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魏皇本纪 » 第十六章 规划未来

第十六章 规划未来

    姚重禹明白,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要么齐家主动让出权力地位甘愿沦为末流,要么就得同前世一样门楣败落,如何毫发无损的保下齐家这是个问题。

    造反的话不太现实,首先是时间紧迫,两年时间要在朝中扶植起一批自己的力量不太现实,而观风卫也不会让他这么上蹿下跳,如果他异动频繁必然会被监察到然后上报给他的皇帝老爹,到时候别说皇位,怕是脑袋都难保。

    此时的房相还没有崭露头角,房奂今年才刚刚从翰林院中调任出来在礼部当个小小的员外郎,此时去烧冷灶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姚玄景刚刚登基不久,正是大力革除积弊的时候,现在造反夺位不仅没有好处,还容易重蹈姚季行的覆辙,当皇帝名正言顺非常重要,姚重禹应该做的是先打压那几个有望即位的兄弟,特别是襄王,然后等待时机,时机合适马上夺门篡位。

    而第三件事就是遏制鲜卑人,绝不能就这样坐视鲜卑人慢慢做大。

    天圣八年那场大败不仅仅是伤亡了十余万青壮那么简单,这场失败让大魏长期占主动地位的形势发生了改变,大魏由攻势变为守势,同时鲜卑人还获得了不计其数的军器粮草,也间接帮助了他们人口增长与统一塞外诸部,逐渐成为大魏心腹之患。

    但姚玄景向来只关心大臣是否忠心,百姓是否按时交税,对塞外渐渐崛起的鲜卑人视而不见,要想名正言顺的插手塞外事宜姚重禹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

    他想起了一个人,他的二哥秦王姚重彦,他这位二哥从小就对武事十分感兴趣,不止一次说过他要成为季康那样了不起的将军。

    季康何许人也?他是大魏太祖的左膀右臂,为太祖推翻前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季康在扫平天下后还四征漠北,打的突厥人远遁千里,让大魏四十年再无边患。

    所以季康可谓是大魏军神,他还活着的时候就被封为兰陵郡王,并且王号世袭罔替,现在的这任兰陵郡王季无咎是季康的五世孙,不过季氏儿郎在武帝朝随军出征折损甚大,所以季氏现在只有一个王号撑场面了。

    干掉姚重禹的那个季孝恭也是季氏的人,不过他与现在当家的这只主脉的血缘关系就要远的多了,所以年近四十也还是个小小的羽林校尉。

    不出意外的话姚重彦此时应该在讨伐吐蕃的战场上,姚重禹打算等姚重彦班师亲自上门拜访。

    至于姚重喆,废柴就是废柴,姚玄景不死姚重喆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来。没人会支持这样一个没有希望的边缘皇子。要不是杨忠这个老阉狗从中作梗皇位怎么可能落到他头上。

    想造反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手上必须有自己的力量,像他前世就是不通武事,以为靠两千人和一个内应便能轻松突破皇宫,结果饮恨承天门内。

    这次重来一定要吸取教训,军队那是多多益善,最好凑出上万大军强行突破,羽林卫是散布于宫城各处的,也就是说只要他速度够快,完全可以在羽林卫集结起来之前强行突破承天门直逼太极宫。

    要造反就要拉拢一位地位足够的军方大员弹压禁军,不然十万禁军入城,无论皇位上的人是谁都能给他掀翻。

    这个人最好是皇甫家的人,皇甫家是在那场大败中凋敝的,而现在可谓是将门之首,皇甫家崛起于武帝朝,皇甫信的父亲皇甫觉由一介白衣投身军中厮杀出了一个三品怀化将军。

    皇甫信并不是皇甫觉的长子,他在家中行三,皇甫觉五个儿子在战场上活下的仅有三子和五子,皇甫信的五弟由于旧伤复发,在灵帝朝便去世了,可以说皇甫家二代的辉煌全是皇甫信一手铸就。

    现在的皇甫信老将军是大魏的擎天玉柱,除去皇甫康那个纨绔子弟他的三个嫡子皇甫松、皇甫渊、皇甫环并称皇甫三英,如果不是那场大败皇甫家最少还能兴盛一代。

    只是皇甫家圣眷正隆,怕是不那么好拉下水。姚重禹还得想想办法。说不准要从那个不成器的纨绔皇甫康身上下手。

    归根结底,空头支票总是不那么有效,要想让人陪你做掉脑袋的买卖只给人画饼可行不通,手上还得有钱。

    亲王年俸三千两,这笔钱对于升斗小民来讲可是巨款,足够三口之家生活上百年,可对于想要夺位的亲王们来说也就比没有强那么一点儿。

    拉拢文士举办酒宴要钱,养卫士要钱,府中的下人要按时发银子,还要时不时地赏赐宫中太监,更别提还有些不为外人道的支出,靠那三千两什么都办不成。而不善经营的王爷往往欠下巨债,最后还是皇帝老爹从自己的内帑里掏钱替他们还债。

    有人可能好奇亲王借你钱是给你面子,凭本事借的钱赖就赖了,难道你还敢打上门去要钱?

    要知道敢给亲王放贷的就是狠角色,不是大臣勋贵就是宗室长辈,据说英国公家里面就经营着这生意,还有纪王,纪王是姚重禹的爷爷灵皇帝的幼弟,身份极高,连姚玄景见了面都要叫一声皇叔,姚重禹他们这些孙子辈的要想赖账纪王告状上去怕是第二天羽林卫就上门了。

    大家都是宗室,这种事情闹到宗正寺去都不体面,所以借了钱的亲王甚少赖账,砸锅卖铁变卖产业也得还上借的钱,实在没办法的就进宫去跪下求皇帝老爹还账,代价就是罚俸三年,禁足六月。

    所以每个志在大位的亲王都会开辟自己的进项,姚重禹前世的进项是做丝绸生意,将蜀锦贩卖到西域各国,丝绸之路上盗匪众多,利润虽高但风险颇大,往往三次能回来一次便是撞大运,这也导致他的财力不如襄王,在军中的影响力不如襄王。

    姚重均则是偷偷贩私盐,因为此时姚重禹不止一次上折子参姚重均,可姚重均把手尾收拾的很干净,这其中也免不了有姚玄景的偏帮,毕竟他们这位父皇最在意的就是平衡,如果姚重均失去夺嫡资格岂不是姚重禹一家独大。

    姚重禹又想起了城防营,城防营与其说是军队,更像是军警,日常工作就是巡逻大梁维持治安,也仅有四千余人的编制,城防营一般由亲王或是皇帝宠信的勋贵执掌,姚重禹能拉起一千五百人随他冲击宫城可以说他很得人心了。

    姚重禹摸着下巴筹备自己未来的计划,思索了片刻他洒然一笑,急功近利往往会翻车,他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暗暗继续力量以图大事。

    你不给,我便自己来取。姚重禹看向皇宫的方向暗自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