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的不科学大脑 » 第八十七章 新发现

第八十七章 新发现

    简单地冲了一个澡,林行知将之前的衣物塞进洗衣机里,眉头皱成了一团。

    “还有这种奇怪的副作用。”

    林行知思索着,心中的不安反而有所减缓。

    正所谓,有得必有失。

    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很符合脑学家提出的猜想。

    比如,Zeki

    提出“功能连接”的概念。

    即,模块化是大脑功能网络最显著的特征。模块内部的节点之间连接较强,确保了模块内部脑区神经信息的高效传递,而不同模块之间的功能连接较弱,从而保证模块能够独立自主地产生局部的功能,即功能性分离。

    同时,模块之间连接也需要足够强的功能连接,使局部功能进行全局的整合,从而产生复杂的大脑功能,即功能性整合。

    从这种说法来看,林行知的这种失控现象,倒像是大脑的全局功能性整合。

    简单地说,就好像是大脑将所有的功能区都用来做计算活动,从而忽视了对身体部分的控制,这才造成了此次失禁现象。

    思考了好一会,林行知只能无奈地摊了摊手,自己手上的仪器还是有些不足。

    如果有核磁共振扫描仪,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检测神经元活动用氧和血流量,绝对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不过,这种简单的实验也不是没有收获。

    经过对不同生理状态代谢水平的分析,林行知距离大脑的秘密,也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自己最初的猜想,是正确的!

    林行知从“人体代谢网络图谱”中发现了一种极为反常的现象。

    当自身处于运动状态时,他的血乳酸水平没有随之增长,反而有着持续减缓的趋势,而血糖指数却在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直到十多分钟后,血乳酸指数才逐渐回升。

    很显然,血乳酸作为供能效率更快的能量底物,在大脑供能紧缺时,被临时抽调,这才会出现这种古怪的代谢情况。

    不仅如此,血酮体和血脂的代谢水平,也足以佐证林行知的猜想。

    当然了,“人体代谢网络图谱”给出的答案远不止佐证猜想。

    结合时间参数,林行知能更为详细的了解这个过程,以防止出现低血糖这类临床症状,极大地保护了大脑的正常发育。

    “倒是可以尝试逐渐掌控这个过程。”

    林行知思索着,在草纸上写下了几个时间参数。

    在没有任何外来激素的协助下,这种超负荷的运转时间,能正常维持三分钟。

    如果有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帮助,超负荷的时间能提升至十五分钟。

    最节约且健康的方式,则是通过高强度长时间的锻炼,加**酸的合成速率,预计可以维持十分钟。

    “实验试剂还需要再准备一批,这个实验至少还需要再做三到五次。”

    林行知初步估计了开销,倒也没有以前那么心疼。

    有地下羊毛场这个源源不断的补给,这类小实验还是能放开干的。

    想到这儿,林行知看了一眼时间,也快到晚餐时间了。

    “把龙宇翔约出来再弄一批试剂,顺便问问这家伙调查得怎么样了。”

    说着,林行知打了个电话给龙宇翔。

    接通聊了没两句,林行知便皱了皱眉。

    给源润医疗提供药囊的明胶加工厂,规模不小,年产量几乎占到了全国总量的二成!

    “这件事不好办吧?”林行知沉声道。

    龙宇翔的声音很低沉:“确实很不好办,我这边还没有反馈上去,但感觉情形会与你之前猜测差不多。”

    “这么大的事情,危机公关能挽救过来?”林行知很是疑惑。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这种事情只要公布出去,民众会对整个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产生质疑,一旦陷入信用危机,你觉得他们还会有好日子过?”

    林行知默然,这种猜测不是没有道理。

    社会,从来就不是美好的童话故事,之所以人们相信童话,那是因为现实社会需要童话来维持稳定。

    一旦某种不好的意识形态扎根社会,带来的影响远比事件本身造成的影响大得多。

    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

    “你打算怎么做。”

    龙宇翔那边沉默了好一会,才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联系了一些检测机构,对市面上大部分胶囊制剂做了检测,大概三天就可以拿到结果。”

    “你确定这些机构会给你真实的实验数据?”

    林行知深吸了一口气,这得罪的可不只是某一企业,而是一整条利益产业链。

    胶囊有没有问题,难道那些药企会不知道?

    虽说林行知并不从事制药行业,可他也能猜到企业为什么要使用这种工业明胶。

    无他,只因为经济成本更低了。

    龙宇翔强笑着说道:“放心,我还不蠢,我找了好几家机构,其中有两家机构背后的股东,是生产食品级明胶的企业。”

    “你这一手玩的漂亮。”

    林行知玩笑道:“你这回砸进去的钱不少吧,要不我赞助你点资金?”

    “得了吧,就你那葛朗台的性格,你帮弄一份瑞氏制药的检测报告就好了。”

    林行知点了点头,他很清楚龙宇翔为什么硬要弄到瑞氏制药的检测报告。

    其一是权威性。

    其二则是一种逼迫。

    瑞氏制药本质是一家外企。

    一旦这种丑闻从外企手中流出,也就意味着这件事不再是单一的安全事件,远不是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就能控制住的。

    到那时,危机公关成了虚无,抓紧解决问题才是重点。

    虽然看起来有些可悲,但并不否认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要不今天你做个局,我找个熟人过来,具体怎么操作,你俩沟通一下比较好。”

    “也行,看你朋友几点方便,我今天都有时间。”

    挂了电话,林行知皱了皱眉,如果这件事是他来处理,绝不会有龙宇翔如此墨迹。

    首先,将所有涉及毒胶囊的药企挨个薅遍,拿到应得的利益后,直接在网络上匿名公开曝光,让群众舆论自行处理,既简单又省事。

    此时,正在局里加班的龙宇翔却是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屏幕上的辞职报告,拨通了一个电话。

    “爸,我下个月打算离职了。”

    “好啊,你爸我早就打算退休了,你小子...”

    显然,龙宇翔很清楚这个社会对打破陈规的人,是不会报之以善意的,就算你成功了,也只会让他们显得很平庸。

    ——

    与此同时,林行知正与罗大哥通着电话。

    起初,林行知以为罗大哥应该没有时间赴约,只想让他介绍一两个靠谱的同事。

    “罗大哥,你有时间就太好了,咱们找个地方吃个便饭,正好有点事儿找你帮忙。”

    “找你罗大哥帮忙还吃什么饭,你直说就是了。”

    “也不算是我一个人的事儿,当面说方便点。”

    罗大哥犹豫了一会,也没矫情,满口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