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魏麟 » 第八章:百鸟朝凤

第八章:百鸟朝凤

    没有一名黄巾军敢出声反驳曹信,因为这一幕属实震撼。

    接下来,曹信回马去杀陆老女,陆老女鼓起最后的勇气,挥斧劈出。曹信目光如电,后手急抖,枪如盘蛇,绕过陆老女的长斧,直扎手腕。

    陆老女只觉得手腕剧烈的疼痛,“哎呀”一声,再也握不住长斧,未及多想,一道寒芒在眼中放大,穿喉而过。

    “好…好快……”(曹信:你骂谁呢!!!(•́へ•́╬))

    再看皇甫寿坚这边,邢友三一柄铁棍大开大合,皇甫寿坚三人联手才勉力压制住了邢友三,眼看邢友三的棍法越来越乱,三人手上又加快了几分,邢友三左支右绌,逐渐招架不住。

    “咻。”

    邢友三仿佛被定住了一般,继而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后颈俨然插着一支长箭,破喉而出。

    再往远处看,曹信刚刚放下手中的长弓。皇甫寿坚笑骂了声:“他妈的,抢人头。”

    似乎看懂皇甫寿坚说了什么,曹信笑着喊了一声:“算你的。”

    二人相视一笑。

    周围的黄巾军方才为那四员黄巾勇将让出空间,又都震惊于曹信几个呼吸之间连杀四员黄巾猛将的神勇表现。未及反应,曹信早已招呼身后正在清理杂兵的八百骑集结,再度向张梁发起冲锋。

    接下来的冲锋比之前轻松多了,任何一个目睹了刚才曹信连杀四员大将场面的黄巾士卒,在轮到自己直面这个杀神时,都不由的先怯三分。曹信不管这些,手中长枪不断挥舞,带领着八百精骑直逼到张梁面前五十步。

    “人公将军,避一避吧。”身旁手下见曹信杀来,胆战心惊,不禁向张梁劝道。

    张梁闻言勃然大怒,挥剑将其斩杀。此战决不能败,我要回到大哥身边去!

    “敢言退者,立斩!”张梁看着不断逼近的曹信,又惊又急。一咬牙,拍马迎了上去。

    不斩了这小贼,这关过不去!

    张角三兄弟:大哥张角自幼读书,因无权无势,举孝廉不成;二哥张宝专于经营,苦苦维持着三人生计;而三弟张梁,自幼好武,师从名家,颇有勇力!

    “小贼,我宰了你!”张梁收剑持枪,径直向曹信杀去。

    一枪袭来,曹信单手勾枪,挥枪震开。感受到枪身传来的力道,两人眼神同时变得肃穆起来,“这厮(小贼)力气不小。”

    曹信没想到身为黄巾首领的张梁有如此勇力,收起轻视之心,双手托枪,目光炯炯,死死地盯着张梁。而皇甫寿坚等人早已和周遭的黄巾力士交上了手,为两人留下单挑的空间。越来越多的黄巾力士围了上来,而外围的官军也试图沿着曹信撕开的口子将黄巾军的合围之势反推回去,双方一时僵持不下。

    张梁急于速战速决,手中长枪一阵猛攻,枪枪直刺要害。曹信见招拆招,挑、拨、磕、挡,二人连战二十回合,两杆长枪上下纷飞,舞的眼花缭乱。

    二十回合后,曹信开始慢慢转守为攻,张梁死死支撑,枪法逐渐紊乱。战至四十合时,张梁已然是强弩之末,却道为何?

    曹信本是洛阳大剑师王越弟子,机缘巧合,又曾受王越好友河北枪神童渊指点枪法。

    当时曹信习剑本已有成,深受王越看重。偶然机会,王越发现其枪法天赋也不在剑术之下,兴冲冲地要收做弟子。用童渊的话说:“这小子天生是用枪的好手,生来就是要做老夫的弟子,跟了你王大蛤蟆简直是白瞎了。”王越脸嘴皆大,形似蛤蟆,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王越直接急眼,最后两个老头子为了争徒弟大打出手,连斗上百回合,不分胜负。最终达成和解,王越准许曹信同时拜师童渊,童渊也送一个门下得意弟子拜师王越学习剑术,这样谁也不吃亏,世人也不好说谁比谁强,弄得徒弟都跑到对方门下去了。

    到了五十回合,曹信已然在压着张梁打了。周围的官军也把握住机会,利用曹信撕开的口子,将黄巾军阵型撕扯的更大,但黄巾的抵抗也越来越激烈。曹信心中暗道:这张梁便是众黄巾的精神支柱,若能杀之,敌势必定崩溃。

    一枪挑开张梁的反击,深呼一口气,双手急舞八宝驼龙枪,枪尖瞬间化为无数虚影,如百鸟齐鸣一般,万滴雨点打沙坑,大珠小珠落玉盘。张梁的面部、四肢、躯干被连连戳中,而八宝驼龙枪的一大妙处,便是它所造成的的伤口会血流不止。张梁浑身血喷如雨,手中长枪几乎掉落下来,再无反抗之力。

    最终,虚影化实,凝为一杆长枪,枪尖如凤凰点头,直插心脏。张梁在曹信收枪之后,死死捂住胸口,吐出一大口鲜血,掉下马来。

    这招,正是枪神童渊的绝技:百鸟朝凤!!!

    周围的黄巾疯了似的杀过来,将张梁死死围住。曹信心知张梁必死无疑,也不再纠缠,在阵中扫荡游走,高喊:“张梁已死,速速投降!”

    “人公将军!”亲卫扶起张梁,血泪齐流。张梁死命地使自己将气喘匀,用尽最后的力气道:“到…到大贤良师…身边去!”言罢气绝。

    身旁的亲卫悲愤交加,齐齐高喊:“人公将军遗命:‘到大贤良师身边去!’”

    逐渐地,张梁的死讯连同遗命迅速传遍了整个战场。黄巾军中,反应不一:跪地投降的也有;高声呐喊的也有;拼死一搏的也有,而官军则趁机迅速扩大战果,迅速将被分割的黄巾围歼。

    曹信看着那些张梁死忠,心下感叹:“黄巾道虽是反贼,但也能笼络人心,还能有这群死士,忠心不二。”

    战争始终是残酷的,在经历连番大战之后,曹信从初上战场、心怀仁慈的雏儿成长为坚韧果断、又不失初心的战将。他会尽量避免对老幼妇孺的无畏屠杀,但对手持武器的敌人毫不留情。

    战场之上,我不杀人,就被人杀。

    仅此而已。

    随后的战场扫荡,除零星的黄巾趁乱逃脱,其余人马或俘或死。

    东路之战,以张梁身死,黄巾几乎全灭而终结。

    皇甫嵩处理完战后诸事,又叫来亲卫听取了曹信这两千兵马一路的战况:包括皇甫寿坚不遵上令、又被曹信救下性命;曹信大发神威,连杀四员黄巾猛将,又硬是凭一己之力,为大军撕开一条通道,最后枪挑张梁。

    皇甫嵩先是狠狠瞪了儿子一眼,皇甫寿坚缩了缩头,讪讪一笑。继而皇甫嵩看向曹信,这小子此次先是一语道破了广宗黄巾的处境和张宝的意图,又连杀四员猛将,枪挑张梁,再加上先前在颍川自己对他的考校和阵斩波才的表现,在仁、智、勇三个方面端的称得上是上上之材,前途无量。皇甫嵩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欢,只恨女儿早嫁,不能招为乘龙快婿。

    用力地拍了拍曹信的肩膀,转过身去,将桌边一堆竹简上的红布掀开,笑呵呵地道:“文瑾,此乃老夫这数十年的行军领兵心得,共计三十卷,一直苦于无人可授,你可愿拜入老夫门下?”

    曹信大喜过望,如今朝廷中,能称得上是名将的,无外乎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人。如今卢植被贬下狱,朱儁有颍川之败,而皇甫嵩连番大胜,俨然有傲居第一之势。能让皇甫嵩起了收徒之心,言下之意还是衣钵传人那种,实属可遇而不可求的莫大机缘。

    当下,曹信单膝跪地:“曹信拜见老师,请恕弟子甲胄在身,不能全礼。待来日再行三叩首,奉六礼束脩,以全礼数。”

    皇甫嵩笑的老脸满是褶子,边扶起曹信边道:“文瑾起来,叩首束脩,来日再全。望你能精研此卷,不负老夫苦心,未来为大汉安定天下,匡扶正道!”

    “弟子绝不负老师所托!”曹信再拜。

    帐中四人,两人皆大欢喜,谁没参与谁尴尬。

    皇甫寿坚:“我才是你亲儿子啊,老爹!!!(╥╯^╰╥)什么叫无人可授!!!ヽ(●-`Д´-)ノ我果然还是不喜欢曹信这小子!!!(╬ ̄皿 ̄)=○”

    曹操:“我才是主角!!!(`ε´)|风头怎么都被文瑾抢了???(*`皿´*)ノ还是因为这小子比我好看?he~tui!!!他哪有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