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魏皇本纪 » 第二十九章 查匿赃款

第二十九章 查匿赃款

    姚重禹自然是不会真的当个收夜香的,所以他出城没多远就把车交给了手下然后自己换了身衣服又进城了,这下金无锋倒是安顿好了,观风卫的人一时半会应该找不到他,可金无锋总不能在徐老汉家躲一辈子,所以他还是得把这件事摆平。

    朝廷的四品大员死了,这事可无法善了,不揪出幕后黑手观风卫是不肯罢休的,所以唯一能让金无锋活命的办法就是朝廷查出红花会是幕后主使。

    所以追查凶手这事他还是要参与进去,但是不能用观风卫的路子。

    于是他干脆进宫要求参与捉拿凶手,理由是要为自己洗刷冤屈,姚玄景抵不过他胡搅蛮缠于是就同意了姚重禹的请求。还给刑部下了道中旨要求其配合齐王查案。

    大魏规定不干政的亲王是不用上朝的,参政的亲王在王号后面还有个后缀,比如姚重禹夺嫡时便是齐王知户部事,这代表姚玄景对他的考核是让他接管一部分户部的日常工作,而现在姚重禹除了王号什么都没有,所以姚玄景要下道圣旨让刑部配合他查案。

    姚重禹下午便去刑部报到了,接待他的是一个员外郎,这人叫秦明,三十出头,弘道十年中的进士,现在在刑部任职,在这个年纪就能当上刑部员外郎他的仕途也算是一帆风顺了。

    “殿下,下官此来是配合殿下查案的,殿下是否要查看卷宗?”

    “不必了,孤此次前来还要多多劳烦秦使君。”

    使君是敬称,一般是称呼刘安这种外放的大员的,是对正五品及以上的官员的称呼,秦明是个六品官,这么称呼他显然是抬举他了。

    花花轿子众人抬,姚重禹这么给面子秦明当然报之以李,恭敬到甚至有些谄媚,他这个年纪大概是能熬死姚玄景的,皇帝总归是短命的更多,不出意外的话姚玄景还有十二年好活,这位秦大人到时也没过五十,站对了队的话有生之年也能混上个秦阁老做做。

    二人边说便往刑部衙门里走。

    “秦使君简单介绍一下进度吧。”

    “回殿下,经过刑部的排查,现在已经排除了是京中势力动的手。”

    “据说观风卫已经查出疑犯的体貌特征了,刑部没有得到消息吗?”姚重禹问道。

    “殿下,想必您也知道,观风卫向来是只听陛下的...我们也差人去观风卫问过,奈何他们拒绝透露任何情报出来。”

    姚重禹也大概知道观风卫那副鼻孔朝天的模样,观风卫一直就是这种风格,这个衙门不同于朝廷的三省六部要受到官员的制约,观风卫直接向皇帝负责,卫首更是有随时进宫面圣的权利,可以说皇帝最信任的除了太监就是观风卫这帮鹰犬了。

    二来也是为了拖延刑部的查案效率,毕竟观风卫靠这个吃饭的,假如被刑部先一步查到凶手他们也脸上无光,那帮文官更是能以此为借口削减观风卫的支出,这可是实打实的利益关系。

    姚重禹又询问了秦明是否找到杀人动机了,秦明说还不太明了,于是姚重禹就建议刑部去永州探查一下这个刘安的官风如何。

    由果溯因就相对简单一些了,特别是姚重禹得知幕后主使之后。红花会这个组织行事总喜欢打着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旗号,想必此次谋杀刘安不会是私人恩怨那么简单。

    姚重禹又问秦明刘安进京的随身的行辕是否查过,姚重禹可是听闻刘安进京赶了不少大车来的,正常郡王的排场都没有这么大。

    秦明说随一同进京的那些大车都在城西的一座私宅内,但他们上门查看情况的时候被那门子挡在了门外,说是李阁老的私邸。

    这位李阁老是现任的中书令李沅,应该就是今年致仕归乡,夏恂就是接了他的班。

    姚重禹没想到竟然又掺和进一位阁老,看来如果这个刘安真是进京行贿的话怕是有张大网,这些文官以同乡、同年的关系结成盘根错节的利益网,有可能一个新科进士转个三四层关系便能托到当朝阁老身上,皇帝的心思有一半都是在和文官集团斗智斗勇。

    看来这下麻烦了,姚重禹这么想道,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话大魏官场恐怕要迎来一场大地震。

    对于刘安的大队马车存放在李阁老的别院这件事观风卫应该早就知情了,之所以还没有动静应该是邓嵩顾忌这位中书令,但这事要找突破口还得从刘安的这堆行辕下手,所以姚重禹打算当一波梁上君子。

    邓嵩应该是安排了人在这座别院四周监视,姚重禹带了齐环和刑部的几个衙役趁夜晚偷偷翻墙进去在院中放了一把火。

    然后他们打着救火的名义强行进入了这座别院,四处翻找却一无所获,那些马车上都是空的?难道刘安就押了三十多辆空车进京?

    这绝无可能,他进京述职带这么多空车做什么,关键时刻还是观风卫的几人有所发现,他们在地上找到一个暗门,应该是地窖的入口,进去后发现是一个被挖空的暗室,里面堆积着大量白银和黄金。

    姚重禹估计这小小的暗室里面三四十万两总是有的,看来刘安带进京的东西都在这放着了。

    观风卫当然是封锁现场呼叫支援了,很快观风卫来了大队人马将这里围了起来,姚重禹也没跑掉被留在了这个地方。不过他也不着急,他正想着怎么把事情闹大。

    四品官年俸不过是八百两上下,刘安怎么能积攒这么大一笔钱,最大的可能是这家伙在任上横征暴敛,压迫百姓,而且这件事永州刺史不可能不知情,顺藤摸瓜怕是大大小小的官员要扯出来一堆。

    大通票号的势力在关中,与刘安任职的永州相隔甚远,所以他必须要辛苦跑一趟将这些金银运来,否则兑换成票号的存银凭证那就更难去找线索了。

    姚重禹此时在想的是要如何把火引到红花会的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