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侠客之风云传说 » 第269章、求药

第269章、求药

    诚王突然举旗讨逆,正是应了那句老话,“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三月十七日,诚王的首席智囊,号有诸葛再世之名的白久池重病不治,撒手人寰。三天后,诚王宣读了昭告天下的《讨贼书》,列陈崇英十大罪,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共清君侧,扫净阉党,还天下朗朗乾坤。

    白久池在临终之前,尽自己最后一口气给诚王讲了未来的上中下三策,诚王偏偏选了下策,要是听信白久池的话,他还得再忍下去。

    “这天下哪有十成之事。先生安心去吧,剩下的七成自有将士做成。”

    说完,诚王不顾白久池还在床上挣扎,转身就离开了,白久池在床上嗬嗬嗬半天后,终于才咽了气。

    此事,众人皆称诚王仁义至极,因为见不得部下之死而伤心,所以不得不强忍悲痛抽身离去。

    这就叫:情到深处竟似薄,道是无情却有情。

    白久池给诚王出的最后一计就是:事不宜迟,于是在诚王的行动非常快。

    这时的中原早已是天干物燥,万物焦熬,也就差这么一点火星了。

    诚王起兵,比他想象中还顺利,三天不到就攻下了杭州城,而江浙一带的大小官员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举兵反扑,而是联手封锁消息。

    既无外援,又有内应,诚王兵锋之至,所向披靡。

    每攻下一地,诚王就地招兵买马,于是乎,起兵之时诚王手中不过才数千精兵,不到半旬已经有数万之众。

    皇帝在病榻上看着手中的秘谍信函,一股怒意从心中烧起。

    “把陈崇英,把陈崇英给我叫过来。”皇帝喘息着对身边的太监说道。

    陈崇英,我不管你现在想帮的人是谁,等到诚王打进京城,你我他三人都将是玉石俱焚。

    现在我已经无力收拾残局,你自己看着办吧。

    皇帝第一次选择了听天由命,把命运交到了别人手里。

    ……

    黄小石从逍遥谷回到洛阳城后,准备好好休息一阵子,这段时间可是把他给累坏了。

    结果黄小石的屁股还没坐稳,就听到门人来报,说有一个重金求药的人。

    一听到门外来人想求【生生造化丹】,黄小石想也没想,直接就叫门人把他打发了。

    现在如今眼目下,还想用钱来买【生生造化丹】,想多了。

    一来没有,二来也不卖。

    第二天,黄小石又听到门人来报,说昨天那个求药的人又来了,一起过来的还有官府的李大人。

    这个李大人倒不是什么多大的官,但是神农百草门每次走商时需要他来开具路条,属于是官小权大,平日里和神农百草门的关系也极为和睦。

    不看僧面看佛面,既然能把李大人找来,那就好言劝退吧。

    小厅里,黄小石见到了李大人和那个求药之人。

    李大人一进门后,除了最开始寒暄的两句话外,安坐之后便自顾喝茶吃点心。

    黄小石很敏锐地发现了李大人举止的这反常之处。

    按理说,李大人把人带进来,怎么也得帮忙说几句话,哪怕是客气的几句都行。

    结果,李大人进屋之后只顾喝茶,太奇怪了。

    除非。

    除非不是私人交情,而是官场上的来往,而且还是关系并不好的那种人求上门了。

    黄小石打量了一眼这个求药人,只见他虽然穿绸戴金,浑身上下“贵”气十足,但是坐没正形,完全就没有为官之人的那种气度,还当不得泥腿子百户巩大人。

    这也是官?

    “黄门主,鄙人也姓黄,单名一个三,说起来都是本家,一家人。”黄三一开口,露出了满口的黄牙。

    黄小石伸手就打断了黄三的寒暄,如今他忙得很,要不是卖李大人的面子,他根本就懒得见人。

    现在李大人既然是这个态度,那么黄小石不妨也直接一些。

    “黄三爷,我这人说话比较直,您多担待。”黄小石对着黄三说道:“不知道你官居几品,在哪办事,有什么背景就赶紧说出来。

    我还忙得很,你说不出个道道来咱就送客了。”

    真的是百闻不如一见,一听黄小石的话,黄三的眉毛都在跳。

    事到如今,黄三也没什么好装的了,他放弃了之前想好的一堆说辞,对着黄小石带着一分傲气说道:“鄙人无官无职,只不过在京城的贵人手里某了个差事做。”

    京城。

    京城里蛤蟆都有七品,你得意个啥。

    黄小石不耐烦地问道:“你这贵人有多贵,说明白些,侍郎之下咱就不待见了。”

    黄小石的态度把黄三给激怒了,黄三压着怒意说道:“御马监秉笔太监、西厂提督玄漓公。”

    西厂?

    哦,怪不得李大人的脸色这么难看,这事吧,他真的是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这个做派算是拿捏到刚好。

    毕竟阉党属于是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所以,要投靠阉党也得悄悄滴干活,哪里有正大光明连脸都不要了的。

    要是让洛阳百姓知道自己投靠了阉党,李大人在洛阳还怎么混?

    至于东厂还是西厂,陈崇英还是玄漓公,对老百姓来说都一样。

    就问你一句,你说这两个是不是都是太监吧。

    黄小石一听,之前脸上的不耐烦一下就消失了,他对着黄三正色问道:“是玄漓公在求药?”

    黄三也是蹬鼻子上脸,他一看到黄小石态度一软,立马就强硬了起来,他连嗯都没嗯一下,直接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那就是说,玄漓公在给皇帝求药了。

    这皇帝命还是硬,居然还没死,看来御医确实有两把刷子,居然能把他的命吊了这么久。

    黄小石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后对着黄三说道:“说起来实在不巧,【生生造化丹】没有了。”

    黄三一听,正要翻脸色,黄小石对着他说道:“这是真没有了。”

    黄小石耐心地对着黄三解释道:“【生生造化丹】原本就是夺天命造化之物,最后一丸也被我用掉了。

    炼制此丹除了需要许多珍奇药材之外,更要寻找适合的天时,若是差错分毫,便是炉毁人亡。

    我这次从西域回来,刚好找够了炼制【生生造化丹】的药材,但是这天时,我还需要寻个好时机参参天象才行。”

    一听黄小石的鬼话,黄三正想发作,之见黄小石脸一黑,对着黄三不耐烦地说道:“既然你要求药,你又不信药,那还求个什么。

    给老子滚,去把玄漓公叫来再说。”

    就你这个德行还想软饭硬吃?

    不管是东厂还是西厂,它们的权力结构是啥样子,黄小石确实不清楚,但是黄小石知道,这两个地方的权力核心圈必然是由太监组成的。

    就冲着你这家伙还留着八字胡,那就说明还差得远。

    你在西厂,也未必比一只狗金贵。

    骂你你又能咋的?还真敢咬我不成。

    黄小石的态度一下莫名强硬,黄三只不过是玄漓公手下的一个小喽啰,也就是机缘巧合也才见到玄漓公那么一面,他哪里翻得起这个脸。

    瞬间,黄三脸色又是一变,带着满脸的媚笑对着黄小石讨好地说道:“看石爷这话说的,哪有什么不信的事。要不然我也不会带着一千两的正实收从京城眼巴巴赶过来了。”

    黄三说这话的时候,把一千两咬的很重,黄小石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这药咱不白拿。

    正实收,这是官府之间的一个银钱来往凭据。

    这个时代的官府之间,也不是天天推着小车载着金银来来回回的跑,同级和各级官府之间的银钱来往都是打凭据,年底一结算,谁盈谁亏,需要结算多少,一清二楚之后再组织人手运输钱粮去补缺。

    所以,官府里的人就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把钱充进这个地方的官府,然后拿着正实收去其他官府平账,免去了一路上携带金银的麻烦。

    毕竟这个世道并不太平,哪怕是聘请镖局也是有被劫镖的时候。

    当然了,不同地方、不同品阶的官府发正实收的实际信用度相差还是很大的,有一些穷地方的正实收搞不好也就是一张废纸。

    但是不管怎么算,京城的正实收应该是中原满地都能通用的,这就相当于是一张可以在中原随意兑换的银票。

    一听到真的有钱,黄小石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黄小石敲着桌子对黄三说道:“药是真没有了,这就不是钱的事。

    当然了,钱也肯定是要付的。

    这样,黄三爷,你要是心急的话,不妨在我这里住下。今晚我便推一下天时,看看啥时候能开炉炼丹,明一早就给你一个准话。”

    黄三听到这话,自然是道谢不止,随后三人又吃了一会茶,黄小石回小院子里去了。

    ……

    救,还是不救,这是个问题。

    黄三虽然说的内容不多,但是黄小石已经明白,皇帝这是到了病急乱投医的时候了。

    人在突然患上大病后,根据病情的发展,通常会经历这几个阶段:否认、愤怒、妥协、沮丧、接受。

    否认阶段就是:我没病,我还行,我很快就会好起来。

    愤怒:什么庸医,这种小病都治不好!

    妥协:你们有什么招全用出来吧,只要能治好我的病……

    沮丧:你们别骗我了,我这病是好不了了。

    接受:把笔墨拿来,我要交代后事。

    既然找药能找到自己这种江湖郎中的头上,说明皇帝的病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了。

    当然了,黄小石不知道的是,黄三新年一过就到洛阳了,没想到他扑了一个空,黄小石去西域了。

    从正月到了三月,皇帝已经进入第四阶段,离第五阶段也没差多少了。

    陈崇英对黄小石讲过一些关于皇帝的事情,所以黄小石大概知道皇帝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根据原剧情,皇帝是分为用了毒蛊和没用上毒蛊,这是随机触发的,所以这次皇帝是用上了毒蛊。

    这种毒蛊原本是用来控制人的精神状态,蛊虫极为长寿,活个三四十年不成问题。

    但是像皇帝这样把蛊虫分泌的激素当做兴奋剂打,才短短几年时间就把蛊虫和自己都榨干了的情况,真的怕是连发明毒蛊的人都没能想到有这种高级玩法,也就是只有后世那群疯狂舔蛤蟆,把蛤蟆舔得快绝种了的人有得一拼了。

    穿越过来这么久,黄小石唯一惧怕的“人”就是皇帝。

    因为黄小石根本就没有能玩得过皇帝的信心,半分都没有,对付皇帝,黄小石的最佳策略就是把他给拖死。

    诚王举旗造反后,朝廷会出兵平叛,这场大战决定了诚王造反的成败。

    朝廷军大胜,诚王势力便是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诚王大胜,朝廷和诚王会出现对持。

    而诚王真正夺得天下,是在皇帝死之后。

    要么就是皇帝用毒蛊把自己给玩死了,要么就是东方未明投靠诚王后,受到诚王感召,舍身入宫刺杀了皇帝。

    所以黄小石很早以前下的结论:“决定天下胜败的人,就是东方未明,他帮谁,谁就会赢”,就是这个意思。

    若是排开前两种结局,在皇帝没有死的情况下,你来我往对持十来年后,哪怕是把天下给打崩了,哪怕是为了收缩兵力丢掉了大片江山,皇帝最终还是干死了诚王。

    也就是说,只要皇帝没死,诚王就赢不了。

    连诚王都玩不过皇帝,黄小石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也就是躲在陈崇英的身后还能藏一会。

    所以,黄小石很快就制定下了策略,先拖死皇帝,扶燕宇登基后,再干死诚王。

    当然了,玄漓公派来的人,黄小石不能直接对他说不。

    倒不是黄小石怕玄漓公来找他麻烦,而是怕玄漓公来找他麻烦的时候,意外发现他的身份,这就麻烦了。

    自己还要费力气做掉玄漓公。

    越是皇帝要死之时,自己越是要注意安全,幸好现在江天雄归顺了自己,不然黄小石还要提防来自诚王的暗杀。

    想要拖死皇帝,明的拒绝肯定不行,但是黄小石有很多法子。

    ……

    第二天,黄三在客厅里见到了一宿未睡的黄小石。

    “黄三爷,昨夜我耗尽浑身真力感悟天地之象,今年想要炼制【生生造化丹】,只有两个机会。

    一是六个月后,是小吉。

    二就是七天之后,是小凶。”

    “啊?”黄三一听,他着急的对着黄小石问道:“你好好算一算,就没别的时间了吗?”

    黄小石缓缓摇了摇头,疯狂练了一整夜内功的他现在有一些萎靡不振,正是一副精力被榨干的模样。

    “黄三爷,炼制【生生造化丹】乃是夺天地之造化,逆天行事,哪能像做饭一样想做就做的。

    我收集了近十年的材料,这才凑够了一炉之需,什么时候炼,你来定吧。”

    黄三一听,急的满地打转。

    黄小石的话,黄三不想信,但是又不敢不信。

    在洛阳的这些时间里,黄三打听了许多关于黄小石的事情,真的是越听越邪乎。

    有人说曾亲眼见到黄小石在大湖的水面上行走,也有人赌咒发誓说看到黄小石在天上飞。

    少林寺发大火,黄小石招来一道神光,直接就把一座大殿的火给灭了。

    武当山的云华仙长也是受过黄小石的指点才得道成仙的。

    更不说他看相算命,百算百准。

    妇人有喜之后,黄小石隔着肚子一看,是男是女,是单是双,说的个明明白白,就没错过一个。

    在老百姓口中,黄小石根本就不是人,最起码也是个黄半仙,也有人称黄小石现在已经修成了“地仙”。

    黄半仙说只有两个日子可以选,那就真只有两个日子可以选。

    黄三思前想后,一咬牙说道:“请石爷尽快炼丹吧。”

    黄小石听到黄三的请求后,点了点头。

    这可是你选的哈,炼丹炉受天雷所击爆炸了,可不关我的事哈。

    为什么黄小石会知道炼丹炉会爆炸。

    这还用说。

    黄半仙要它三更爆,它就别想待到天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