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肖的日常 » 第四十八章 妖魔鬼怪和仙佛神圣(上)

第四十八章 妖魔鬼怪和仙佛神圣(上)

    当小肖沉迷于外界知识的输入时,比如读书,就忘记了像外界输出自己的想法。

    当小肖沉迷于知识想法情绪向外界输出时,就忘记了从外界汲取。

    这是一个愚蠢的青年人。

    火影有火影的世界,柯南有柯南的世界,年轻人的世界,用文字怎么都描写不清楚。

    年轻人的心太火热,而思想又太复杂。

    他不再像少年人般一心一意,也不像中年人如一尊大佛笃定,他是人的一生中,体力精力想法最为旺盛的时候。

    小肖大概还是个青年人。

    然而也慢慢的怎么也睡不够。

    还是俗语说得好,春困夏乏秋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越来越多的俗语不被用在小说里,越来越多的口口相传,口口相忘。

    随着抖音大热,很多俗语被人们重新熟悉。

    比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曲唢呐定终身。”

    虽说一生不过百年,但不是空谷幽兰,饱含了生命的热忱与激情。

    俗语经过百炼千锤,作品也应该是,像大学生改论文那样。

    初版,再版,再再版,四版,五版,加强版,修改版、精修版、再来一个审定版,最后版,最终版,最最最最最终版。

    可惜很多作品读了,不能审美,不能审丑,不能审生活中的妖魔鬼怪,和神圣仙佛。

    生活中有很多美,但不包括看腻歪的。

    食色性也是大欲,年过五十才没趣。

    生活太大,文字太小。

    小肖昨天在微信公众号那里看到,人的大脑没有痛感,信息储存量约为76亿TB,为当前最大的储存量为100TB的硬盘的7500千万倍。

    这是个悲伤的话题。

    因为在重复劳动中,看什么都大脑空空。

    当社会劳动不能促进人体进化,那或许这样的社会发展就是可以质疑的。

    不过这是集体意志应该考虑的事,作为个体意志,如何解决自己给自己留下的难题才是大问题。

    生活的乐趣就在于,难题都是自己给自己出的,解决掉了,生活会一帆风顺,解决不掉,生活会毫不犹豫的原地爆炸。

    出什么难题也是个问题。

    生存类的难题,在过去四千九百多年里都是难题,但如今不是。

    发展类的就难了,会被称作眼高手低。

    其他的好像不再需要分类,都可以归为以上两类。

    在如今优渥的环境下,小肖不用效仿先贤,“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夫子的话,语出《论语》。

    专心考虑发展类问题就是了。

    按照屁股来讲,问题可以分为,自己的,别人的,集体的(包含自己),别人集体的,所有人的。

    作为软弱可欺的个体意志,小肖应该选择自己的问题来解决。

    可青年人心思之复杂由此可见,从最初的解决自身问题有什么难得呢?但解决自身问题有什么意义呢?到最后都不一定解决了自身发展问题。

    果然是个愚蠢的青年。

    但这般愚蠢的青年也是可爱的。

    小肖选择的问题是资本与流量,其中流量为主。解决了流量问题,也就是变相解决了资本问题。

    这属于别人的集体问题,跟他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顶多是小肖在路过品牌店时像个柠檬。

    流量问题,不知道国内有没有权威专家来揭秘解读,大概是没有的。

    但还是有大佬已经进行直接解决的,比如在作品中描写某演员台词是一二三四五六七,手破了微创口赶紧去医院不去自己就痊愈那种。是从哪里看到这样的现实问题来着?

    《文艺时代》?不是。

    文艺的人不在乎别人的丑恶。

    文艺的人只在乎自己不是丑恶的。

    《太受欢迎了怎么办》?对了。

    果然作者还是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的,作者不是文艺咖,不是辩手,是一个如今的优秀作者。

    有人喜欢鲁迅,有人崇拜鲁迅,有人如今仍然崇拜鲁迅。

    这个作者大概有潜质成为有文采的鲁迅。

    可惜鲁迅太难了,如期胸襟气魄,如今再也见不到了。

    流量问题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因为它会引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

    比如说终端的统计问题。

    在社会劳动中,是什么职业什么职位在保证终端的流量统计问题。

    在电视节目中有一个收视率,在网络时代流量消耗在哪里,基数如此之大,不知道如何统计准确。这个问题大概可以有一个厉害了我的国来回答。

    再比如,喂屎问题。

    上一个是技术问题,这一个是策略问题。

    在大片时代来临之际,电影人媒体等等都在鼓吹,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

    流量上是同理可得系列。

    流量是一个全民关注的问题,那么自然应该是社科专家来进行分类。

    娱乐并没有切实意义,更别说娱乐八卦什么的,更没意义,傻子才关注的东西。

    竟然被那个圈子搞成全民关注。

    太可怕了。

    记得有一篇文章说为什么大家见面聊八卦,结论是聊别的不合适。

    这跟为什么每年高考大家聊语文作文,因为别的他们也不懂又是同理可得。

    从来如此,便对吗?

    大家都这样,便对吗?

    制定策略的一定不是青年人,因为再自私的青年人,眼里也不全是钱。

    少年人没这个底子。

    大概是一尊大佛似的中年人。

    中年人太可怕了。

    如果用武侠元素来讲,少年人是青衫侠客,拜师学艺,青年人是仗剑江湖,行侠仗义,中年人就可怕了,是掌门,教主。

    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青年人的姓名,少年人的武功选择。

    如果用神话元素来讲。

    少年人是不能长生的凡人,再怎么机智人生不过百年,是种子,但在战略局中并不被放在眼里。

    青年人是天兵天将,看着数量很多,且在执行大部分任务,但出彩的就那么聊聊几个。

    中年人就可怕了,中年人是仙佛菩萨和神圣。

    执掌大权,可能肆意生杀,可以定义妖魔,可以令鸡犬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