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到梁山立庙堂 » 第49章 典礼

第49章 典礼

    随后,西门卿让人去把负责建学堂的村中宿老请来,当面着所有人的面说了这件事。

    宿老自然深知泼妇脾性,觉得除此之外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当即同意了。

    西门卿又从钱褡裢里拿出一贯钱交给宿老。

    宿老推辞道:“卿哥儿,按说这事和你无关,你肯帮忙已经是善举了,这点小钱,我还是出得起的!”

    “不过是小小恻隐之心,称不上善举。钱你还先收下,好让他们知道,此事我不是开玩笑。如果做不到,必定让他们付出惨痛代价的。”

    “卿哥儿真是心底善良,我辈楷模。”

    “是啊,是好心人。”

    “卿哥儿是惩恶扬善的好人!”

    “大好人!阳谷第一善人!”

    ……

    赞扬称赞声响成一片,不绝于耳。

    当然,至于有多少人心里骂他钱多认识的就不得而知了。同样,心中眼热他这种一言不合就用钱砸,而且还要把人砸得服服帖帖的还是大有人在。

    西门庸有些郁闷:这些村人怎么这么没脑子,往年他做下的那些坏事难道你们都忘了?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这几个钱就把你们的眼睛给糊住了?

    一群蠢货!

    ……

    接下来的几天里,西门庸的心情一直都无法好起来:无论他走到何处,村人在奉承恭维巴结他的同时,还要顺带夸赞一下西门卿。

    这是把西门卿和他相提并论啊。

    怎么能这样呢?

    怎么可以这样啊!

    西门庸恨不得掐住那些人的脖子告诉他们:卿哥儿可没你们想的那么好!他只是想自己清静才出钱建学堂的。你们都被他蒙蔽了!

    经过宿老们这段时间的宣传,村人,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了建学堂的重大意义:只要够聪明,只要愿意学习,子孙后代就有希望成为有钱人,甚至能当官,当大官!能让祖坟冒青烟!

    有钱人的日子,谁不想过?

    乡人的思想最朴素,谁愿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给了他们希望,他们就愿意夸奖谁。

    ……然后慢慢信任……

    吴家庄,西门庸是待不下去了。

    给西门卿过完生日的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妻子,带着郁闷离开了吴家村,返回了阳谷县。

    在回城的路上,西门庸觉得自己应该做做二手准备了:万一西门卿以后继续歪打正着下去呢?万一西门卿的身体真的恢复了呢?自己多年的苦心努力岂不都白费了吗?

    ……

    建筑材料已经陆续购买运送回来。宿老们请了地仙,定了破土动工的黄道吉日吉时吉辰。

    到破土动工这天,学堂的主要出资人西门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席的。

    西门卿是不想凑这个热闹:不过是建几间房子而已,开挖线已经按照西门卿的规划拉好。只需到时辰开挖就是。具体施工,自己一个外行又不懂,何必去指手画脚给人添乱?

    宿老们轮番劝说,西门卿推辞不得,只得同意。

    这一天,晴空万里,西门卿踩着时辰来向村头走去,还没走到,就被惊住了。

    只见村口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不下千人,堪比庙会。

    “他来了他来了!他来了他来了!”

    “咚咚咚咚咚锵、咚咚咚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西门卿一出现,顿时锣鼓喧天。这些原本安安静静的人群霎时间被引爆,震天的欢呼声同时也爆发出来。

    欢呼声中,一二十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分开人群,向西门卿走了过来。

    这是高光时刻?

    不要这么夸张吧!

    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啊!

    西门卿顿时明白了宿老们为何一定要自己到场才开工:是为了感谢一下自己。

    西门庸要是看到这样的场面,若是再知道西门卿居然这么想,非得吐血不可!

    西门卿苦笑一下,在众老者的簇拥下走到一个简陋的小平台上。一位宿老抱拳行了一圈礼,人群逐渐安静下来。

    “各位父老乡亲们,今天是个值得我们吴家庄、柳林张、齐刘庄、徐王庄、塔孙李楼几个村子永远铭记的日子。我们要有学堂了。这要感谢我们心底善良的西门小善人卿哥儿。卿哥儿是一个好心人,善良人,乐于助人的人,他乐施好善,浪子回头金不换,能屈能伸,眉清目秀,如花似玉,英俊潇洒,他生的风流,死的光荣,流芳百世……”

    老者巴拉巴拉的说着感激的话。

    溢美之词,铺天盖地,西门卿听得有些脸红,更有些牙疼:如花似玉?生的风流,死的光荣?流芳百世?

    这到底是夸自己呢,还是在夸自己啊?

    怎么听着有些别扭呢!

    算了,看在你们都是些大字识不了几个的大老粗份上,能想到这么多词挺不容易的,本少爷就不和你们计较了!

    “下面有请善良的卿哥儿给大伙儿说几句。大家欢迎。”

    哗哗的掌声,不要钱的响起来。

    西门卿从容地往前走了一步,目光严肃认真,人群安静下来。西门卿很慢很慢地举起右手,举过头顶时,在空中顿了一下,然后用力向前一挥,又停在了空中……

    西门卿的这个动作,给在场的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直到许多年后,一些在场的小孩给他们的子孙后代讲述西门卿的故事时,都会提到这一幕。

    “非常感谢各位父老乡亲的厚爱,感谢你们前来捧场。别的话我也不多说,我要说的是:如果你不想你的子孙后代继续贫穷下,无知下去,那么在适当的年龄就该送到学堂来读书,来识字,来学习本领。

    只要你们来,就不收束脩。

    另外,我每年会拿出一笔钱,设立奖学金。只要学习好,我会重重奖励,一年十贯二十贯都可以。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愿意改变命运,想过上好日子的,就到这里来学习知识吧!”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财富!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学习好了就有钱拿!

    西门卿一演说完毕,人群立刻沸腾起来了。尤其是那些有孩子的家庭,恨不得学堂立刻建成,让自家孩子马上开始读书。

    得到西门卿象征性的挖了第一锹土,破土动工后,不少人迫不及待围上来,询问起孩子进学堂读书的相关事宜来。

    西门卿同几位宿老匆匆商议了一下,定了个年龄段,随后把事情都推给了他们……

    因为西门卿的演说,大家都看到了希望,更多人自发加入了建造学堂的施工队伍里。有力的出力,没力的端茶送水送吃的……

    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

    天上烈日炎炎,地上热火朝天。

    热情的人们不惧酷暑,轮流下场,当天下午,地基沟就挖好了。这天夜里,人们燃起篝火,连夜做工。砸夯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响了整整一夜,根本就没停止过。等到太阳升起来时,地基已经打好了。

    西门卿真的被人们的热情给吓到了。这种精神,这种速度……啧啧!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水泥钢筋,不然,西门卿相信,必然不逊深圳速度。

    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一所崭新的学堂便耸立了起来。

    宿老们把账单整理清楚,连带剩余的钱都送到西门卿家。

    西门卿看着那一麻袋多的铜钱,愣住了:“怎么剩下这么多?预算时不是至少要近八百贯吗?”

    “按照现在修成的样子,原本是要花那么多。只是后来,我们大伙又合计一下,觉得修学堂这事,得益的都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应该也没有理由让卿哥儿你全出了。我们也得为子孙后代尽一份力不是!我们在各自村里有钱人家发动了一下,募捐到不少砖瓦木头什么的……,所以,最后还剩下这么多!”

    真是朴实厚道人!

    西门卿思索了一下道:“原来如此啊。送出去的钱,没有再拿回来的道理。这样吧,那学堂我也看了,有些简陋点,就用这些钱,改善一下环境,把院子铺一下,种点花草树木,基础设施弄好点。再有剩余的,你们商量个存管制度,保管下来,以后当成奖学金用。”

    “卿哥儿仁义啊!”

    “卿哥儿功德无量,托体同山阿。”

    托体同山阿?

    这个鬼又来了!

    这宿老偏偏还一副自以为学问很深、说话得体的样子,得意的胡子都翘了翘。唉,没学问真可怕啊!基础教育势在必行啊!

    “好了好了,这些虚头巴脑的恭维话,以后都不要再说了。听多了,会让人飘飘然,忘记本分的。这样不好!”西门卿连忙打住了他们的恭维话,道:“走,我们一起去看看,说一下美化学堂环境。”

    “好,以后再也不夸了。卿哥儿就是实诚人。”

    ……

    又是几天过去,花草树木按照西门卿的设计移植了进去,院子里也豪奢地用青砖铺得平平整整……

    虽然西门卿觉得还是和无法和后世的学校相比,但见过的人都惊呆了,纷纷猜测皇帝家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好看整洁?

    学堂建成,西门卿忽然发现,要做的事情似乎更多了。先生没有请,学生的课桌椅子,黑板……想起黑板,忘了这个时代还没粉笔,而自己只记得是用石灰石石膏合成的,具体怎么做,就不知道了。除此之外,还有……

    不行,暂时不能参照后世的样子进行了。还是先按部就班,跟随时代走吧。

    新房建成,一般要晒一两个月,除除湿气。这段时间正好请木匠打造一下桌椅……

    至于先生,西门卿和宿老们商量一下,尽量聘请年轻书生。因为按照西门卿的设想,要开设半天的武术课,强化孩子的身体和意志。

    年级大的先生,可能学问好些,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太差。只有年轻人才好办。更何况,现在学堂新开,只是启蒙即可,几年之内还用不到更深奥的学问。

    事情商定后,制定了一个大致的章程,剩下的按部就班就好办多了。

    西门卿又一次把事情推给了宿老们,当起了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