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470 援弱抗强

470 援弱抗强

    崔澈是在晋阳宫接见的都蓝可汗之子逾勤察,打量着风尘仆仆的来人,崔澈不由感慨时光荏苒,当初的年轻人,如今也是满面胡须。

    “小侄拜见大王。”

    堂下,逾勤察恭敬见礼道。

    崔澈与都蓝可汗也是二十多年的老交情了,曾有歃血之盟,逾勤察自称小侄,倒也不算唐突。

    “无需多礼,起来吧。”

    崔澈微微颔首,问道:

    “孤与你父汗数年不曾相见,可无恙乎?”

    逾勤察回答道:

    “有劳大王关心,父汗体态康健,也时常挂念着大王。

    “只是近来逆贼逞凶,倒行逆施,祸乱漠南部族,父汗命小侄南下,前来拜谒大王,请大王出兵北伐,匡扶正义。”

    崔澈并未直接给予答复,所谓正义,也不过是相对而言。

    如今都蓝可汗与启民可汗都宣称是突厥正统。

    都蓝可汗自不必说,其父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传位于莫何可汗,莫何可汗死于西征,归途中,都蓝可汗由崔澈拥立,承袭汗位。

    当时,隋朝也是认可了都蓝可汗作为突厥汗国大可汗。

    只不过那都是老黄历了。

    启民可汗则是在都蓝可汗叛隋后,被杨坚册封为突厥大可汗。

    崔澈反杨广,而非反杨坚,实际上,真要论政治立场,无论对于东隋,还是西隋来说,启民可汗才是真正的突厥大可汗。

    而都蓝可汗与其子逾勤察,才应该被唤作逆贼。

    毕竟在沙钵略可汗时期,东突厥就已经在实质上沦为了隋朝的附庸。

    作为宗主国的隋朝册封了启民可汗,启民可汗就是毋庸置疑的大可汗。

    当然,在崔澈看来,凡事的出发点,还得是自身利益。

    启民可汗已经铁了心倒向西隋。

    当初启民可汗被都蓝可汗袭击,部众溃散,只带了不足十余名骑逃往关中,是杨坚一手扶持,才有今日之势。

    他并不相信所谓杨广弑父的传闻,认为这不过是崔澈、杨谅等人起兵的借口。

    既然启民可汗不能与自己同心,能够扶持的也只有都蓝可汗了。

    崔澈借口自己还要考虑,让人将逾勤察带出晋阳宫,安排住处休息,由鸿胪寺的官员引去了燕然馆。

    鸿胪寺是执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的机构,崔澈效仿北魏旧制,在晋阳城中开辟了四夷馆四夷里,安顿外宾以及各方投奔东隋之人。

    四夷馆,即金陵馆、燕然馆、扶桑馆、崦嵫馆。

    四夷里便是各国使节、商贩以及来投之人生活、居住的区域,为归正里、归德里、慕化里、慕义里。

    西隋之人来附者,会被崔澈暂时安置在金陵馆,居住满三年,在归正里赐予府邸;

    北夷来附者安置于燕然馆,久居之人,在归德里赐予府邸;

    东夷来附者安置于扶桑馆,久居之人,在慕化里赐予府邸;

    西夷来附者安置于崦嵫馆,久居之人,在归义里赐予府邸。

    逾勤察离开后,崔澈立即召集心腹文臣们商议此事,众人尽数赞同出兵,干预漠南战局,但对于出兵的规模,却有不同的看法。

    一直跟随在房玄龄左右,学习处理政务的薛收提议,应该举大军北上,与都蓝可汗夹击启民可汗,在灭亡启民后,顺势吞并都蓝可汗的部众。

    如此,便可一劳永逸,解决北疆之患。

    还能够以东突厥作为附庸,从其部族之中抽调仆从军,驱使他们作战。

    薛收的提议得到不少人的认同,这并不仅仅是看在他是崔澈小舅子的身份上,而是他的方略确有可取之处。

    只不过与薛收交情甚笃的房玄龄却反对这一计划,认为背盟相攻,吞并都蓝部落,短时间内固然能够获益巨大,但却是以信义作为代价,此举得不偿失。

    况且主力出塞,西隋大军也有趁机北上、东出的可能,不可不防。

    房玄龄提议,不应该过度介入东突厥的内战,而是要维持都蓝可汗与启民可汗之间的相对均衡。

    可以派遣少量兵力袭扰启民可汗后方,逼迫他回援,给予都蓝可汗以喘息之机。

    房玄龄继续道:

    “诸位,突厥内乱,我等不应该心存偏见,被私情左右,而是要坚持援弱抗强之策。

    “今日都蓝可汗势弱,我等便出兵袭扰启民可汗,若明日形势逆转,我等也要对启民可汗施以援手。”

    崔澈闻言,抚掌叫好,他决断道:

    “房仆射所言有理,只有在内乱中的邻居,才是好的邻居,本王心意已决,将征召骑卒二万五千人,劫掠启民后方。”

    毕竟一旦真让都蓝可汗统一了东突厥,他必然是要在东隋与西隋之间待价而沽,就如同当年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争相贿赂、拉拢突厥人。

    崔澈在亲信中的威信毋庸置疑,他的表态也终结了众人的争论。

    在与一众心腹细致规划好了出兵方略之后,崔澈让亲信们各归其职,命人将逾勤察又带来了晋阳宫。

    不等逾勤察行礼,崔澈便正色道:

    “孤与你父汗情同手足,又怎能见他受人逼迫而无动于衷,贤侄尽管放心,本王不日就将出兵塞北。”

    逾勤察闻言大喜,他激动道:

    “得大王此诺,小侄也算不负父汗的嘱托,恩情如此,小侄与父汗永世不敢忘怀。”

    然而崔澈却摇头道:

    “只是如今西贼虎视眈眈,本王也不能为了干涉突厥内部纷争,抽调各路大军,致使国内空虚,给到杨广可趁之机。

    “还希望你父汗在前线能够拖住启民大军,本王自会派遣偏师劫掠其后方。”

    逾勤察闻言,大感失望,他当然是希望崔澈能够领大军出塞,帮助其父完成部族的统一。

    好在都蓝可汗与崔澈相交多年,也了解他的脾性,知道崔澈不可能会这么好心,在逾勤察临来之前,就有说过,只要崔澈能够出兵,为他缓解压力即可。

    况且崔澈所言,担心西隋趁机来犯,也是实情。

    故而逾勤察还是千恩万谢,感激崔澈在其父危难之际,能够念在往日的情份上,出兵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