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魏忠贤的野望 » 0012、翻手为云覆手雨

0012、翻手为云覆手雨

    魏庸似乎还嫌惊喜不够多,拱手道:“启禀总管,其实小的挑给他们的五本书是有讲究的,都是一些年代久远的书籍,除了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地方多有,更大的问题是……”

    迎着众人好奇的目光,魏庸放出了深水炸弹,

    “他们书籍中的许多条陈都是错误的,这些错误国朝初期还讨论过并被证伪,还被成祖下令记在了永乐大典上。”

    “如果他们要是按照这些错误条陈回报陛下,那咱们就……”魏庸说到这里就打住了,但是禁不住其他人会思考下去。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吴征这次会死的好惨。

    他做梦也想不到吧,不过是来文渊阁借点书,被高凤扫了颜面不说,还被魏庸这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埋下了惊天陷阱。

    推荐给他们的书含糊其辞不靠谱不说,更是被证伪,这衰气简直了。

    真是太可怜了。

    “啊哈哈哈哈……”

    范亨陡然笑起来,捏起兰花指,“咱家现在倒有些期待傍晚的君臣对答了,哈哈。”

    王岳和徐智也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文臣们吃瘪,他们可就开心了。

    他们都好奇的问魏庸怎么会知道这些。

    魏庸当然就把功劳推给魏朝和高凤这些人,说自己还是听他们偶然提起,就记在心里了。惹得高凤等一干大佬一脸笑容的谦虚,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些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心底却记住了魏庸的这个人情。

    这小子,硬是要得,居功而不自傲,这政治素养,这组织纪律性,简直了。

    感觉到大厅里所有人都赞赏的看着庸哥儿,王承恩松了一口气,旋即更是佩服魏庸的手段,庆幸自己抱上了这么一根大腿。

    只有李友瑟瑟发抖,这一次他主动告密没有扳倒魏庸不说,更让人家在三巨头面前露了大脸,还分了功劳给整个文渊阁,自己这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去了。

    就连他的好兄弟万斯礼,此时都离他远远的,生怕被牵连。

    魏朝匆匆而来,刚来就拱手,“总管大人日理万机,拨冗来文渊阁,实在是令我们文渊阁蓬荜生辉,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他是被高凤派人请回来的,刚才王岳追究文渊阁的失职,高凤见情况不妙,就派人将他紧急叫了回来,毕竟魏朝比王岳资历要老,还能在太皇太后那里说得上几句话,有他在王岳三人多少会给点面子。

    哪知道他还是回来的晚了,幸亏魏庸又扭转乾坤。

    “文渊阁是皇廷文气最盛的地方,可不是蓬荜,魏公公你这话要是被内阁刘阁老听到了那还了得。”王岳解决了心头困扰,也是高兴的冲魏朝客套。

    “刘阁老权力再大也不管不到内廷,咱家只听陛下和总管大人您的,让内阁生闷气去吧,哈哈。”

    魏朝有些纳闷王岳的和颜悦色,心中嘀咕,高凤不是来报说人家是兴师问罪的么。

    但他多狡猾啊,支应着几声,没几句话就摸清了来龙去脉,就见他客气的接过了王岳的吹捧,

    “哦,是这事啊,我当初是随口说过,太祖皇帝都说了这些老书的错误了嘛,咱们也就给年轻人提提醒,当故事说了,没想到这娃子倒记住了,还用上了,总算是没给咱文渊阁丢人。”

    魏朝摆摆手,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看的一旁的高凤嘴角直抽抽,很想告诉他你穿帮了,错误是成祖时指出来的。

    王岳却没有揭穿他,不管怎样,魏庸是文渊阁的人,魏庸立了功,就有魏朝这个老大的一份功劳在。

    运气,那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他捻了捻贴的假胡子,询问魏庸,“我记得你,魏庸,最新入宫的小太监,在一个月前的分派上你就背诵了《报任安书》,咱家对你是印象深刻啊。”

    魏庸连道不敢。

    王岳就大笑,“没什么不敢的,说实在的,咱家在你这个年纪也进宫了,却是只知道哭,可没你这份胆识和才华。”

    他又继续道,“当时咱家本来是想将你安排到司礼监行走的,后来却改了主意,让你到文渊阁来,你可曾怨恨咱家?”

    他笑眯眯的看着魏庸,魏庸赶紧道不敢,他其实一直对当日王岳的突然改主意摸不着头脑。

    “其实也没啥,咱家当时就觉得,司礼监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但不将你安排到文渊阁进修,咱们内廷就会少一个读书种子,去司礼监啥时候去都行,读书却一刻都不能耽搁。”

    王岳挥挥手,“伤仲永的事咱家不能干,那是会天打雷劈的。所幸,今天你今天的表现告诉咱家当初没有选错。魏庸,你不错。”

    “总管的关怀和爱护,魏庸……魏庸无以为报,感激涕零!”魏庸也不知道王岳这话有多少真心实意,却不能不摆出一副感动的样子来。

    “好,你不心生怨气就好,但是咱家恩怨分明,你今儿立功了,就得赏,还要大赏。”

    王岳叫过高凤,打听魏庸现在的职务和表现,听说他才是代理掌库,就直接把‘代理’二字取消了,同时奖励他进。内书堂读书。

    进。内书堂!

    文渊阁的人听到这四个字,看着魏庸的眼神都变了。

    自成祖起,每一个有名有姓的大太监都有。内书堂读书的身份,换言之,进。内书堂,就是预备的十二监八局四司首领太监。甭管最后有没有成功,起码人家有了这个入场券。

    “多谢总管,谢谢总管栽培。”

    魏庸听到这里也激动起来,明朝的皇宫太监分为两种,一是干活伺候人的,另一种是替皇帝皇室分忧的,实际上干的是官员的工作。

    换现代话就是普工和储备干部的区别,而且这两种身份一旦定了就极少变更。

    换言之,打今儿起,魏庸就成了储备干部,脱离了苦力的范畴,实现了阶层跃升。

    而且,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那就是东宫太子的伴读基本上都是从。内书堂的太监中遴选,魏庸进了。内书堂,就有了进入太子视野的机会,这如何不让他兴奋。

    像是不乐意王岳独出风头,范亨也表示了一番亲近,希望魏庸能到御马监来,最后赏了他百两银子;

    徐智更简单,听说魏庸学的是葵花宝典,直接甩给他三瓶辅助修炼的正阳丹,可以省他三年苦功。

    刚接下正阳丹,魏庸就感觉到一道灼热的视线看过来,顺着视线看过去,猛然和脸色白皙的曹少钦对视在一起。

    曹少钦冷哼一声转过头去,魏庸笑笑,再次感谢了三巨头,看着他们消失在文渊阁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