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现在开始拍电影 » 193、大新闻

193、大新闻

    因为《小丑》留下祸根,这次的《环形》只在华夏上映。

    伴随着上映日期的临近,无数人翘首以盼。

    媒体方面,从路朝林拿下戛纳金棕榈,到中影教授,再到《环形》上映,报道的点始终围绕着路朝林,这是男人,自带热点。

    关于《环形》,目前已经确定的是,里面那种具有开创性的叙事风格,定义为环形叙事,主要是先前逼乎上那条帖子,点赞太多。

    火出了圈。

    环形叙事的那种说法,口口相传,影响力逐步扩大。

    “环形叙事?”

    “我怎么还是不明白,什么是环形叙事?”

    “就是非线性叙事,从影片开头到结尾,形成一种闭环性的叙事风格,时间是被打散了的,在环形叙事面前,请暂且忘掉时间的作用。”

    “算了,我还是去把《环形》看一遍再说吧。”

    “看一遍过后,才可以更快更好的跟上,兄弟你的看法很对。”

    “你不看,我不看,路神哪去收割票房,怎么拍下部戏。”

    “我倒不是因为搞明白,什么是环形叙事,才跑去看环形,我是路神的粉丝,路神产出的作品,没有我不喜欢,就冲这个,我看定了。”

    “我是因为戛纳金棕榈,路朝林华夏第一导演!”

    临上映期间,网上开始变得热闹,掀起各种各样的讨论。

    仿佛每个人都有,必须要看《环形》不可的理由。

    “天呐,我看到了什么,今天入华夏境内的游客怎么这么多?”有人在机场拍了个视频,传到网上,有眼尖的媒体看到,嗅到新闻气息。

    马上派出记者和摄影师,奔赴视频中对应的机场。

    记者慕思怡笑容甜美,阳光好看,先表露自己的身份,然后对方看到她的长相和火爆身材,基本就很难回绝:“你是来华夏旅游的吗?”

    在她面前的是个黑人男性,身材高大,足有一米九,也说的英语:“不是,我和我的朋友一起来华夏,不是旅游,我们来看路导的新电影!”

    “环形?”

    “对啊!”

    “???”

    慕思怡陡然一愣,黑人男性身边,站了差不多五个人,三个男性,两个女性,有黑有白,组团来华夏,并非旅游,而是看路神的电影。

    活久见。

    她又看到路神影响力的更多面,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国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给上映环形,想到就很气人。”黑人当着慕思怡的面,在镜头中吐槽了一番自己的国家。

    “你来自什么国家?”

    “法国!”

    法国?

    那不是路神才拿了戛纳金棕榈的国家吗?这么快就翻脸了?

    慕思怡听闻,给整不会了。

    这算怎么回事?

    简单聊了几句,然后慕思怡又拦在一对脏辫姐妹面前:“你好,可以打扰一下吗?你们来华夏,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

    “电影院!”

    “电影院!”

    脏辫姐妹异口同声。

    慕思怡沉吟道:“是为了看路朝林的新片,环形?”

    “明知故问,我在看《小丑》的时候就粉上了路导,作为一名粉丝,错过了戛纳电影节,绝对不能再错过首映礼,距离无法成为障碍!”

    “你们来自哪个国家?”慕思怡有前面黑人小哥的采访经验。

    这一次倒是没有过多的惊讶,脸上笑容甜美不见,当脏辫姐妹说来自西班牙后,她们还想缠着要慕思怡的联系方式,最终以工作不便回绝。

    第三个被采访的外国人。

    “为什么来华夏?”

    “为了看环形!”

    第四个。

    “为什么来华夏?”

    “还能为了谁?我的心都放在路导身上,除了他,再没有能够吸引我的男人,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那么喜欢他,但只要每隔半个小时,不看到路导的照片,我就会感觉到生活索然无味,所以我身上装满路导的照片。”

    第五个。

    “为了路朝林?”

    “为了部落,不对,为了路导的环形!”

    慕思怡采访了二十五组,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外国人,来到华夏,有相同的目的,进电影院,看路朝林的《环形》首映。

    “这可真是个大新闻!”

    慕思怡忍不住叹息,明天就是《环形》的首映。

    明天也是她恢复单身的第三天,也是她计划中,可以脱单的第一天,采访了这么多人,她已经成功的被《环形》吸引了注意力。

    一部电影,真有这么好看?

    平时的心思都在工作和异性身上,对电影的关注度并不高。

    但,结束今天的采访,慕思怡只想把脱单的日期往后推。

    先看《环形》!

    “数不清的老外,涌入华夏境内,目的就是为了看一看路神的新作,这算是把影响力扩散到世界级了吗?路神走上了人生巅峰?”

    ——《每日新闻》

    “环形的预售成绩,比小丑还要高,上座率高达80%?天呐,这也太火爆了,不少院线经理,已经准备好削减其他电影的排片。”

    ——《电影娱乐》

    “80%?开什么国际玩笑,我刚刚结束院线经理的采访,他们影院,每当轮到路神的电影上映,几乎都会形成一票难求的局面,至于这部新片《环形》,毫无例外,截止目前,已经是一票难求,上座率100%!”

    ——《天天日报》

    “冲冲冲,让我看看,路神的《环形》,可以打破多少纪录?”

    ——《娱乐播报》

    “拭目以待,倒计时18小时。18个小时,去路光刷路神以前的电影,时间够了吧,看完还可以睡一觉,然后用新电影,刷新自己的认知。”

    ——《娱记快车》

    无数媒体,跟风报道。

    现在最强的热点就是路朝林,只要蹭上,肯定有流量和曝光。

    那也意味着,有钱赚。

    这么好的机会,没有哪家媒体甘愿就此放过,也因此,他们是路朝林每次新片,最为忠实的宣发者,有他们的积极报道和扩散,可省不少宣发。

    诺兰新片《奥本海默》,要了一亿美元用于电影制作,一亿美元用于宣发,可见宣发对一部电影的占比,诺兰已经算前世导演中的顶流了吧。

    他却依然要花费如此高昂的宣发费用,如果他身在这个世界,这些宣发费用,少说也可以省一大半。他没来过,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世界的媒体有多主动,只要有点风吹草动,马上各种报道,铺天盖地,大神省钱机。

    顺便一提。

    地球人都知道诺兰是实拍狂魔,拍《星际穿越》种玉米,拍完后拿去卖还赚钱了,《信条》里面一亿美元的飞机,说撞就撞,这一次的《奥本海默》,根据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事迹进行创作。

    无数网友戏谑,是不是应该实拍个原子弹爆炸?

    话说回来。

    路朝林的《环形》,在戛纳金棕榈,媒体,以及个人影响力的加持之下,首日预售票房,达到4亿,无数人想在第一时间看到路朝林新作。

    某些影院预售上座率100%,恐怖如斯,某些影院无限接近。

    这些数据,一项项的拎出来,见者震惊,听者震惊。

    “不错!”

    路朝林很满意,但是,他有种预感,《环形》如果只是国内上映,最终的票房不会太高,这部电影,更喜欢的观众应该是老外。

    毕竟太恶趣味了……

    从前世的一项数据,就可以轻松证明。

    前世,主要受众群体是国人的豆瓣,《环形》从最开始的top250排行前面二十,后面一路下跌,到了85左右,IMDB受众国外群体,排名前十。

    最大的一个共同点,豆瓣和IMDB双榜第一,《肖申克的救赎》。

    不过,作为电影神作,在国内的票房也不可能太低。

    这个世界的人,对烂片的容忍率很低,同样的,对好电影的欣赏水平还是具备,只不过,每个人对好电影的分辨和界限,存在不小的差距。

    路朝林的预测,很准,首映结果出来,成绩并不是很好。

    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简直要把《环形》喷死。

    从首映开始,后续票房成绩,出现断崖式下跌。

    虽然有很多人喷,很多人不喜欢,但在豆瓣上,评分还是稳定在了9.0分,神作范畴,隔壁的喵眼,就没有那么友善了,居然只有6.9分!

    正常情况下,豆瓣代表电影品质,喵眼代表了电影市场。

    “兄弟们,我没有看错吧,这差距是不是太大了。”

    “你没有看错,一部电影,有人不喜欢是很正常的,有人喜欢吃屎,有人不喜欢,比如说我,越是喵眼评分低的电影,我看着越有劲。”

    “环形很好看,我很喜欢,喵眼的分,很给力。”

    “第二天票房3亿,第三天票房1亿,第四天票房6000万,第八天票房900万,如果以为这就完了,那也不像是路神的风格了啊,第八天,那绝对算是触底反弹,第九天1200万,第十天2500万,第十一天5300万!”

    “路神这是怎么了?他的电影,第一次两边评分差这么多。”

    “救命啊,我怎么看不懂!”

    “不管了,他是路神,再烂再差,我也要看一遍?”

    网上热议不断。

    第八天,票房变成900万,为什么后续没有再下跌?

    因为这天晚上,up主方影,在小破站上传了一段视频。

    作为视频解说,看完《无间道》就变成路朝林的粉丝。

    后面,路朝林每出一部电影,他对电影的理解,都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可以看到的世界,如此的短小和浅显。

    他算是见证了路朝林,从零开始崛起,一路走到现在。

    方影上传了一个十分钟的视频,内容?当然是《环形》相关。

    “作为一个影视区的正经UP主,因为家中有事,没能第一时间去看《环形》,真的是很惭愧。

    去看之前,我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对路神的电影,充满了期待,知道自己走进电影院的状态,和走出电影院的状态相比,肯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当那种差别真正形成的时候,自己还是被完全的颠覆。

    原谅我对电影的认知,存在上限,而路神,每一次都超过我的上限。

    早就听闻过环形叙事的说法……

    看过之后。

    我:这得是多么天才的导演,才可以想到如此的叙事风格。

    如果他不是路朝林,我觉得,这将又是一颗导演新星,冉冉升起,代表了华夏电影的未来。可惜,他是路朝林,用在路神身上,那就是中规中矩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永远不要试图去猜测,路神的才华上限在哪里。

    我每猜一次,重伤一次。

    电影用了三个章节,来撑起整个故事。

    如果不是署名还是一水的路朝林,我甚至怀疑,这根本就不是路神的电影。那种正经的电影创作者风格,在这部电影中,什么也看不见。

    相反,随处都是恶趣味,我都不好意思讲。

    这是一部靠叙事结构取胜的电影,剧情故事,拆开来看,充满了巧合,而这些巧合,全部在铺垫下完成。

    就像是点燃爆竹。

    你永远也猜不透,隐藏在后面的引线,会在多少秒引爆爆竹。

    虽然说,它是靠对话和人物塑造推动剧情,但永远都想知道,下一秒究竟会发生什么,下一秒会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牢牢的抓住影迷想看的点,各种部分,浑然天成。

    环形,简直就是电影节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原谅我如此任性。

    因为,它确实值得。

    或许在不久后,路神的这种环形叙事风格,会启发无数电影。”

    方影用预告片的内容,通过各种视角的剪辑,撑起视频的时长。

    他后续,还针对电影的剧情,用时间顺序,对《环形》做了一个正确的梳理,故事的开篇,和电影的开篇,并不能划上等号。

    故事开篇,文森特和朱尔斯去找反水仔,故事结尾是,布奇骑摩托载着女朋友离开,小南瓜和小白兔的餐厅抢劫案,只是故事中间的插曲。

    方影这个视频,大家一键三连很给力,冲上热门。

    挂在影视区前三。

    在他上面和下面的视频,全部都是影视区的大佬,解说的视频也是《环形》,如痴如醉,有些UP主为了做这期视频,甚至看了八遍电影。

    小破站的影视区,基本沦陷。

    除了《环形》,还是《环形》,见缝插针都没机会!

    对了,当天记者慕思怡看完《环形》的首映出来,并没有觉得很牛逼,顺手给电影打上一星,豆瓣和喵眼全部都是一星,辣鸡电影。

    直到她在小破站看到UP主的解说,将其掰碎揉嘴里,她才看懂。

    “我的天,我差点误伤了一部神作,这么牛逼?”

    当天晚上。

    她又跑电影院,看了一遍,出来后,去豆瓣和喵眼把评分改了。

    统统五星。

    给五星以下的确定都看懂了?

    给一星的,肯定和我之前一个水平,看的一头雾水。

    记者慕思怡在朋友圈大肆宣传,太好看了,年度必看,路导永远的神,转头她就在考虑,晚上要不要买点绳子回家,把才确定的男友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