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梦里没好人 » 45大奸大恶多孝子,薄情寡义是书生

45大奸大恶多孝子,薄情寡义是书生

    大观园也建好一半了,贾琏也过的清闲,每天就是上上朝,下了朝就回家哄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巧姐,凤姐,迎春一个个陆陆续续的搬出了荣国府,都搬倒了贾琏和贾赦的宅子里。

    还好,贾赦之后买的宅子够大。不然都装不下这么多人。

    当然了人虽然多了,人口却简单了,就这么三五个主子,三五十号下人。

    大家也乐的自在。

    其实幸福挺简单的,无非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日加三餐罢了。

    只是平静的生活中总是有小插曲的。

    比如这日,贾琏依旧如往常一样上朝。今个是个大朝,人比较多,贾琏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本来准备眯一会偷个懒混一天的。

    谁知这日,群臣开始对皇帝口诛笔伐。尤其是那些御史。一个个义正言辞,大义凛然。直言皇帝,好大喜功,叹先皇为国家忧成疾病,看陛下坐龙庭亚赛王莽,又好比当年楚平王。

    说实在的,最近陛下却是有点飘,真的是钱是男人的胆,皇帝也不例外,如今的皇帝有钱,对内是家里赈灾,平叛上乐的大方,这都是好事。

    对外是,征准葛尔丹,平大小金川,还打下了新疆,这也算武功。难道这皇帝也知道异域风情,摇摆至上。哈妮克孜,就是漂亮。

    可是干了好事,你多少低调点啊,皇帝却不,没事就爱给名家字画提个字啊,勾搭个大姑娘小媳妇啊,弄一些花里胡哨烂七八杂的玩应啊,玩一处还君明珠泪千行,恨不相逢未嫁时之类的。

    人,大多时候大义上都出不了事,死都死在小节上。

    就比如,那个传说中的男人,开个挂算事吗,他之所以墙倒众人捶,还不是输在了穷嘚瑟上,大家都是穷屌丝,凭什么你个沙雕发达了。

    发达就算了,还他妈四处嘚瑟。等你走一招臭棋的时候,那就绝对没有翻身地了。

    所以啊,这庆国皇帝,没啥大毛病,少嘚瑟点,别招人烦就好了。

    可是还没等皇帝醒悟这一点,就遭到了御史的痛击。

    直言皇帝如隋炀帝一样。就差没说出让皇帝还政与太上皇这样的话了,不然又是一阵腥风血雨。

    就这样也让皇帝焦头烂额,也的确有点心虚。慌忙的组织人马,与御史们展开舆论反击,但是御史就是靠骂人吃饭的。皇帝手底下多是贾琏的水货科举选出来的家伙,水平真的不够。

    毫无抵抗力的完败。

    贾琏本来不想掺和这事啊,反正御史吗?叫唤叫唤也就完事了,别当真,你要当真了他们更来劲。

    可是皇帝却没放过贾琏。直言要贾琏发表意见。

    面对贾琏这个皇帝第一号狗腿子,御史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今个就要喷的贾琏一命呜呼,把老贾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唾弃一万年。文人的嘴,就是这么残忍无情。

    众御史安静的等着贾琏发表意见。

    贾琏想了一下,道:“这天底下所有人都能骂隋炀帝,唯独读书人不行。”与读书人正面刚不过,老子就和你玩颠覆。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贾琏继续道:“隋炀帝在位期间攻城略地开疆扩土,修建京杭大运河,改革官制开创科考,尊儒重道弘扬圣学。各位能不屈居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五姓七望之下,有资格在朝中侃侃而谈,全赖隋炀帝。”

    你们不是骂皇帝如隋炀帝吗?哥不否认,哥只是说隋炀帝没有那么不好,就是再不好,也轮不到你读书人骂?

    御史吗?不是读书人能么当御史,屌丝骂人一句卧槽。御史骂人才花样百出。

    一句话,全场再次安静,好多老御史气得心脏病都要犯了。

    对贾琏指指点点。

    贾琏又道:“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说的果然没错,书读的越多,却容易忘恩负义。”这话真没错,懂得越多的人越自私。可能是因为知道的越多越害怕吧。

    生死之间,有大恐惧。

    说完贾琏告罪离了大朝,边走边故作潇洒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翻译就是。别听别人和你逼逼赖赖的,现实他真不敢和你碰一碰。

    哥哥我今天多喝了点,头疼,先走了啊,没有事就别和我谈感情。

    两句话,大朝会又不欢而散了。

    皇帝这种东西吗?生来就是要被觉得是老百姓骂的,却不是读书人骂的,若是那个读书人骂了就是忘恩负义。毕竟皇帝是给了你们特权的人啊!

    皇帝似乎也受到了启发,开始组织起人来重修史记。要求只能客观描述,不可带一丝感情色彩。

    司马迁那种带有那么多个人主观色彩的史记叫史记吗?

    那叫小说。

    贾琏也感叹道。还是皇帝玩的好啊,什么史官执笔,天子不可干涉。

    现在天子自己当史官。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不止如此,次日过后,大街小巷的茶楼里,掀起了一阵“大奸大恶多孝子,薄情寡义是书生”的评书段子。

    这些自然和贾琏无关。贾琏只是觉得有点好笑。

    你说这读书人真的关心这个国家吗?

    打仗这种事情是说打就打的吗?终究是讲究个平衡的东西。

    战争永远是维持之前的平衡,或者开启下一个平衡的最直接的手段。

    一般什么时候容易干仗。

    主动发起战争就两种情况。

    第一就是觉得自己行了,可以整一下子了,能凭借武力恢复以往荣耀了。

    第二就是。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再不对外打仗,国内就要开打了,转移矛盾罢了。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原因了。

    什么三十年前你挖我家祖坟了,一百年前你占我地盘了,谁和谁是兄弟啦。都是扯淡,都是借口。

    觉得自己行了的,打不打仗,取决于当权者的性格。

    而第二种情况,感觉自己要不行了,尤其是大国,那战争基本上是必然选择。

    打仗为了啥,就是为了钱,或者说生存资源。

    打赢了起死回生,打输了就认命了。

    要不还能咋地,等彻底不行的时候再打啊?

    所以各位记住,落后不一定挨打,落后且有钱,才容易挨打。

    新书《重回九五当好爸爸》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