优势。”

    “这点我们也是一直都有在做的,像《跑男》、《极限挑战》这种流量集合体,就是最好的造星机器。培养新人的工作,永远不能停,三大院校每年那么多人毕业,总会有人想进步的。”

    讲到这里,林纾突然停顿下来,喝了口水。

    其实他说的这第二步,前世就属斗音玩的最成功,一批网红被塑造,然后快速培养下一批,代代更替。

    “但是我们也不能太过急迫的造星,想要扶持一个新人,除了综艺引流,还得要有作品。如果咱们真想培养新人,就像彭小冉那样,先给她安排配角,然后再安排一部人气IP改编的大火剧主角,流量明星不就造出来了嘛。”

    杨天眞听完这第二步,眼眸直接亮了起来,刚才她还在担心林纾会直接对流量明星进行打压,现在看来却是她多虑了。

    林纾说的这个优化办法,大部分娱乐公司也都有在做。

    只是因为互联网资本入局,整了一堆数据造假的狠活,直接把一些什么作品都没有的明星赋予了流量,彻底玩坏了市场。

    但是互联网资本能赋予流量,枢纽也能赋予。像《跑男》,还有已经播出了第一季的《极限挑战》,都是流量大杀器。

    只要新人去这两个节目混一下脸熟度,然后用作品打口碑,这样造出来的流量明星,可比资本填鸭堆流量出来的明星抗打多了。

    “纾哥,那第三步消灭一批,又怎么说呢?”

    消灭这个词,用的不可谓不严重,但林纾的意思也只是让一些无才无德的流量明星在圈里难以混下去,并不是想搞什么物理消灭。

    “你去找严闵,让他去筹备一档室内综艺的节目。节目内容是让圈内演技派的演员参加即兴表演,设置评委,以擂台晋级赛模式进行。”

    “让演技派能有流量,再找几个话题度高的人当评委,把节目看点拉高。评委人选的话,陈恺哥就不错,最好再安排个李城孺和他互撕。”

    综艺永不过时,枢纽在综艺界的先行地位,也让他们有更高的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