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家庭生活 » 第七章 怀胎十一月

第七章 怀胎十一月

    晚秋,水田村算是闲下来了,谷物也已进仓,山林里绿黄相间,充满活力。张有成家门前那条河静静地躺着,横卧在水田之间。火房角落里的临时猪窝依旧如初,李雪的肚子渐渐挺起来了。

    张有成自从进入乡广播站后,忙里忙外,难得有空闲日子。偶尔还会前往城里修理插转机,但都是当天去当天回,抑或是遇到机器有大毛病,也会先回家,最后等修好了再去县城取回。李雪怀着个大肚子在屋内屋外转悠,总停不下来,张有成不知劝了多少次,结果都是徒劳。

    回想当初,他们俩的结合算是地地道道地媒妁之言,不过,那个年代的夫妻也大多如此。起初,张有成家里介绍了好几个对象,张有成总是畏畏缩缩,最后不了了之。不知过了多久,远方的亲戚人上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几座山外的姑娘,那姑娘就是现在的媳妇李雪。那时,他们俩刚见面,张有成就看中了李雪,于是,也不畏畏缩缩了,三天两头地翻山越岭往李雪娘家跑,张有成有一身的力气,到她家后,总是忙前忙后,插秧、打谷,样样都少不了张有成。在李雪父母眼里,张有成算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勤劳后生,一来二去,心里面就接受了他这个女婿。

    俗话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在李雪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眼里,只要这个男人勤劳,诚恳,她就愿意嫁给他,再加上从张有成的种种表现来看,张有成对她是真心的,并且,第一眼见到张有成时,虽然李雪害羞,但对张有成的印象还是挺不错的。

    于是乎,半年后,他们两家人就商定了婚事,之后也就陆陆续续地办理了结婚的事宜。

    现在看来,他们俩的小日子还算幸福,在村里人的口中也常常传出好话来。不过,目前出现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李雪如今已经怀胎九月了,按老理来讲,应该快生产了。可目前,李雪毫无征兆,每天在屋内屋外转悠,也没当回事。

    张有成母亲马兰芳倒有些担忧起来,她听见了一些来自邻里的声音。一位和马兰芳年岁差不多的邻居吴红梅碰见了在地里忙活的马兰芳,将她叫到一旁嘀咕着:“马大妹子,你家媳妇怀胎应该有些月份了吧!”

    马兰芳隐隐约约能听出她说话的意思,一边说到:“是有些日子了,照说应该生产了呢!”

    “我就是想到她应该生产了吧!你晓得不,我们街坊邻居在院子里歇凉时就聊到了这件事呢!”吴红梅一边说,一边又犹豫不决地看着马兰芳,“不过,大妹子,你也不要去听这些闲言碎语,该生的还得生!”

    “吴大姐,他们都谈了些什么哦!”有些不安地马兰芳刨根问底道。

    “我还真不好意思说这些事儿呢,毕竟说出来怕影响你们的心情呢?”吴红梅无奈的说道,“既然如此份上了,我就简单跟你说说吧!她们平日里都在议论,说你家儿媳妇是不是被什么东西附身了呀!到现象都还没有生产的迹象!”

    “哎!他们一天真是吃了饭没事儿干呢!总爱管别人家的闲事!”马兰芳内心充满了万般无奈,不过,此刻内心的疑问也更多了。此刻,她再无心思与吴红梅谈论什么。

    平日里,马兰芳到河边洗衣服时,也能听见一些关于媳妇没有按月生产的语言,虽则内心充满了愤怒,但念及是街坊邻居,也就强烈地压制住内心的愤恨。日子一长,她的脑海里时不时地就会传出一种声音:儿媳被什么东西附了身。按照当地风俗,是不是应该找一个来收拾收拾呢!

    一天黄昏,马兰芳再也无法忍受内心的情绪,她便找到张有成,她把张有成叫到一边,便说:“有成呀,李雪现在也怀胎十来个月了,本该是生产的日子了哦!这肚子是一天天的大了不少,可咋个总不见迹象呢!”

    “妈,不是该出生时就出生吗!这有什么担心的!”张有成被母亲的一番话搞得莫名其妙。当然,张有成平日里忙前忙后也没关心过这件事儿,觉得这些事儿都正常的。

    “我的傻儿子,你不知道俗话说女人九月怀胎,十月临盆吗?”一旁低声细语的母亲语言里带着不安,“有成,要不去找一个活菩萨看看!”

    “妈,你说的哪里的话哦!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哦!不要去相信那些迷信的事物,我们要相信科学!”张有成一脸不屑。虽说张有成只有初中文化,但他是因为当初顾及家庭负担过重,才选择丢弃学业选择当兵去的,骨子里还是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并且在当兵的日子里,也爱学习,倒学了不少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呢。此刻,听到这些玄学迷信时,他本能的表现出抵触情绪,他内心崇尚的是科学。

    张有成看着母亲焦急的模样,也慢慢理解了母亲的难处,就接着安慰道:“妈,你说的也不无道理,这样吧,我明天就带李雪去找医生看看!”

    听了张有成的话,母亲也选择了妥协,点头说到:“好吧!有成,那就得抓紧时间去找医生瞧瞧,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嘛!”

    第二天一大早,张有成便带着李雪找到村医张医生瞧了瞧,张医生看了看李雪的模样,满目红光,手掌也是红红的,他便一口咬定李雪患有高血压,分娩肯定会出问题,必须得赶紧想办法到大医院剖腹产才行呢!

    这样的消息可把张有成吓得不轻,连夜准备好了被盖,准备第二天一早前往镇上的医院。当天下午,便叫人带信给娘家人,那个年代基本上都是顺产,剖腹产的事儿还是很少见,在娘家人眼里,这是一件重大的事儿,第二天,岳父母也就走小路往镇上医院赶去,一路上心里不免担心着女儿的安危。张有成借来了一辆自行车,在横杆上绑上被盖,李雪坐在后坐上。张有成的车技还是挺不错的,虽然道路崎岖,但张有成总能稳稳的拉着李雪前行。在李雪的眼里,倒不觉得这是什么事儿,从小,李雪的性格都是事事都看得开,大事儿小事儿在她心里都不算事儿,一路上,李雪总是满副笑容挂脸上。

    中午时分,抵达医院,经过镇上医院的医生检查后,医生明确的告诉他们,“这女子,没问题,身体这么好,哪来的高血压,顺产没问题!不用担心!回家安心待着等分娩的日子吧!”这些话,倒给一家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张有成一再确认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完全不用剖腹产,怀过月份的事儿也属于正常现象,没什么可担心的。

    下午,张有成又拉着杯盖和李雪往家赶。父母得知没问题后,也就回家去了。

    一晃眼,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着过年的年货,房前屋后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张有成也置办了一些年货,红红火火地准备过大年。此时,李雪的身体反应倒越来越大了。临近过年的前几天,张有成准备带李雪去趟镇上医院,确保万无一失。可有些事说来就来,就在腊月二十五的晚上,李雪明显有了分娩的征兆,屋外漆黑一片,大半夜的,往医院赶也不太现实。张有成连忙找来了母亲,母亲也算给村里好几户人家的产妇接过生,经验是没有问题的。母亲一边安慰着张有成,“有成,没问题的!这接生的事儿我还是在行的!”一边又安慰着躺在床上的李雪。

    母亲有序地安排着一切,张有成找来了消过毒的剪刀,老祖母赵玉敏拿来了一条裁剪过后的棉裤。这条棉裤充当了包小孩儿的衣服,直到多年后,这小孩被人说他不爱说话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裤子包的。当然,这不过是托词罢了。

    凌晨五点,在屋外焦急难耐地张有成一边踱步,一边不停地吸着烟,不时往屋内望着,只听见“哇”地一声,心里舒坦了下来,“有成,母子平安。”母亲在屋里喊道,“你看,是个大胖小子!”李雪在一旁欣喜的望着母亲怀里的孩子。张有成奔进屋里,瞧了一眼儿子,转眼便坐到床边,一手捏着李雪的手,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地攥着李雪的手,默默地看着妻子冒着汗珠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