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160 刎颈之交

160 刎颈之交

    夜晚,繁星点点,漠南草原隋人、东突厥人、库莫奚人杂处,他们喝着酒,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时而高谈嬉笑,时而声嘶力竭的放声高歌。

    情至深处,却也会潸然泪下。

    自八月中旬,崔澈领军出塞,迎战东征的阿波可汗大逻便,联军已经相处小半年。

    期间经历过弱落水大捷、夜袭王庭这样的辉煌时刻,也曾因莫何可汗身中流矢,险些折戟沉沙。

    哪怕是普通军士,相互之间也熟络起来,多多少少都有些情谊。

    崔澈与众人载歌载舞,阿会鲁苏为他吹奏胡笳,都蓝可汗雍虞闾拉着胡琴,临别之际的狂欢一直持续到深夜。

    澈哥儿多喝了些酒,迈着踉跄的步子被亲随扶回了帅帐,阿史那氏赶忙让人烧些热水,为他擦拭身子。

    有人看重一层膜,也有人偏偏喜欢对方贵重的身份带来的异样快感,崔澈就是其中之一。

    崔澈不敢明目张胆的纳妾,可养些没有名分的外室倒不是难事。

    以他的身份地位,想要处子,唾手可得。

    且不说府上那么多婢女,民间也不缺尚未出嫁的女子。

    但如杨丽华、尉迟炽繁、穆邪利、阿史那氏曾作为一国之母的尊贵,却更为难得,也更能带给他满足感。

    翌日,清晨。

    营地早已收拾好,只等崔澈下令,八万联军就将驱赶着妇孺、牲畜各自启程归国。

    “今日一别,也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再见。”

    崔澈感慨道。

    阿会鲁苏拍着胸脯道:

    “子澄但有号召,我必往蓟县!使者旦至,鲁苏夕往!”

    都蓝可汗雍虞闾瞪了阿会鲁苏一眼,责怪道:

    “此举是为子澄招祸,岂不知功高震主,更需事事小心,勿使朝廷猜疑!”

    崔澈闻言大笑,右手拉着阿会鲁苏:

    “酋长爱我,诚心诚意。”

    左手牵起雍虞闾:

    “可汗谨慎,思虑周详。

    “此番出塞,澈不喜煌煌之功,唯独庆幸能与二位成刎颈之交。”

    又是一番道别,崔澈领着隋军率先启程,在东突厥与奚族将士恋恋不舍的目送下,驱赶着妇孺、牲畜向幽州方向而去。

    当最后一名隋军消失在了茫茫草原,阿会鲁苏才与雍虞闾道别,二人各自班师回去部落。

    幽州蓟县。

    “大捷!总管统率三族联军踏破都斤山,烧毁突厥王庭!俘斩无数!”

    入城报捷的骑卒策马疾驰,沿街百姓纷纷避让。

    这名骑卒的嗓音嘶哑,想来沿途没少高声呼喊。

    街道上的百姓面面相觑,一名年轻男子挠着脑袋不解道:

    “自从崔总管上任,怎么感觉突厥人就成了面团,可以任意揉捏。”

    这句话倒是说出众人心中疑惑,崔澈上任才一年,先是在渔阳之战歼灭西突厥五千骑,随即彻底覆灭祸害幽州多年的地勤察部,又于弱落水击溃西突厥十五万大军,如今又捣毁突厥王庭。

    不知道西突厥人麻不麻,反正幽州百姓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真正当远征大军返回隋境,目睹他们的收获,还是让六州百姓目瞪口呆。

    崔澈此前将俘获分作两份,一份十万余妇孺,二十余万牲畜,由随他夜袭王庭的六万将士按战功分配,另一份则是十万将士人均一名妇孺,两头牲畜。

    而隋军将士尽数参与了那一场战斗,故而两份赏赐相加,几乎人均能得三名妇孺,五头牲畜。

    进入隋境后,崔澈便遣散了六州将士,使他们各归州境。

    骑卒们在归乡后,引得无数乡人围观,在众人羡艳的目光中,他们抬头挺胸,赚足了颜面。

    崔澈并没有急于返回蓟县,而是领着二百亲卫,挨家挨户亲自往阵亡将士家中慰问,送上他们应得的抚恤。

    每到一地,崔澈总要告诫当地邻长、里长、党长,对于阵亡将士的家眷,理应有所照顾。

    若是有人欺辱遗孀、遗孤,他们作为当地三长,却袖手旁观。

    崔澈有言在先,必会借他们的头颅,告慰亡灵。

    各地三长无不胆战心惊地应承下来。

    隋军将士伤亡并不多,但架不住众人来自幽、燕、恒、平、玄、易六州各县,崔澈直到二月十三,才将抚恤全数下发。

    沿途见多了家眷们的悲痛,回到蓟县时已经是身心俱疲。

    “这京观无需再留了。”

    崔澈指着官道两旁高高垒起的京观,与前来迎接的总管府长史李纲说道

    在西突厥身上狠狠刷了一波战绩后,崔澈哪还需要京观来为自己立威。

    况且蓟县怎么说也是幽州州治所在,这么个恐怖景观长时间堆砌在城外,多少也有点不合适。

    李纲躬身应命,他虽然不知道崔澈在塞外的具体经历,却也如刘方一般对他心悦诚服。

    在回城的时候,李纲抽空为崔澈介绍起了朝中发生的大小事件。

    各州长官与重要幕僚在年底需要轮番进京,奏报该州官员过去一年的政绩,去年由于崔澈与刘方出塞未归,便是由李纲归朝。

    崔澈听说朝中已经在热火朝天的做着伐陈准备,心中也没有多少想法。

    之前期待着参与伐陈,自然是期盼立功,但如今他反而担心起自己功高震主。

    回到总管府,崔澈又询问起弱落水之战的俘虏。

    他当时为了让杨坚出风头,讨其欢心,在征得莫何可汗处罗侯、阿会鲁苏的同意后,将原俘虏尽数送往大兴,举行了一场五万余人的献俘仪式。

    在得知杨坚已经将三分之二的俘虏分赏给了库莫奚与东突厥,崔澈也终于放下心来。

    至于阿会鲁苏被册封为奚王,崔澈并不感到意外,阿会鲁苏本就是奚族五部共主。

    所谓赏赐俘虏,但这些俘虏本就是东突厥与库莫奚应得的战利品。

    自然要搭上点添头,比如一个奚王的名号。

    老哈河畔,辱纥主部。

    阿会鲁苏毕恭毕敬的从隋朝使者手中接过册封诏书,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他对崔澈的先见之明更是五体投地。

    才送走隋朝使者,阿会鲁苏便迫不及待派人往蓟县向崔澈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