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游之表白就变强 » 第67章 镇元大仙

第67章 镇元大仙

    说到师徒一行四人一路西行,一直到了某处丛山峻岭之处时。

    唐三藏骑在马上问道:

    “徒弟,我们一向西来,经历许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险峻,都不比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想必我们距离雷音寺不远了吧?”

    这一路走来,他们的速度也是不慢,或许应该是快到了吧?

    不料,孙悟空笑道:“早呢,早呢!我们只走了一小部分!如果此去西天有百份,我们只占一份!”

    沙僧问道:“大师兄,我们到雷音寺还有多少远呢?”

    大家也不知道要走多久。

    孙悟空却是说道:“不远,大概十万八千里。”

    十万八千里,不过只是一个数,实际距离远不止于这么一些。

    当然,若是唐僧直接动用法术,那也是极快能到达。

    但那样做的事,没有意义,他的奖励从何而来?

    八戒道:“猴哥,要走几年才得到?”

    “这些路,若是二位师弟,便十来日也可到;若论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回,最后那天还没暗。”

    这时,猪八戒多嘴的问了一句。

    “那若是师父呢?”

    这可难倒了孙悟空。

    同时也恨死了这个呆子,好提不提,提什么师父啊?

    “师父嘛……他的神通惊人,可能一天有一百个来回来吧。”

    孙悟空说的便是缩地成寸的神通。

    这么一说,让唐僧是十分有面子呢。

    “悟空,你们在说什么?”

    而忽然,唐三藏这么问道。

    这让三人有些郁闷,刚才你不是在听吗?

    怎么突然又问起了。

    这不明知故问吗?

    碍于唐三藏的威严之下,与爱表现的猪八戒说道:

    “俺老猪说,师父实力天下无敌,去往西天不过弹指之间的事,猴哥与沙师弟硬是不信。”

    孙悟空:……

    沙僧:……

    特么的,这事不是这样的啊。

    谁有不信的?

    这一切都是猪八戒乱讲的。

    “这样吗?我觉得也是!大概是因为帅气吧。”

    这是找夸的吗?还是自己夸奖自己的。

    可这关帅气什么事?

    三人错愕。

    而接着唐三藏又道:“我身下的白龙马这一段时间一直走路,也是幸苦了,我们得找个地方让她好好休息休息。”

    三人腹议,明明是你想休息好吗?

    非得说什么白龙马累了?

    但这话听在化身为白龙马的万圣公主心中,还是十分的舒服的。

    “对了,前方的山叫做什么山?”

    “师父,此山为万寿山。”

    一时不语的沙僧说话了。

    其实算起来,他的资格是最老的,远方天蓬和猴子都老,他的学识也算得上是最丰富的。

    因此,当他说出万寿山的时候,猴子点点头。

    “原来万寿山在这里啊,传闻山上有座观,叫然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

    沙僧话匣子被打开了。

    接着又道:“镇元子的混名为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这话一出,众人等嘶了一口气。

    闻一次就能多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

    如此妙物,谁能不爱?

    这东西可是仅次于唐僧肉一般珍贵了。

    唐三藏听了之后,心中一喜,如果能多吃几个,那寿命不是好几十万年了?

    这可比表白要让人感觉到痛快的呢。

    并且据他所知,这个镇元子在五百年前,曾经受了自己的重礼相待。

    这一次,一定不会亏待自己才是。

    所以,他道:“走,我们便上这观,寻那镇元大仙去!便呼那人参果也!”

    他话一出,三个徒弟开心不已,有如此好东西,怎么能不要呢?

    于是师徒四人,便开始往着五庄观而去。

    与此同时,那万寿山上的五庄观内。

    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

    他的门下散仙,不计其数。

    在观内居住还有四十八个徒弟。

    因他算到唐僧会来,因此,留下两个小徒弟招待唐僧。

    这两人一个叫做清风,另一个叫明月。

    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一千二百岁。

    镇元子吩咐二人道:

    “为师受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看着。这两天为师有一个老朋友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给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二人问道:“师父的故人是谁?说与弟子听,我们也好接待。”

    镇元大仙道:“他是东土而来的圣僧,法号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

    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招待和尚做什么?”

    道佛虽一家,但是这一家还说两家话。

    可以说谁也不服谁,如若不是上面的意思,这两人怕是直接不理会唐三藏了。

    镇元大仙却道:“你们哪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世,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

    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认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所以,我当他是老朋友!”

    原来有如此关系,二人一听,此事非同小事。

    “谨遵师命。”

    镇元大仙直身正要离开。

    又转身过来。

    叮咛嘱咐道:“我那果子数量有限,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摘。”

    清风道:“开园时,一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徒儿有数!”

    明月问:“师父,那唐僧不过是凡人,想得那人参果了是得不到,您在担心什么?”

    镇元大仙道:“你们有所不知,唐三藏虽是故人,但他的手下却不是善类!也要防他们一手!”

    “是!师父!”

    二人应是。

    镇元大仙则领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

    与此同时,唐三藏四人已经到达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