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464 越府报丧

464 越府报丧

    杨昭之死,带给杨广更多的还是继承人上的烦恼,至于他们二人有多深的父子感情,倒也不见得。

    毕竟杨昭自小就被杨坚养在身边,而杨广出镇外地,父子两一年也难得见上几次。

    在杨昭死后,杨广也只是为他哭了两嗓子,意思意思就糊弄过去了。

    一如史书记载‘帝哭之,数声而止,寻奏声伎,无异平日。’

    杨广回到大兴,为杨昭发丧,谥号元德。

    虽说杨广死了儿子,还是照常寻欢作乐,但对于三位孙儿倒是不薄。

    杨昭三个儿子的亲王爵位,就是杨广在杨昭死后所赐。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杨昭刚刚下葬不久,杨广正在准备南巡,越国公杨素的死讯就传到了大兴宫中。

    原时空中,观测天象的太史官声称,隋地所属的分野将有重大的丧事发生。

    因为楚地与隋地同属一个分野,素来迷信的杨广便将杨素由越国公改封楚国公,希望杨素早死,为自己挡灾。

    但在这一时期,由于有心腹大患崔澈的存在,杨广又怎会盼着杨素去死。

    杨素也自然还是越国公,并没有被变更封地。

    入宫报丧的杨玄感憔悴得很,自从杨素患病以来,他便一直守在其父身边,可终究没有留住杨素。

    眼泪从越国公府一路撒到了大兴殿,双目红肿的杨玄感拿出杨素临终之际的遗表,难掩内心的伤痛,哽咽道:

    “陛下!此乃家父临终之言,由微臣代笔,还请陛下观之。”

    杨素之死,让杨广深受打击。

    哪怕曾经有河东战败的污点,但杨素依旧是西隋最出色的统帅。

    如今失去这位重臣,杨广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还有谁能让他放心的托付军事。

    杨广将杨素的遗表翻开来看,原来是他请求杨广留在关西,休养生息。

    静待时机之余,派遣使者出塞,以重利诱惑库莫奚、契丹,挑拨他们与崔澈的关系。

    等到东突厥都蓝可汗与启民可汗在漠南分出胜负,则可联合高句丽。

    由高句丽攻辽东,东突厥攻河东,而关西、荆楚、汉东、淮南等地也可出兵渡河,收复失地。

    到那时,哪怕库莫奚、契丹保持中立,不参与这场围剿崔澈的战争,崔澈也必然应接不暇。

    对于杨素这封遗表,杨广深以为然。

    要是放在以前,心高气傲的杨广又怎么会和东突厥、高句丽合作,但丢失关东之后,杨广只得放下心中的骄傲。

    只是在杨广看来,自己迁都江南,也不妨碍他与草原部族联络,将来夹击崔澈。

    迁都之事,他心意已决,容不得更改,这关中,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再待了。

    杨广一路走来,杨素出力甚大,杨广也给了他极高的哀荣,追赠杨素为光禄大夫、太尉公,都督十余州诸军事,谥号景武。

    又赐杨素载丧的鍂车、四十名手执斑剑的仪卫,以及鍂车前后的仪仗队与乐队。

    另赐谷物五千石、织物五千段,派鸿胪卿督理丧事,又特意下诏书哀悼杨素。

    杨素死后的风光,更盛此前元德太子杨昭。

    杨广甚至亲临越国公府吊唁。

    消息传到晋阳,崔澈心中五味杂陈。

    但更引他注目的是杨广计划南巡一事。

    崔澈不知道杨广这一去,还会不会回到关中,至少另一个时空,杨广便是心灰意冷,两耳不闻窗外事,跑去了江都享乐。

    不过既然杨广要南巡,不管他回不回来,至少在此期间,崔澈预计两国的边境将会迎来一段时间的和平。

    这也如他的心意,能够给到训练水军的时间。

    如今水军的招募工作,已经在崔弃疾的主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

    船工也陆续抵达徐州,只不过巨木尚未运抵,正在做造船前的准备工作。

    打造战舰不仅是一个技术活,也是耐心活,哪怕巨木运到了徐州,也不能马上开工,那些木头还得浸泡、阴干。

    一般来说,建造一艘战舰需得花费3-6年。

    杨素在开皇五年担任信州总管,负责督造战舰,一直干到开皇八年,之所以仅用了三年时间,还是省去了浸泡与阴干的步骤。

    朝廷为杨素提供的,都是早已浸泡、阴干过的巨木。

    实际上,青州也储存有部分巨木。

    当初杨坚为了水陆并进攻打高句丽,曾在青州打造战舰,向青州输送了许多巨木,如今还有剩余。

    只是青州的巨木储存量不足以支撑崔澈新建水师的规模,这才征发民夫砍伐、运输不足之数。

    中秋前后,关东大部分地区普遍迎来了秋收,好在这一年顺风顺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水旱之灾,正体上也算是一个丰年。

    即使有官员上报田地歉收,崔澈也会派出使者实地考察后,下诏减免当地的租调。

    中秋佳节,本是团圆的日子,崔澈也想念起了远在徐州、辽东的两个儿子崔弃疾与崔彦宗。

    他派人前往传信,让二人在年前入朝述职。

    汇报当地官员政绩的同时,崔澈也想听一听他们对来年的展望。

    辽东说是崔彦宗镇守,但他也才十七岁不到,大小事务都是长史与司马处置,有总管府司马王当万坐镇,崔彦宗在与不在,其实也没太大的区别。

    这一次崔彦宗回来,崔澈便不打算让他再回辽东了,计划将王当万扶正,作为辽东都督,据守辽东城。

    具体派往何地,崔澈也想听听他自己的想法。

    至于崔弃疾,还是要回去徐州。

    徐州是东南重镇,新建的水师又屯驻于此,也只能是崔弃疾坐镇,才能使崔澈放心。

    而崔弃疾入朝述职期间,有李密、杜如晦代为处置徐州军政,料想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西隋大业二年(公元506年),九月十三,在重阳节祭拜过杨坚之后,杨广的车驾由大兴启程,向西前往大散关。

    杨广回望大兴城,不仅是崔澈并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回到关中,就连杨广自己也不清楚。

    或许有朝一日,光复中原,还是要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