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范兴汉 » 第二百八十三章:鬼才郭嘉

第二百八十三章:鬼才郭嘉

    “恭喜夫君凯旋”

    蔡琰带着众人向刘范行礼。

    “都起来吧,外面凉,进屋说去”

    刘范扶起蔡琰,与众人走进了屋内。

    在屋中,刘范见到了众夫人所生的孩儿。

    看着各侍女抱着的孩儿,刘范忍不住一一抱起,笑着跟个孩子一样。

    “你们在家里辛苦了”

    刘范对众女说道。

    “夫君为天下操劳,我等在家中又有何苦”

    蔡琰笑道。

    “今年南下江东,没在家中多陪伴夫人,明年我不会远征,便在家中陪陪夫人,另明年我要去徐州与陶谦会盟,诸位夫人同去如何,也带你们去幽州,青州各地看看,散散心”

    刘范说完,众女相视一笑。

    “那就多谢夫君了”

    蔡琰等人纷纷拜谢。

    之后刘范为五女,一子取名。

    蔡琰之女名刘鹊,卞柔之子名刘鹏,张莹之女名刘鸢,甄姜之女名刘鸾,糜贞之女名刘鹃,吴苋之女名刘鹃。

    与众位夫人共进晚餐后,刘范一路奔波劳累,便独自前去休息去了。

    第二日一早,刘范将四府众人找来,开始听众人讲解近一年来各地建设和大汉其他地方的情报。

    “禀主公,自主公南下之后,幽州各地农业,商业快步发展,今年幽州农业产粮两千三百五十二万石,农业税收入三百五十九万石,加上购买粮食,今年幽州粮库收粮五百八十七万石,刨去运往东北二州的粮食外,今年幽州余粮一百二十六万石,这里有详细的粮册,请主公查看”

    库槽从事凉茂向刘范拜道。

    刘范接过粮册,看了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现在幽州农业已经进入了正轨,开垦农田有八百多万亩,已经形成蓟县,督亢,雍奴,涿郡大陆泽四处大型农业区域。

    因农业水力的建设,一亩可产粮食三石,有些上好良田甚至可以产五石。

    所以幽州现在不仅不缺粮,还向外大量运粮,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向东北运粮了。

    毕竟东北还未完全开发,待东北开发完全,便不必再向东北运粮了。

    “另外,青州今年也获得了丰收,据钟元常来报,青州今年共开垦良田三百五十余万亩,加上原有农田,青州一地也有近七百万亩,到明年,青州还可开垦一百余万亩,而每亩最少有两石的产量,最高可有四石,明年粮食产量也会继续提高,今年青州所产粮二千一百四十六万石,农业税收二百五十五万石,购买粮食二百七十四万石,除去运往东洋外,青州今年余粮八十九万石,而并州今年产粮一千五百八十二万石,收入一百二十二万石,余粮六十六万石,这些在粮册上皆有记载”

    凉茂说完,对刘范一拜。

    刘范看了看后,又点了点头。

    “好,诸位辛苦了,东北,东洋现在情况如何了”

    刘范又问道。

    “禀主公,东北二州在二张的带领下,已安置百姓三百六十余万人,加上原有异族,东北二州已有百姓九百六十多万人,农田开垦燕州有二百二十万亩,安州有一百五十万亩,加上辽东有田二百八十万亩,东北二州现有田地六百五十余万亩,每亩可产粮食两石,可得粮一千三百石,加上幽州运粮,东北各地现在基本没有了粮食危机,属下估计,待再过个两三年,东北便不必从幽州运粮,七八年后,东北不仅可以自产粮食,还可以反哺幽州,成为一大粮仓,而东洋五郡安置百姓二百一十万人,加上各地土人,东洋现有民五百八十余万人,今年开垦荒地六百万亩以上,所得良田三十六万亩,产粮七十二万石,粮食自给并不充足,故相比东北,东洋现在更缺粮食,也更依赖于青州运粮,属下估计东洋要完全自产粮食,最少也得五到十年的时间,之后又要有三五年的时间,才能建成粮仓”

    荀彧上前拜道。

    刘范听后,点了点头。

    在汉代,一户五口人家,一年大约需要三石口粮,五百万人口,就需要三百多万石粮食。

    而刘范麾下各地,除去江东外,加起来人口有七百多万户,两千五百多万人,一年光吃饭,便需要两千一百多万石粮食。

    这还不加其他粮食消耗,如养马场,养殖场等等。

    所以虽然各地粮食富裕,然这依然不能让刘范掉以轻心。

    不过东北,东洋和中原比起来,完全就是未开发的处女地,能有现在的成就已经不错了。

    而且相比于东北,东洋对于刘范的价值不仅是良田,更重要的还是各种原材料,矿石,木材供应,所以粮食开发可以慢慢进行。

    “好,好啊,如此我大汉拓地数万里,诸位之功必将名垂青史啊”

    刘范笑道,众人立刻一拜。

    “全赖主公英明神武,我等岂能比乎”

    众人说完,又开始了其他的汇报。

    吏槽从事孙邵介绍了各地官员的考核和升迁情况,阮瑀也介绍了各地学社,学院建设诸事,崔琰介绍了各地道路,桥梁,城镇特别是水泥路的建设情况,甄尧介绍了各地商业开发情况,钟演也介绍了各地驿站,邮局,报亭的情况。

    众人一一汇报,刘范则看着奏折和各种图册,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愧是历史上皆留下大名的人物啊。

    古人诚不欺我也。

    现在幽州各地水泥路已经连通了主要县城,之后便是对一些支线的建设了。

    其他地方的水泥路也开始了建设,再过个三五年,水泥路便可连通各地,十到二十年内,刘范所控制各地便可以以水泥路连接起来。

    新建桥梁五百多座,城镇三百多城,水渠运河五十多条。

    刘范看着这数据,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形容。

    这基建狂魔,古已有之啊。

    随着道路建设,商业开发也逐渐深入。

    今年幽州,并州,青州三地商业税收有八百六十五万银元,矿业税收收有一百五十六万银元,加上安丰商行收入,刘范今年的商业收入超过了一千五百万银元。

    而且随着各地逐渐富裕,矿产开发,矿产税和商业税提高,未来各项收入,只会越来越多。

    不久众人汇报完毕,纷纷告辞离开了。

    而荀彧则留了下来。

    “文若还有何事”

    刘范看了看荀彧,笑道。

    “禀主公,属下有一人想举荐主公”

    荀彧拜道,刘范看了看荀彧,似乎想到了什么。

    “文若所举荐之人,想必定有过人之处”

    刘范笑道。

    “主公明鉴,此人谋略过人,其才不在公达,志才之下,主公若能得此人相助,天下可定也”

    荀彧正脸拜道。

    “好,不知是何人,文若可速请来相见”

    刘范说完,荀彧再拜道。

    “此人乃颍川阳翟人,名郭嘉,字奉孝,乃在下叔父弟子,其才不在志才之下,若主公以成想邀,其必助主公,成就大事”

    荀彧说完,刘范大喜。

    果然是郭嘉。

    在荀彧说要举荐人才的时候,刘范就把颍川众人都过了一遍。

    颍川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现在都在自己麾下了,唯独就少了郭嘉。

    现在郭嘉到来,怎能不让刘范心喜。

    “此人现在何处”

    刘范又问道。

    “奉孝乃属下好友,先前主公未归之时一直住在属下家中,主公若想见,属下命人将其请来即可”

    荀彧说完,刘范抬手拦着。

    “不妥,此人若有大才,我当亲往请之”

    刘范说完,荀彧吃惊的看着刘范。

    然刘范早已起身,走了出去。

    荀彧笑了笑,也跟了上去。

    不久二人一同来到了荀彧家中。

    荀彧妻子唐姬听说刘范到来之后,立刻出迎。

    “贱内拜见冠军侯”

    唐姬立刻拜道。

    “夫人不必多礼,在下前来叨扰了”

    刘范笑道。

    而荀彧看了看唐姬,问道。

    “奉孝呢”

    荀彧说完,唐姬说道。

    “在后院饮酒呢,现在八成又睡了吧”

    唐姬说完,荀彧一脸黑线,唯有刘范在一边笑了笑。

    “快去唤醒,就说冠军侯到了”

    “喏”

    荀彧说完,唐姬便要离开。

    而荀彧则和刘范坐下攀谈起来。

    不久一衣衫不整,面容清瘦,双眼紧闭,一身瘫软的郭嘉,便被侍从扶了出来。

    荀彧见此,又是一脸黑线。

    而刘范则上下打量着郭嘉,越看越心喜。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鬼才郭嘉啊。

    果然如历史上所说的那样狂放不羁,不同凡响啊。

    侍从将郭嘉扶下做好,荀彧上前说道。

    “奉孝,冠军侯到了,快来拜见”

    荀彧说完,郭嘉睁开眼看了看一边的刘范,不以为然的瘫坐着。

    “见过冠军侯”

    郭嘉说完,东倒西歪的又坐了下来。

    “主公,奉孝就是这样,还望主公海涵”

    荀彧见此,只能向刘范拜道。

    “文若不必如此,我并不介意,由他去吧”

    刘范端坐在一边,笑道。

    荀彧听后,有些气愤,又走到了郭嘉身边。

    “奉孝,快醒来”

    荀彧说完,郭嘉挥了挥手。

    “唤我何事啊”

    荀彧正想在说,刘范确走了过来拜道。

    “在下刘范,拜见奉孝先生,奉孝先生大才,我欲请先生为谋主,助我安定天下,不知先生可愿否”

    刘范说完,郭嘉睁眼看了看刘范。

    “安天下,有文若,公达足矣,不必寻我”

    郭嘉说完,荀彧大怒。

    “奉孝,你”

    荀彧正想说,被刘范拦了下来。

    “那在下愿意以先生为师,请先生助我匡扶社稷”

    刘范说完,郭嘉又不以为然的说道。

    “我乃山野之人,胸无点墨,如何为师,冠军侯说笑了”

    郭嘉说完,对刘范笑了笑。

    刘范听后,并不生气,而是再拜道。

    “既如此,在下愿请先生为上宾,为在下出谋划策,成就霸业”

    刘范说完,郭嘉笑着点了点头。

    “若冠军侯要我安天下,安定社稷,请恕在下难以从命,若冠军侯想成就霸业,在下定然顷吾所学,以助冠军侯矣”

    郭嘉说完,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对刘范再拜道。

    “先前多有得罪,望冠军侯见谅”

    郭嘉说完,刘范扶起了郭嘉。

    “奉孝不必如此,我得奉孝,如高祖得留侯也”

    扶起郭嘉后,三人又再次坐定,刘范便对郭嘉拜道。

    “我欲扫平天下,重安汉室,成不世之霸业,不知奉孝可有何谋”

    刘范说完,郭嘉看了看荀彧,对刘范一拜。

    “禀冠军侯,当今天下,诸侯并起,天下大小势力不知凡几,然纵观天下群雄,唯有冠军侯与二袁,董卓可堪大事也”

    郭嘉说完,顿了顿。

    “董卓者,国贼也,然自先前诸侯讨董,董贼裹挟陛下退入关中,依托地形而自守,加上天下诸侯相争,使董贼可安于关中之内,然在下以为,董贼也只是表面安定,其内与三公诸卿矛盾日盛,其外,凉州马腾,韩遂等势力并不服从,久后关中必然乱起,而董贼也必将因此死于非命,故主公可暂时不必考虑董贼之祸也”

    郭嘉刚说完,刘范便吃了一惊。

    倒不是觉得郭嘉说得并不在理,而是听郭嘉所言,刘范想起了历史上的往事。

    何其相似尔。

    “除去董贼,当今天下能与主公一争者,也就二袁了,而这之中首推南阳袁术,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加上南阳,汝南,豫州等地皆大汉人口稠密,良田众多之地,极为富庶,故袁术势力更加强劲,然袁术此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且反复无常,不明时势,虽势强,然确乃冢中枯骨,不值一提也,早晚必自取灭亡矣”

    郭嘉比划着,将袁术过了一遍,刘范听后,直点头。

    “而冀州袁绍,雄才大略,麾下精兵强将极多,审配,逢纪等人也为当世谋臣,虽现陷于冀州内乱,然其势力强劲,远近势力多依附之,故最多明年,冀州内乱必然解除,公孙瓒必亡,届时袁绍全据冀州,便会成为冠军侯大敌也,然在下以为,袁绍繁礼多仪,多用亲族子弟,外人则多疑之,而冠军侯则一切从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拘一格,且兵锋强盛,幽州多资,故久后袁绍必败于冠军侯之手也,袁绍若败,则冀州入手,待江东安定,南北合击,则天下何愁不定乎”

    郭嘉说完,刘范听得一愣一愣的。

    刘范想了想后,笑道。

    “奉孝高论,果不一般也,在下打算出兵冀州,不知奉孝以为何时为妙乎”

    刘范再拜道。

    “禀冠军侯,在下以为,最多后年,冠军侯便可进兵矣,若在拖后,以冀州之富庶,必为所制,此乃自取其祸也”

    郭嘉笑道。

    “可是冀州强盛,乃天下第一州,良田万顷,人口颇丰,而我幽州虽大为发展,钱粮颇丰,然相比而言仍然不及冀州,如此,又如何能胜之”

    刘范想了想,又拜道。

    “冠军侯务虑,在下刚才已经言明,袁绍此人外宽内忌,任人唯亲,繁礼多仪,不足为惧也,若冠军侯还有顾虑,在下有十胜十败,送与冠军侯”

    郭嘉说完,顿了顿。

    “袁绍繁礼多仪,而冠军侯行为自然,此道胜也,袁绍祸乱天下,而冠军侯安定天下,此义胜也,袁绍多行宽法,不摄众人,而冠军侯厉行法治,上下知制,此治胜也。袁绍外宽内忌,用人多疑,任人唯亲,而冠军侯用人无疑,唯才德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也,袁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冠军侯策得辄行,应变无穷,多谋善断,处变不惊,此谋胜也,袁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冠军侯以至诚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袁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而冠军侯行仁政,修新城,建学社,广安流民,以得天下民望,又礼贤下士,有德之人皆相依附之,此仁胜也,袁绍虽谋臣极多,然众臣争权,谗言惑乱,冠军侯御下有道,浸润不行,从善如流,众相和睦,此明胜也,袁绍是非不明,冠军侯有礼有节,法度严明,此文胜也,袁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冠军侯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又修兵利,多蓄军资,此武胜也,冠军侯有此十胜,败袁绍又有何难矣”

    郭嘉说完,刘范大喜。

    郭嘉所言,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胜十败论,虽然内容与原版不同,然那是因为所处环境不同也。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奉孝所言,如醍醐灌顶,使在下茅塞顿开也,我欲拜奉孝为将军府司马,并大司马府参事,与志才位同,不知奉孝以为如何”

    刘范说完,郭嘉再拜。

    “奉孝拜见主公”

    郭嘉拜完,刘范扶起郭嘉,后又与郭嘉,荀彧说了几句,便离开了。

    郭嘉看着刘范离去的背影,点了点头,对荀彧说道。

    “真吾主也”

    刘范走出荀彧府上后,见天色尚早,便独自在蓟县闲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