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山海经:上古人神之战 » 第十八章 瑶姬

第十八章 瑶姬

    六乙沿着姜水,一路打听黑山等人的下落,却没有消息,这让六乙有些担心。

    近些年,前来投奔的部族很多,大家一时分不清都姓什么。

    六乙顺着姜水,从下游,一路走到上游,姜部在这里建了一座都城,名柘城。

    在大荒,六乙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城,怕是能住下上万人,不像天界的宫殿那么雄伟,却是浑厚大气,有着人族自己的美在其中。

    通往柘城的土路上,有三三五五的行人,背着米谷和蔬菜,向城里出发,看他们兴奋的面庞上,这些米谷似换能回他们需要的东西。

    正当六乙远眺柘城时,耳边一个声音响起,“你腰间的葫芦给我!”

    六乙低头一看,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穿着一身粉色衣裙,扎着一对抓鬓,沾着泥巴的小手指向六乙腰间的葫芦。

    现在正是秋末,六乙腰间的葫芦,紫中带金,非常惹眼。

    六乙微笑道,“这是我的东西,怎么能给你,等到夏时,你自己去山中寻个吧!”

    粉衣姑娘,一脸蛮横的说道,“我就要这个!”说着伸手去抢,却发现眼前一空,六乙已闪到她身后。

    连抓几次,六乙飘然间就会失去踪影,粉衣姑娘眼见抢不成,换了办法,从怀里拿出一串贝币,“这个给你,换你的葫芦,这一串,够换一头大羊的!”

    六乙看着这一串贝壳,摇头道,“一只羊可换不来我的葫芦,你这嘎啦皮,海边上有的是。”

    粉衣姑娘,看六乙软硬不吃,当下恼怒,“你等着,我叫我姐姐来打你!”

    粉衣姑娘,转身向远处的田地跑去,那里有位年轻的女子,正带着一群妇人在采地里的薇菜。

    不一会,粉衣姑娘便拉着年轻女子来到六乙面前,指着六乙道,“就是他欺负我,还用他的葫芦打我!”

    年轻女子大约十六七岁,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粗麻衣做的衣裙,在她身上反而有种原始的美。

    六乙没想到,有人能生的如此美丽,秀丽中透着一股英气,还有修为在身,法光深蓝。

    貌美女子,没有冒然相信妹妹的话,她看六乙气质出尘,腰间的葫芦只有半个巴掌大,怎么可能用来打人。

    女子对六乙抬手行礼道,“这位先生莫要怪,我叫瑶姬,这是我的妹妹,名女娃,她自小顽皮,等我回家,定好好教训她!看先生面生,是新来的部族吗?”

    原来是有大荒第一美女之称的瑶姬,瑶姬貌美双无,追求者无数,六乙也有耳闻,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倾国倾城,也不过如此了。

    六乙收回心神,还礼道,“我来自浮烟山,我的族人一两年前来投姜部,部族姓刘,族旗上画着大斧,瑶姬姑娘可有耳闻?”

    瑶姬想了一下,以手指东北,“距此约八十里,在姜水的一条支流上,确实有个刘部,不知是不是先生想找的部族。”

    经过数月的询问,终于有了自己的族人的消息,六乙道谢之后,遁光升起,化为一道虹光,直奔瑶姬所指方向而去。

    女娃看着化为虹光的六乙,惊道,“姐,这是神人吗?”

    瑶姬摇头道,“看他的气息,应是人族,没想到人族中,又出了如此强大的人物!”

    女娃问道,“姐,你说他能打得过刑天吗?”

    瑶姬看着六乙遁去的方向,“刑天有巨人血脉中的神通,非常人能敌,这个叫六乙的,看着不过双十年纪,将来也许能强过刑天。”

    六乙一路飞遁,果然在一条小河边,看到了心心中念念的大斧旗。

    这条小河有二十多里长,名丹水,河流汇入姜水,六乙的部落,就建在河边一处空地上,用巨木建了一处寨子。

    六乙落到部落的寨门前,寨内众人看到有人从天而降,巡哨的人敲着梆子大喊“有神人!!有神人!”,寨内警声四起。

    七八名汉子,拿着武器,冲出寨门,紧张的盯着六乙。

    为首一个中年汉子,单手持斧,另一只袖口空荡荡的,原来是缺了一条手臂。

    汉子上前几步,一脸戒备的对六乙说道,“我们是姜族的部属,这位大人,有何贵干?”

    六乙仔细打量这个汉子,只见他三十岁左右,头发却花白,脸上的伤疤应是野兽利爪留下的。

    虽相隔十年,六乙还是记得他,汉子名叫黑山,自己离开部族时,黑山不过二十出头,是他们这一辈中最聪明强壮,已被定于部族的下一任族长。

    今天的黑山,不过三十出头,却头生白发,伤痕累累,看来一路迁徙,艰辛的程度远超六乙的想像。

    六乙喊道,“黑山叔,是你吗?我是六乙,九年前,我跟着神人离开了部族,你还记得吗?”

    黑山满脸惊讶,上前几步,仔细打量着青阳,哆嗦着嘴唇道,“你真的六乙?你长的这么大了,和你父亲木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九年多了,我们都以为你死了!”

    黑山将大斧扔在地止,单手拍着六乙的肩膀,说话间已泪流满面!

    黑山将六乙拉进寨内,与族人相见,六乙发现,寨内,只有二十多人,看来黑山一路走来,人口损失不少。

    部族新立,缺牛少羊,黑山带了几个人去山上猎了几只鹿来,招呼附近几个要好的部族,一起来喝酒,庆贺六乙的归来。

    附近居住的几个部族,也是从浮烟山中迁徙而来的,其中就有刘氏的宿敌西山赵氏,不过,在这里大家都是些小族,只能抱团取暖。

    大家簇拥着六乙,围座在一起,黑山问六乙这些年的经历,六乙一一说给众人听,当听到六乙修得了神通,赶走了山神,族人无不垂泪,吃了这么多年的苦,族中总算是出了六乙这样的强者。

    黑山与六乙诉说,自己这些人,是如何一路跋涉,走到姜水。

    当时黑山,带着六十名族人,出了浮烟山后,先后遇上赵氏、陈氏等山中各族,大家都有一样想法,山神凶狠,部族一分为二,留一些火种。

    大家结伴而行,一路辗转,花了一年半的,才来到姜水,路上饥寒交迫,折损人口过半。

    多亏姜部首领姜岩,念及浮烟山众族与姜氏同出羌水,极为照顾,赠与土地,良种,还借来耕牛,更派人传授耕种之法,浮烟山各族才逐渐安定下来。

    言语之间,黑山等人,对姜岩极为尊崇,姜岩尝百草,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姜水两岸的部族无人不念其恩德,姜岩之名,在大荒的人族中,已是与神人并肩的存在。

    自己的族人,受了姜岩的恩惠,六乙理应前去拜谢,再说,六乙也想见见这位可能是后世被称为神农,并尊称为炎帝的人。

    六乙问黑山等人,可愿再回浮烟山,山中现在也算是一片乐土。

    黑山等人皆摇头,这里土地肥沃,族人虽常想念浮烟山旧地,却已不想长途迁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