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魏麟 » 第二十二章: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第二十二章: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自曹操设下鸿门宴,以雷霆手段一举压服济南国的世家后,不仅大批的更换了各国、县属吏,更是扫平了济南国内的各种野祭淫祀,从此政令无阻。

    更重要的是,济南国的账上平白多出田五百万倾,人口十六万之多。

    其中更是有近半数的壮丁,颇为可观。

    夏侯惇拼着额前的发际线不要,一心治理国政。不出半年,济南国虽不敢称大治,举国上下也露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史书谓之曰: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此时的曹操心情大好,终于有一个地方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的施展治国之才。

    可世事无常,就在他准备放手大干之时,朝廷的诏书到了。

    那内监的嗓音实在刺耳,曹信全程眼观鼻、鼻观嘴、嘴观心,此尖锐的声音囫囵着从耳边刮了过去。

    不过最重要的一句他还是听见了。

    “兹任尔守东郡……”

    东郡,属兖州,治濮阳,辖十五县,在天下众郡国中也属于中等偏上的中郡。

    相较之下,济南国辖十二县,只能算中等偏下的郡国。

    如此看来,这倒是一份升迁的调令。

    可曹操不这么看,他辛辛苦苦刚在济南国打好基础,正准备大展身手,就被偷了家,还是被朝廷明旨偷的,这属实令他有些泄气,就连一向沉稳的夏侯惇都觉得憋屈的很。

    接下旨意,三兄弟到后堂商议着。

    曹操端着酒樽,一饮而尽:“妈妈的……”

    夏侯惇摩挲着鼻下的两撇胡须,说道:“肯定是有人捅咱刀子!要不,给叔父(曹嵩)去信问问?”

    倒是曹信,闻言略带不屑的说道:“拉倒吧,就叔父那性子,就算知道内情也不会在朝堂上说什么。”

    曹信对自己老父不恭敬的语气着实令曹操不爽,但深知自家父亲脾性的他也说不出什么来,只能瞪了着没大没小的混账一眼,兀自皱眉。

    忽然,曹操一甩杯子,大骂道:“娘的,若是平日,有人这般戏弄咱,我定将这符印甩他脸上,辞官隐居!”

    曹操言至于此,没有再说下去,但夏侯惇和曹信都知道他言下之意。

    自从在长社一番畅谈,曹操也向两个弟弟吐露了心迹:当作治世臣,以权臣之道改变这乱世,来一场深刻的改革!

    若要他放弃现在的一切,再次蛰伏下去,以曹操的心性,也是有些不愿的。

    曹信深知曹操之志,但也不得不考虑如今的现状。

    “兄长且思量:如今不知是中了谁的暗箭,又把孟德调离了济南国。若是贸然赴任,说不得又有什么绊子在等着。”

    夏侯惇道:“怕他个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曹操斜了一眼夏侯惇,没有说话,显然曹信的话让他逐渐冷静下来了。

    “不,关键是,咱们被人盯上了……”

    曹信:“然也~”

    曹操一语点明,让夏侯惇如同被泼了一头的冷水,也彻底清醒过来。

    这是个无奈的时代,即便是做到一方太守、刺史,于朝廷而言,也是说换就换。

    便是你做到三公又如何?

    也挡不过一场天狗食月。

    先朝桓帝时,便有十位三公因为天生异象、水火侵灾、阴阳不合等理由被罢免。

    本朝更甚,先后已有十数位三公被罢免。

    而其中不少人被罢官是因为今上想把他的官职再卖一遍,就随便找了个由头撤了。

    曹操有些头疼,因为他那身为九卿的老爹最近也有想要更进一步的想法,正想着法儿的弄钱呢。

    “文瑾,你意如何?”

    曹信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重重地置于桌上。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夏侯惇:“你是说……”

    曹操狭长的眼眶中,眼珠一阵失神,继而又迅速恢复清明。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夏侯惇不淡定了:“孟德,你是说……”

    “辞官!”

    曹信:“大兄英明!”

    夏侯惇:……

    曹操:“怎么了元让?”

    曹信:“咋了?来事儿了?”

    夏侯惇:“来你大爷!那我这几个月呕心沥血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头发都掉了一大堆啊!!!”

    望着夏侯惇那又后移了一些的发际线,曹操和曹信不由发出一阵哂笑。

    “嘿嘿嘿,元让,你的脑门愈发光泽了。”

    “是啊,指引我大汉前行的指路明灯——夏侯元让!”

    夏侯惇瞬间暴走:“你们两个混账!!!”

    “喂,元让,动刀就太过分了!”

    “孟德快跑!”

    ……

    “哈哈哈……”

    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魏武帝本纪》

    曹操一行人,来时一鸣惊人,在济南又搅了个天翻地覆,唯独离开时,悄无声息。

    只有身为济南王的刘康,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不说别的,至少曹操来了之后,济南王府的生活是大加改善了。

    更糟糕的是,曹操离开后,不知道这些新上任的县吏会不会再被济南国的世家们拉拢过去。

    若是如此,那刘康的日子恐怕要更难过了。

    “孟德教我!”

    曹操一阵无语,因为堂堂大汉的济南王,此时正死死拽住他的手,一副你不给我出主意我不撒手的架势。

    刘康:没办法,穷日子过怕了!

    曹操给曹信甩了个眼色:你,给我解决他!

    曹信:关我什么事!你咋不让元让去?

    曹操:元让能解决就好了!他顶多打他一顿。

    曹信:那不挺好~

    曹操:废什么话!这可是大汉的济南王、宗室!

    曹信:他不行我就能行?

    曹操:你比他损多了!

    曹信……

    我真是谢谢你啊!

    虽然不情不愿,但迫于曹操的淫威,曹信还是无奈的拉过刘康的手。

    刘康素来养尊处优,力气哪里比得过曹信这样的猛将?不由自主的撒开了曹操的手,被曹信拉到主座上坐好。

    曹操看的眼皮子直跳,这位济南王全程龇牙咧嘴的,显然曹信用的力气不小。

    “这混小子真敢啊……”

    “大王容禀!”

    “文瑾请说~”

    刘康有求于人,自然也不会计较曹信的无礼,见他似乎胸有成竹,更是乐的屁颠屁颠儿。

    曹信说道:“我有两策,其一:大王何不去国入洛阳,与其在济南做个有名无实的大王,也不如在洛阳谋个九卿的差事,也落得一份实打实的俸禄。”

    刘康一听,脸顿时耷拉了下来,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

    “不可不可,寡人这王爵得来着实不易,岂能轻易舍之?”

    作为汉室宗亲,刘康视名爵重于一切,这也是他在仅收到两成规俸的情况下,依旧坚守于此的原因。

    说到这里,刘康对曹信的态度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这位济南王的表情变幻自然逃不过曹操等人的眼睛,暗道这位大王比他那族弟陈王刘宠更是差了不少。

    曹信摇了摇头,又呷了口茶,那慢悠悠的模样让刘康恨不得掐他脖子。

    “文瑾第二策如何?”

    刘康没那耐心等下去,开口催促道。

    曹信暗自哂笑,说道:“既如此,大王何不令觅封国?”

    改封之事不常见,却也不是没有先例。如高祖时改齐王韩信为楚王、高祖九年改代王刘如意为赵王等。

    可对于济南王刘康来说,受封济南已然是天恩浩荡,能去哪里谋求改封?又能改封去哪里?

    刘康沉默不语,显然是对这一计不甚满意。

    曹信叹了口气,这位济南王就是不敢想也不敢干。

    “臣闻今上在宫中大兴土木,如今黄巾初平,宫中府库必定匮乏……”

    言下之意,只要有钱,就好办事。

    刘康刚从曹操那里补得了一大笔的欠俸,囊中颇丰。

    刘康胆小、无谋,却不愚蠢,当即听懂了曹信的意思。

    “可寡人又该谋求到哪里去?”

    曹操实在看不下去他那副窝囊样了,直接插话道:“大王不是与陈王交好……”

    话说到这里,刘康在不明白就真的是猪了。

    狠狠地一拍大腿,下一刻疼的龇牙咧嘴,但这位济南王确是硬生生的笑了出来。

    “哈哈哈……文瑾好谋划!”

    没错,他的目标就是梁国!

    梁国,自古便是一个大国。古有战国七雄之梁(魏),雄霸一时;高祖立国后,历任高祖功臣彭越、高祖五子刘恢、吕后侄吕产、文帝四子刘揖、次子刘武等为梁王。

    在梁孝王刘武时,梁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封国,甚至在孝文皇后窦氏的支持下,一度威胁到孝景帝的皇位。

    最终在七国之乱中,成为直面叛军的最强盾牌,拖住七国联军主力,为条侯周亚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当然,因为损耗过大,最终梁孝王刘武也失去了染指皇位的希望。

    本朝自光武中兴后,一直未曾复立梁国,直到孝章皇帝建初四年时,才徙封刘畅为梁王,都睢阳。

    梁国至此才得以复国。

    此后传袭五世六任梁王,如今的梁王是刘弥,前梁敬王之子,继位不过三四年。

    刘康毫不留情的将目标定在了这位同族的身上,至于刘弥的死活,他才不在乎。

    他只知道:梁国,毗邻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