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单骑入俗尘 » 第二十三章 遣使南淮

第二十三章 遣使南淮

    “小刀,你不会一夜没睡吧?”香莲儿揉着眼睛,推开房门向易小刀问道。

    易小刀擦了一把汗,看着香莲儿说道:“哎,你怎么这么快就醒了?”

    香莲儿诧异地说:“这么快?我都睡了一晚上了啊。”

    “一晚上?”易小刀看了看天际,太阳冒出了半个脑袋,俯瞰着金陵城。

    “还真是啊,太阳都出…”

    “嘭”地一声,易小刀话音未落,便栽倒在地。

    “小刀,小刀你怎么了?”香莲儿连忙跑了过来。

    “呼~呼~”香莲儿将易小刀抱起,发现易小刀在她怀里已经安静地熟睡了起来。

    转眼间,二十多天过去了,赵易执上起了早朝。这还是赵易执在城墙上昏迷后的第一次早朝,皇帝突然昏迷,虽然消息封锁得当,但是朝中上下还是得到了风声。有的大臣们已经开始揣测皇帝会不会再度驾崩,这皇帝人选会是哪位赵氏远亲了。

    赵易执如今再度上朝,朝中的各种细小声音戛然而止。

    “宣周子儒上朝~”王振良在赵易执旁边,喊了一嗓子,拉开了早朝的序幕。

    门外一个少年郎走了进来,此时的周子儒头发束起,仍是一身白衣,却系上了腰带腕带,步伐坚定地走上朝来。少了些飘逸,多了一丝沉稳,也显得十分干练。

    “草民周子儒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子儒跪拜在地。

    “平身”赵易执回复了一声,便示意王振良可以宣读了。

    “陛下谕令,宣周子儒为当朝文相。望周文

    相不负陛下之厚望,恤周氏先祖之心血,辅佐大启朝,以图国家兴盛,百姓安康。”王振良提着气喊道,声音贯彻整个大殿。

    “谢陛下!”周子儒经此宣布,便是大启朝文相身份,遇帝不拜,见尊不让。这也是启太祖赵始究给予启朝初代文相周羽的待遇,六百年来,几十位君王在这个大殿里册封着列代周氏子孙为文相。

    “陛下圣明!拜见周文相。”文武百官在周子儒身后见礼道。

    周子儒转身对着文武百官回了一礼,又回身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周先生但讲无妨。”赵易执说道。

    文武百官对于“周先生”一词充耳不闻,列代帝王对周家宽容之极,别说一个称呼,对于周家,除了平分江山,什么样的待遇大臣们都不会觉得奇怪,今天的册封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个形式。

    “陛下,闻报天下现今叛贼四起,陛下也已下诏各地在外藩王讨逆。各地叛贼不过乌合之众,多数均已剿清。然南淮王与东鲁王境内盗贼仍旧甚多,南淮王辖区境内水系密布,水匪猖獗,且离京城距离过近。望陛下早做谋划。”周子儒说道。

    “周爱卿可有好的提议?各位文武爱卿,若有好的提议也可一并奏来。”赵易执对着满朝文武说道。

    能在这个朝堂上站着的都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也没办法站到这个位置。这个时候就是皇帝和这个新上任的周文相在唱对角戏呢,谁敢这个时候去插一脚?

    赵易执也没指望这个时候会跳出来一个忠心耿耿的张良或者诸葛亮出来,周子儒更没那个耐心等,便说道:“陛下,南淮之地水深船轻,山高林密,不易轻动大军。陛下先行遣使以监剿匪,更兼岁贡将至,不可出现差池。”

    “稳妥之法,可有爱卿愿出使南淮?”赵易执接着向朝臣问道。

    文武百官继续垂首竖耳,等着皇帝的“托”自告奋勇。但是赵易执和周子儒这可没安排托,遣使只是个托词,谁去都一样,就是南淮王剿匪不力,只要他不谋反,还能撤了这个六百年传承下来的南淮王不成?派遣军队更不现实了,军队一旦撤离京城,这个节骨眼上义军也好,藩王也罢,哪路兵来京城都吃不消。至于岁贡,倒是一件重要事,遣使过去催催还是有必要的。

    赵易执见文武官员中有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官员缩头缩脑,一直在前排的背影下躲躲藏藏,喊道:“那位爱卿,官居何职?”

    众人顺着赵易执目光看去,连前排的大个子都往旁边站了站,那个缩首的官员一看躲不掉了,只好硬着头皮出来:“启禀陛下,微臣黄柏,现任朝议大夫。”

    赵易执点了点头“黄大夫既任朝议大夫,胸中必有韬略,周先生适才所言,朕料非爱卿前往不可。”

    黄柏急得满头大汗,他平时也就是写写奏折,说一下奇闻异事,哪有什么韬略?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不过这个时候,借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说个“不”字。太师上个月刚被斩了,自己要是有个差池…

    说来也怪,黄柏为人胆小,平日里连只鸡都不敢杀,连条鱼都不敢抓,李太师被问斩他还曾去法场看了全程。

    “微臣领旨,定不负陛下期望。”没办法,黄柏只好再次中规中矩地喊了句,又中规中矩地退了回去。

    朝堂上只是议个大概,安排详情自然不会在朝堂上讨论,赵易执见他退了回去也没说什么。看了看周子儒,周子儒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便开始议论其他政事。最多的事还是不少大臣上奏请示中秋的安排了。

    久不上朝的赵易执吩咐几声,叮嘱一下不要铺张浪费,便匆匆地结束了这次朝会。朝会之上向周子儒使了个眼神,起身回了寝宫。那个眼神自然逃不过一些大臣的眼睛,不少大臣看向周子儒的眼神狐疑了起来。皇帝大病初愈就与之前判若两人,宫中妃嫔备受冷落,如今却和这个周家的小白脸眉来眼去,怕不是有龙阳之好吧…

    想到这里,一些容貌俊伟的大臣们心中恶寒,打定主意不修边幅,免得被皇帝“看上。”

    赵易执是不明白各位“忠臣良将”们的想法,知道估计也无所谓,这在后世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周子儒自然明白,但是他无所谓,他只希望周家永存,若要周家永存,就要国泰民安。那句“死绝周家,再死赵家”的肺腑之言,像是一个魔咒一样,萦绕在周家一代代人的心头。

    周子儒出了大殿,便由着一个小太监领路,转向了后宫的方向,不少大臣见此更是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与他一起的还有黄柏,他在朝堂上站位靠后,却也最后出来,垂头丧气的,刚出大殿,就被一个小太监拦住,领着向后宫而去。

    赵易执刚回到寝宫,换了龙袍,着了宽松的衣裳,周子儒和黄柏就前后脚地到了,被王振良一起迎了进来。

    “周先生,黄爱卿,你们来了。不必拘礼,坐下说。”赵易执说道。

    周子儒首先开口:“黄大人可知陛下唤你来此所为何事?”

    黄柏连忙对着这位新任文相欠了欠腰,拱手说道:“下官愚昧,不敢揣测。”但凡有点思维能力的都知道,这架势就是为了“出使南淮”一事。黄柏纵然胆小,倒是深谙为官之道:伴君如伴虎,妄猜君心可是会掉脑袋的。

    周子儒明白黄柏的心思,无奈还得陪着他演戏,这种“公开场合”,总不能跳出来说黄柏揣着明白装糊涂,不然赵易执面子上可过不去了。便接过说道:“黄大人,此次出使南淮,陛下还有一些叮嘱,不好在朝堂之上嘱咐,便私下召你过来。”

    赵易执可等不得两个人这种套话互相试探,等事情说明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直接开门见山道:“此次你出使南淮,非你独往。还有一人随你同去,只是你在明处,他在暗处,务要摸清南淮之地的各方面情况!”

    黄柏连忙回了句“下官遵旨”,便自己揣摩起了这句话的意思。

    赵易执见黄柏一个人低着头在那瞎想,只好说得更明白一些:“此次出使,你为正使,我再指派一人与你通往。但不可让人知其身份,将南淮之地的军政,民生,以及叛贼情况都调查清楚,也询问一下岁贡之事。切不可与南淮王起冲突。必要时需听从一下那个人的安排。”

    黄柏的心随着赵易执的话越听越沉,出使不算,还要带着一个不知道身份底细的人,还要了解南淮之地的军政,民生,叛乱情况,还有岁贡,这么一大堆事,但是一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一下子松了一口气。必要时听从安排,行了,那就没自己的事了。要是有什么篓子,那就是必要的时候,也是他黄柏听从安排的时候。

    黄柏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欣喜领命后就欲离去。周子儒喊停了他,拉至门口处,又低语交代了一番。赵易执见黄柏一脸疑惑地点了点头,向自己施了一礼便离开了,也是好奇地不行。待黄柏离去后便问起了周子儒。

    周子儒神秘一笑,岔开了话题:“黄柏这边不用担心,陛下需要担心的是那个易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