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崔家嫁女 » 第七章 算计

第七章 算计

    崔家产业在木易县算得上首屈一指,可惜崔老爷无子,依崔家祖训,崔家家产必须由崔家子孙传承,招婿入赘也不行,因此诺大家产将由移居燕州的崔氏分支子侄传承,并由他给崔家二老养老送终。

    崔夫人来自云锦世家,当年嫁妆异常丰盛,可和崔家家产不能相比,而几个女儿的嫁妆主要是崔夫人的嫁妆分配,因此几个女儿嫁妆都不算丰盛,有打算的人家就不一定看得上崔家女儿。崔夫人有个妹妹卫氏也嫁在木易县城东,两家离得近,经常往来。崔夫人还有个弟弟卫无涯,继承了卫家产业,在银陵,云锦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木易县崇善文风,每年在城东陵波度召开诗社,吸引各地文人才子前来参加,比文斗诗,好不热闹。木易县女子也会三三两两参与,不会写诗的女子,纯粹是为了一睹文人墨客的风采。

    崔婷珊一心准备比试,以博才女知名,崔婷欢则是一心推崇文人的风采,争先结识,讲讲花边新闻。金社长家就在卫姨母的隔壁,两姐妹就经常往姨母家跑,打听消息,何时有诗会,何时有比试。回来后和崔夫人描绘得眉飞色舞,哪个文人长得俊俏又有才华,哪个文人吟一首好词,把闺怨写的传神之至。

    崔老爷见他们这个样子,心烦得很,经常骂道:“都是蠢货,以前还觉得和其他姑娘比起来都一样,现在真是觉得比其他姑娘还要蠢上三分。”

    崔婷珊见到崔老爷生气了,很是害怕,婷欢则仗着主母宠她,根本听不进去,只管倾述自己多倾慕缪氏子,说他人长得魁梧,诗作却有童心:“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峨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崔老爷对他们失望透顶,重重地和崔夫人说:“夫人,看你教的好女儿,不知礼数,让两个姨娘把孩子领回去,好好教导,不要出去丢人现眼。”

    “老爷您真是奇怪,总是数落自己的女儿,要我看咱家这几个女儿不知比别人家优秀多少,特别是欢儿,敢说敢做,像极了当年的我。说起来当年我也是在诗会上认识老爷,欣赏老爷才华,才有现在的结果,真不知老爷为何觉得欢儿不知礼节。”崔夫人满脸不认同。

    “夫人真是不幸,我以为我们夫妻同心,对任何问题均是想法一致,但是关于两个小女儿,为夫实在不能苟同您的意见。”

    “老爷,孩子们还小,生性活泼,见解难免不全面,等到我们这个年龄,自然不喜欢天天跑去诗社了。当然,如果有个文人,出自富有之家,向我求取任何一个女儿,我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崔老爷直接闭嘴,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也懒得管这些事,这一生最后悔得莫过于年轻气盛参与斗诗。此时一个仆人进来,拿着一个邀请帖给婷婉,仆人则在一旁等待答复。崔夫人来了兴致,催着婷婉赶紧看看什么事情。婷婉回复仆人说:“告诉王小姐,婷婉下午一定到。”然后婷婉对母亲说:“下午王公子和他朋友都要去诗社聚会,王小姐一人无聊,想邀请我去红楼看绣样。”崔夫人听了兴奋不已,让婷婉赶紧准备起来,同时又有点惋惜王疏言外出碰不到。

    “母亲,下午可以备一辆马车吗?”婷婉询问崔夫人。

    崔夫人眼珠子转了转说:“婉儿你好久没骑马了,应该乘探亲访友的机会多骑马,这样身体也能变好。”

    婷婉看了看天色,犹豫地说:“母亲,天空看起来灰灰的,像是要下雨了,还是坐马车比较安全。”

    “大夏天,都是阵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没事的,再说下午马车要给几个掌柜使用,去农庄收租。”崔夫人转向崔老爷,朝他挤眉弄眼地问:“老爷您说是不是?”

    崔老爷烦透了,不想理她们,就说:“你自己看着安排。”

    于是崔婷婉只好骑马去红楼,红楼地处城东郊外,骑马也需要半个多时辰,偏偏天公不作美,婷婉走了一会儿,便下起了雨。霜雪一直担心婷婉淋雨,想着也不知道可有躲雨的地方。崔夫人却很高兴,自诩多聪明,婷婉今晚肯定无法回来了,那就可以在红楼住一夜,又多了和王公子见面的机会,想想自己真是个英明神武的母亲。

    雨一直下个不停,崔婷婉成功地被她母亲算计了,如崔夫人所愿,当晚没有回来。次日,王家派了仆人来通知崔家,崔婷婉昨日在路上淋了雨,得了风寒,暂时没法回崔家,需要在红楼小住,等病情稳定了再送她回来。崔夫人满口答应,心想小住更好,风寒也不是大事,王家一定会虚心照顾的。可是霜雪却觉得不妥,她了解姐姐的性格,一向报喜不报忧,及其隐忍,只怕是病得不轻,才不能移动的,建议母亲去看看。崔夫人没理她,让她不要大惊小怪地,便把仆人打发走了。霜雪着急去探望,一直在说服崔夫人,崔夫人被她说急了,回了一句,“如果担心,那你替我去看看。”这正中霜雪下怀,她巴不得去看看婷婉,可是怎么去呢,她犯难了。家里的几辆马车确实一早被崔老爷安排去收租了,她又不会骑马,唯一的办法就是徒步去了,两个小妹妹想去姨母家看看诗社情况,刚好和霜雪同路,于是三姐妹一起出发了。两个小妹陪她到城东,接着她一个人前往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