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家庭生活 » 第十八章 打石砖

第十八章 打石砖

    春天过了,稻田里长出了绿油油的秧苗,微风拂过,水田坝村的水田里此起彼伏,如浪潮般涌来。张有成家旁的竹林被夏风吹的哗哗作响,枯叶飘洒在院子里。

    “有成,你看我们家这土墙房子一到下雨天,到处都漏雨,我看,我们得计划修几间砖瓦房了哦!”李雪看着凹凸不平的土墙,又看了看陈旧的房顶说道。

    “小雪,修砖瓦房是好事,但恐怕得长远打算呢!我们家暂时也拿不出多少钱呀!”张有成思忖半天,想着结婚这些年,心里不免多了几分酸楚,想到李雪跟着自己一直住在这土墙屋里,夏夜里,猪圈屋里无数的蚊子从泥堵的门缝里钻进卧室里来,每个夜晚只能拼命的扇着蒲扇,说是卧室,不过是以前的猪舍拆掉猪圈石栏填了粪坑而成的,勉强算是一间屋子罢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能腾出一间屋子来就算不错了,还能找父母去吵去闹不成,再说张有成也不是那样逼着父母给自己修一间婚房的人呀,即使有勇气去找父母诉苦,可父母又能拿出什么办法来呢!现实打破了一切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剩余的只是选择接受这个事实罢了。自打分家单过以来,不用李雪提出,张有成心里就有了修房屋的打算,只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着急也没用呀,那时的张有成没有收入来源,眼下,有了一份工作,虽说目前一个月有90来块钱,是要比倒腾土地好很多,可除去日常开支所剩无几呀。现在,李雪提出修房屋,虽说也是他的内心想法,但难免有些打退堂鼓,不过还是想拼一拼。

    李雪似乎看出了张有成的心思,说:“有成,我知道你有所顾忌,也知道你心里的难处,我们家现在日子还是苦日子!但我们要先行动起来,走一步算一步,总比原地踏步好啊!”

    “的确,小雪,你说的在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就先踏出这一步嘛,我赞成你的想法!我们就往前冲一冲,试一试。”看着李雪坚定的眼神,张有成有了几分勇气,一座砖瓦房似乎立起来了。“这样吧!我们先把石砖准备齐了来,我们家现在的余钱还是能够支撑一些时日的,如果到时候开采石砖的钱不够,我们再去借些钱,你看怎样?”

    李雪说:“我觉得这个可行,到时候钱不够,我去找娘家借些,毕竟借钱做正事儿,父母应该是支持的!”

    “这样很好,这年头,谁家不是借钱办事儿呢,办事借钱总是容易还的,再说,我们还年轻,一年不行,两年嘛。”

    夫妻说着说着,这事儿也算是有了影子,新房屋的曙光似乎照到了夫妻俩的脸上。

    夜幕降临,夫妻俩吃过晚饭后,李雪摇着蒲扇哄张志鸿睡觉,张有成在书桌前盘算着家里的余钱,凑起来总共302块。张有成拿着笔不停地在纸上划动着“小雪,我们家目前有总共有302块左右,如果加上这个月工资的话,就有400块左右,石匠的工资是一天5块钱,两名石匠一天的工资就是10元,两名石匠每天能敲出40来块砖,修四间房大约需要三千多石砖,总共要干两个半月才能敲出这些砖来,要花费700块左右的工钱,这样一来,如果每个月节省一点的话,到完工时还要差两百块左右。”

    李雪一边听一边盘算着,“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到时候我回去找爸妈借两百块,我想他们家应该是有的!”

    “这样也好,到年底的时候,我们还要发一些补助,到时候还给父母应该是完全没问题的!”张有成心里有了些底气。

    预算完后,夫妻俩准备入睡,虽说这夏夜的蚊子满屋子飞,但夫妻俩早已适应了,李雪用蒲扇驱赶蚊帐里的蚊子,没过多久,屋子里传出张有成的呼噜声,静夜里,李雪想着未来的新房屋慢慢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窗外隐约漏出些光亮,天算是开亮了,夫妻俩起了早床,志鸿还在被窝里张开小腿睡着觉。吃过早饭,张有成奔着后山走去,表叔王大柱家就住在后山腰上,几间平瓦房立在那里,屋前一排竹子遮住了房子的轮廓,张有成此去就是请表叔来家里打石砖的。

    “大表叔,大表叔,在家没有!”张有成站在屋旁的小路上朝表叔家喊道,只听见屋里一阵狗吠声,“是有成啊,在家呢!进屋里来吧!”表叔叼着烟斗一边应答,一边招呼着大黄不要乱叫。

    张有成随手拾起路边的一根竹棍,朝着屋里走去,大黄在主人的招呼下安静了不少,不过还是小声叫了几声,算是在尽一份狗的职责。“大表叔,我以为你们还没起床呢!”

    “我们这年纪了,睡不着,起得早,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我是到了后三十年的年纪啰!”王大柱感慨道。

    “哪里的话,这么说我也到了这睡不着的年纪啰!”张有成随口说道。

    “哈哈哈!不要在外面站着嘛!进屋里坐吧!有成”表婶贺桂花从屋里探出头来喊道,“有成,还没吃早饭吧,我正在做呢,就在这里吃嘛!”

    “婶,我吃过饭了,我就在院子里说吧,我来是想问问这段时间表叔有时间没,想请他帮我家去打一段时间石砖呢!”

    “眼下,秧苗也插完了,家里的活有我,大柱,你就去有成家打石砖吧!”还没等王大柱开口,贺桂花抢着说道。在王大柱家,一向是贺桂花做主,王大柱性格较为温和,平日里只顾忙着做工。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们计划今天就开工呢!”张有成如是说道。

    “没问题,等会儿,我吃过早饭拿上工具就去!”王大柱应声答到。

    “大表叔,你还能不能找一个人,两个人进度要快一些!”

    “这样吧,我带上我老表一起嘛!”王大柱想了想说。

    “那好,那好,那我就先回去了!”张有成说完就往回走。

    上午时分,王大柱和李建国背着工具就到了张有成家,张有成带着两人到了屋旁的河坎上,河砍上是一片石崖,以前修建老房子的时候开采过,还在石崖上放了几炮,炸出了几块大石头,如今这一片地方长满了斑竹,这些模样不一的石块就横七竖八地堆在斑竹深处。张有成手持弯刀砍掉一些斑竹,开辟出一条一米来宽的小道来,他们走到一块大石头旁,王大柱和李建国放下背篓,拿出了二锤、大锤、钢钎、铁楔子、錾子、木尺、风箱等工具,王大柱先用錾子和二锤在一块小石头中间凿出一个凹槽,凹槽边沿再凿了一个小洞,然后又把石块四周凿光滑,这块石头变成了一个小土灶的模样,李建国找来一节竹筒,用竹筒将凹槽处的孔与风箱相连,又叫张有成找来了一些煤炭,凹槽里放了一些木材,等点燃后,拉动着风箱,木材燃起了熊熊烈火,再将一些煤炭铺在燃烧的木柴上,在风箱的作用下,煤炭燃起来了。此时,他们俩把大大小小,长短不一的錾子带尖的一端插进燃烧的煤炭堆里,不一会,錾子尖烧得通红,王大柱取出烧红的錾子,左手捏着錾子将烧红的一端贴在平放的二锤上,右手拿着二锤砸向錾尖处,砸一下,左手就转动一下,等冷却后又放入炭火中灼烧,如此反复,等到四方錾尖足够尖时,便把錾尖放入水中冷却,一入水,水里就咕噜咕噜的冒出带白烟的水泡,等完全冷却后再取出,錾子算是开锋了,一根根錾子被打磨得如针尖一般锋利。

    一切准备就绪,他们拿出木尺量了量一块大石头,用錾子在石头两端刻上痕迹,再沿着两端的痕迹画出一条直线,在这条线上又凿出几个相邻的小孔,在各个小孔处逐一放上铁楔子,再用大锤砸,两人口里喊着号子抡起大锤轮流的砸向铁楔子,铛铛铛的声音有节奏的在石崖处回荡,一下、两下、三下,不知砸了多少下,最有一砸石头崩的一下裂开了。大石头就这样被砸着,一块分成两块,两块分成四块……,最后变成了符合尺寸的石砖,再用錾子修理石块边沿,石砖周围留下一道道均匀的条纹,如同木纹一般,凿好的石砖整整齐齐的堆在一旁。

    夏风吹拂着斑竹林,竹叶哗哗作响。张志鸿自从被张有成带到凿石砖的地方玩过之后,每天都要去那里玩,他坐在石砖上津津有味的看着他们敲打石头,王大柱和李建国边凿石头边逗志鸿玩,偶尔捉一只笋子虫,掰掉一只大腿,在大腿处插上一根竹签,把插着笋子虫的竹签递给志鸿,起初志鸿有些害怕,不过还是试了几次后,大胆的用小手捏住了竹签,笋子虫不停地飞舞,扇出阵阵风来,张志鸿乐得合不拢嘴。抑或是在河边捉住一只螃蟹,瞥掉一只小脚的指尖插到大钳子的缝里,大钳子似乎被上了一把锁,紧紧地闭合着,张志鸿不亦乐乎的玩着失去大钳子功能的螃蟹,玩腻了,王大柱就把螃蟹扔进炭火里,不一会儿,螃蟹的身体变成了蛋黄色,冒出一股股清香,王大柱去掉了蟹壳,将蟹肉掏出来递给张志鸿吃,张志鸿吃得喷香。有时歇气的时候,王大柱还会用竹条给张志鸿编织一些小动物,张志鸿拿着这些小玩意儿在手中挥舞,爱不释手。或许这正是张志鸿爱去那里玩的原因吧!乡下孩子,谁不是这样长大的呢!

    一晃就是两个月,工期结束了,石砖堆砌成了一座小山,李雪提前向娘家借了些钱,夫妻俩付清了工钱。王大柱和李建国离开那天,张志鸿哭得稀里哗啦,紧紧地攥着两人的手,硬是不要他们走,张有成费了不知多大劲儿才把志鸿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