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再见芙蓉镇 » 第二十六章 何兴邦的疑惑

第二十六章 何兴邦的疑惑

    萧氏宗祠是福岗村人的祖堂,福岗村人氏族观念非常强,每家每户亲如一家,这里原先供奉了福岗村的列祖列宗,里面的旌表石碑竖立了几百年,每到逢年过节,村里的大户会组织舞狮队、舞龙队在宗祠里表演,福岗村人的滚地金龙别具特色,别处的龙都是很多人舞,而滚地金龙只有两个人,龙头、龙尾两个人在“龙身被罩”里面模仿的龙柔静盘曲、旋舞飞腾、勇猛奋进、沉思奋醒、戏水嬉耍等动作。这是萧耀祖最喜欢的节目。以前萧耀祖家每年都捐出钱款组织节目。后来,因为某些变故,宗祠里的旌表石碑被尽数砸碎了,宗祠也破败了下来。

    改革开放之后,萧耀祖萧鸿燊兄弟赚了钱,将宗祠修葺一新,又开始在这里举办耍狮舞龙表演。

    何兴邦看宗祠的结构和仙鹤村的差不多,前面是舞台,后面是大厅,不同的是舞台高出大厅地面一人多高,要看戏得仰着头看,大厅正中宽阔,两边是厢房。

    何兴邦和何川两个小伙子被安排到一间厢房,房间里有一张通铺,两个人刚好能躺下。何川头痛得厉害,躺下便不再言语。兴邦一身疲惫,歪在床上,却不曾睡下,心里思绪万千,也不知道想了多久,迷迷糊糊感觉自己来到了芙蓉镇,集市上人来人往,他就站在街中,看一个一个身影飘忽而过,但又总有一个目标驱使他往前走,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管他如何用力睁开双眼,总看到前面的是一片模糊,这让他非常焦急,急着急着,突然醒来,原来天色已亮,窗外一束光线打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

    外头人声鼎沸,兴邦听着声音像是从屋后那边传来,于是叫醒何川,一起走出门外,经过一片荔枝林,眼前突然一片开阔,原来村后是一片开阔的工地,要说这工地有多大,其实也比不上兴邦所见的旷野大,但是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人工场地,那工地延绵足有仙鹤村一个村子那么大,汽车、挖土机、推土机轰轰隆隆搅动着沉闷的空气,灰黑的建筑群中,铜锈的钢管、灰黑的竹架、黄的沙子、褐的水泥,白的石灰,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是后山的蚂蚁窝似的。

    兴邦看挖土机一臂挖下来的土足有半吨,只挖了一会,一辆卡车就装满了,兴邦想,当初仙鹤村的水库要是用这家伙来挖,别说哪用那么些人,几个人几天就能给挖出来了。

    挖土机上面有个玻璃操作室,坐在里面的人操作者吊臂,一会推,一会拉,那挖臂就像是长在那人手上似的,让它往东挖,它不往西挖,让它挖时,它深入泥土,让它放时,它就丝毫不差的把土倒在车厢上,有时候见泥土黏在挖斗上,它还会抖一抖,把土抖下来,真是神了。

    兴邦既感叹又震撼,感觉人是那么伟大,又是多么渺小。

    何川和兴邦顺着路走下工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不就是他们要找的地方吗?

    何川向做工的人打听,才得知萧耀祖就是这个场子的老板,料想找点事做应该是不难的。

    在工人的指点下,他们在一座厂房前看到正在指点工人挖坑布水管的萧耀祖,旁边站着萧鸿燊,两兄弟正在讨论着什么事情。

    在他们抽烟的间隙,何川和何兴邦走上前去。

    萧耀祖向萧鸿燊介绍道:“这是昨天晚上过来找工地的小伙子。路上被人卖了猪崽。”

    何川和兴邦听到猪崽,一脸疑惑。

    萧鸿燊转过头来,看着两个年轻人,只见兴邦宽面大耳,面相忠厚,额角高隆,目光中稍显神气,颇有读书人的气质,何川剑眉虎眼,棱角分明,眼神中带着渴望,皮肤偏黑,头发也有些凌乱,像是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他们看起来和普通民工差不了多少,但是又感觉明显不太一样。

    萧鸿燊说道:“其实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有卖猪崽的先例了。那是外国的黄毛子,把中国人拐卖、虏获到美洲做苦力,修铁路,许多人被当成猪仔卖到外国就再也没有回来,据说如果修铁路每隔一米要枕一块枕木的话,那每一块枕木下面要埋1个中国人。”

    他掏出烟来,分给何川和兴邦,继续说:“所以你们要感谢,生活给你们上了一课。社会就是这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谢谢老板。”何川接过烟来。

    “谢谢老板,我不抽烟。”何兴邦说道。

    萧鸿燊掏出打火机来,要给何川点烟,何川赶紧摇手:“不行,不行,哪能要老板点烟,会折寿的。”

    说着接过打火机,先为老板点了烟,又给萧耀祖点过,最后才点了自己的烟,吸上一口。

    萧鸿燊笑了笑,问何川哪里人?

    何川说:“我们俩都是湖南人。”

    “湖南人很好,能吃苦,能吃辣。出了好多名人。”看来湖南人留给萧鸿燊的印象很好。

    “广东也是人才辈出,康有为、***、孙中山也是赫赫有名,垂名青史的人,现在香港的李嘉诚也是广东人呢,了不起。”何兴邦说道。

    “嗯,你知道的还不少。”萧鸿燊说,“都从哪里知道的呀。”

    “我喜欢读书。”何兴邦说道。

    “好,不错”,萧鸿燊感觉这两个后生做事情肯动脑筋,说话感觉也比较踏实,便对萧耀祖说道:“怎么样,我觉得这两个小伙子不错。”

    萧耀祖点点头。

    萧鸿燊接着说,“听说你们是来广东做事的,如果不怕辛苦,先在这工地干吧。”

    兴邦后来从工人们口中听到萧鸿燊的故事,知道他白手起家做起这样的事业,心中第一是产生了疑惑,家里的老农民拼死拼活干上一年也只能糊口,不能说他们不辛苦,要说萧鸿燊如何在香港辛苦挣钱,此辛苦和彼辛苦相差多少呢。

    辛苦之后呢,农民还在地里看天吃饭,而萧鸿燊早已经身价百万了。

    他的财富是怎么来的,也是照书上说的是剥削人民而来的吗,那他岂不是一个现资本家,现地.主,国家现在不打倒他,反倒欢迎他办厂子,招工人。这个真是让人费解。

    其实兴邦想不明白的事还多着呢。当初国家领导们也正想着这些事,有的认为应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的认为这不是走回去了吗?

    辛辛苦苦几十年,难道一下又回到解放前吗?

    后来兴邦知道,那一年,一个小个子领导人力排众议,以坚定的态度为人们指明了道路,那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发展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