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雪惹青葱 » 第三章

第三章

    生活总会遇到挫折,有些是自己种的因,有些是被动接的果,总有些时遇不顺,不由自主的降临。也总有父母之爱,冲破这些暗淡,替我们承下那些恶。他们不计较自己失去的,与我们获得的是否成正比,他们只知道我们是他们的全部,小指之痛断臂以换。

    迎面走出一位风尘仆仆的妇女,刚落下的眼泪在因为耕种满是灰尘的脸上,冲出两条痕迹。粗糙的手掌,胡乱的擦着黝黑的脸颊。

    王博的母亲,挤出点笑容,与李雪儒点头,匆匆走下楼去。

    此时的李雪儒,鼻子一酸,仰着头控制着眼泪。心头仿佛有雷劈过一样,呢喃着“我那次,也是这样么?”

    王博的妈妈,可以用不到一个小时从干活的地里赶到这里,毫不在意自己的为王博的前途争取机会。那自己的那次呢?自己曾经高一时,与两个同学跳墙被抓,差点也被开除。自己的妈妈是否也用同样的方式,争取了一次机会。就算不是,那这份爱也是一样的啊!

    李雪儒平复了很久,才压抑住心情。揉揉脸,走进语文办公室。

    此时的赵欣彤也伏在桌上,为这份儿母爱感动。旁边的人只是不住的摇头哀叹,可能见惯了,除了哀叹也没什么可做的。

    李雪儒耐心站在赵欣彤桌旁,旁边的人也识趣儿的没有出声询问。

    等了几分钟,赵欣彤趴着擦了擦脸,做起来“诶我的妈呀,吓我一跳!”

    看着被自己吓一激灵的赵欣彤,李雪儒笑着说“赵老师,我找你有点儿事儿谈。”

    “李老师,啥事儿啊?”说着,赵欣彤又擦了擦脸。

    “出去说吧。”李雪儒见赵欣彤点了点头,便转身先出去了。

    不一会儿,赵欣彤也出来了,脸上的妆容也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显然是略作收拾了一番。

    找了处僻静的地方,李雪儒问“嗯....咱们班要被开除的学生你打算怎么办?”

    赵欣彤歪着头疑问的看着李雪儒。疑惑着一个政治老师,还是代课的,怎么这么关心学生了。

    “我听说要开除,但没这么严重吧。”李雪儒接着说。

    赵欣彤轻轻的把一缕鬓角别到耳后,“我一会儿去找校长,尽量给王博争取个留校察看。”

    李雪儒看着赵欣彤露出的一只耳朵,很白,很小巧。耳丫卡着的眼镜腿没在脸上留下多少痕迹,小巧的鼻梁上也没有那种眼镜压出来的坑。精致的嘴唇上涂着淡淡的红色,细长的眉下,大眼睛忽闪忽闪等着自己的下文。

    对,忘记回答她了,李雪儒连忙收回目光说道“嗯,咳。。用不用我跟你一起去,虽然我人微言轻,但在校长那说说好话也有点用处。”

    “不用,我先去谈谈,一个人去比两个人去好,就算是批评我,我也先把王博保下来。”赵欣彤坚定的说。

    “没有其他的事儿我先去了。回来告诉你好消息。”赵欣彤摆了摆收便走了。

    看着赵欣彤轻盈的转身离去,李雪儒目送着直到见不到身影,说了一句“你还是那么漂亮。”

    李雪儒回办公室的路上又路过一次二十班,班上依然没有王博的身影,想来是回家反省去了。

    一个小时后的三楼,赵欣彤刚从校长办公室出来,便给李雪儒发了信息“成了!”。赵欣彤哼着小曲,开心的回去班级照看学生自己。

    想来事情也不是那么复杂,校长虽说建议开除,但也只是建议,具体什么决定,还是会考虑班主任的态度,万一真的是个有潜力出成绩的学生呢!况且新老师,多少都会给点面子的。

    而赵欣彤一开始没直接来找校长,是因为她感觉学校终归是校长说了算,自己一个新老师也没那么大面子,况且王博也实在可恶,学校多次明令禁止的事儿,他非要顶风上,而且经常不听话,影响课堂纪律。要不是他母亲求情,赵欣彤还真不一定会找校长,至于以后会不会后悔她就没想过了。。。

    傍晚按捺不住的李雪儒给自己的妈妈打了通电话。

    “喂?妈!”

    “唉!儿子!怎么样?学生听不听话啊?住得好不好啊?吃都吃什么啊?”

    “挺好的妈,吃的有时自己做,有时点点儿外卖。”

    “对,少点外卖,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健康!”

    “妈你身体怎么样?”

    “妈身体棒着呢?你不用担心家里,你现在就好好工作就行了。”

    “我爸呢?”

    “他啊!在那看电视呢?把电话给你爸啊?”

    “没事儿,就是让他也注意身体。对了我这周回家。”

    “想妈做的饭了吧!什么时候到家提前打电话,我给你做好吃的。”

    ........

    简单的聊聊家常过后,李雪儒端着电话久久不愿放下。就是在这一通简单寒暄的电话中,与以往的唠叨不同,李雪儒这次感受的是温暖,汲取的是力量。以往自己从没想过,父母在背后究竟为自己做了什么?就像是现在的王博,他可能认为处罚也就如此,却不知道是他的母亲用尊严换来的。

    李雪儒呢?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的种种,也许他的母亲做的比他能想像的更多。每天的五点起床,准备早餐、每天的衣物涮洗、经常的电话唠叨,担惊受怕.....还有那次,曾经自己也像王博一样被学校处分。

    李雪儒差点儿没忍住问问妈妈,是否上次自己的处罚也是用她的尊严换回的从轻发落。他不是怪她,他是想确认。

    可是确不确认,又有什么关系呢?父母的爱,自己享受着。李雪儒第一次为家里给自己选的师范志愿而庆幸开心,他享受着爱,也准备付出着爱,成为她们的期待,成为她们的自豪。

    一夜无话。李雪儒早早的睡下,带着家人的温暖和前进的希望。

    第二天,学校的通知就下来了,王博被扣十五分,记大过一次,留校查看。

    李雪儒了解到,王博需要在家反省一周,下周一才会来上课。

    不知怎么,今天的日头分外的足,照得孩子们只顾酣睡,即使上课铃响起,他们也只当还是午休。李雪儒看孩子们睡得正香,也不愿意叫醒他们,现在的孩子也确实够累的。早上6点便需要床,就算舍弃早餐时间,也需要七点到班。而晚课下课后都已经十点多了,还有补课和作业什么的,这一天也确实过于充实了。累着学,越累学习状态越不好,越学习不好,学得越累,简直是恶性循环。也怪不得有的中途放弃,变成了学渣。

    无奈现在正是紧要时,如果他们有所改善,就有望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

    李雪儒拿出手机,音量放到最大。点了一首《freeloop》,这招李雪儒还是从他的老师那儿学来的,他初三的时候有位历史老师就是这么消除学生困意的,只不过那位老师放的都是“浪奔,浪流”一类的歌儿。

    当优美的音乐响起,学生渐渐爬了起来,虽然听不懂,但是音乐无国界,这种淡淡忧伤的感觉足够让人喜欢上它。

    一首曲闭,学生们意犹未尽,李雪儒笑着说“没听够吧?再来一首啊?”

    “好!”

    “再来一首。”

    学生们欢呼着。

    “呀,我看你们挺精神的,不用提神了”李雪儒开着玩笑,作势关掉手机。

    “切....”

    “嘘....”

    失望的嘘声充满教室。李雪儒手指一碰,歌曲又想起,这次是一首《海阔天空》。学生们知道了老师在开玩笑,也都笑着听着歌曲,有的在心里哼唱,有的第一次听。

    “好了,这真是最后一首了,一会儿课都讲不完了。”李雪儒在歌曲结束后说。“王博先回去坐着吧!”

    满足了一次,学生们也没太过分,李雪儒便先花了十分钟讲完了今天要学的书本内容。

    李雪儒放下手中的政治书,在黑板上写下成功两个大字后,转过身说“今天咱们讲讲成功二字,成字,事有所成,功字,工和力为功,就是工匠出力才为功。”

    “现在你们来说说,你们对成功的理解。”李雪儒简单讲了一下成功二字,便问向学生。

    “成功就是有钱。”一个男生举手说道。

    “成功是事业有成。”另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手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便是成功。”

    “体现出自我价值,就是成功的”

    .......

    “你们说的对,但我想分享给你们,我对成功的理解。”李雪儒点着头道。

    “我眼里的成功,可以是上亿身家的老总,可以是如日中天的明星,可以是普通的上班族,还可以是本分的农民,更可以是路边捡破烂的。”

    看着学生稍有不解,李雪儒继续说“马云固然是事业成功的人,但捡破烂资助三百多学生的白方礼同样成功,那塞罕坝的守林人也是成功,那偏远山区的支教老师,那整日忙碌的医生护士都是成功的。”

    “是否成功,在于自己把成功理解成什么样,在于自己把事儿理解成什么样。痴迷于画画的梵高,最终把自己饿死了,但他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画作人。他把画画,看的比命还重。一生奉献给偏远山区的支教老师,他的眼里每带好一个学生,他的成功便多了一分。对于父母来说,他们的成功,就是生养了一个好儿女。”

    “人生的魅力就在于此,人生的意义有千万种,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否算的上成功。”

    说到这里,李雪儒停了下来,留给学生时间思考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

    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学生举手问到“老师,那你呢?算不算成功?”

    李雪儒笑了笑,回答到“我走在成功的路上,我把成功当做一个地点,属于我的它就在那儿,而我或早,或晚总会走到那儿的。至于它是什么,你们猜。”

    “总之完成梦想就是成功,梦想是你真正可以为为之付出辛苦,忍受漫长的等待,还有承受住坎坷白眼。这叫梦想,如果你只是想成为富二代,又或者明星,但是你从未努力,那么就只是空想,白日梦而已。”

    随着最后一个字说完,李雪儒宣布这节课到此结束。开始李雪儒打算的是用尽每一节课的时间来引导他们。可是学生们的思想体系没成熟,现在一股脑塞给他们,他们也接受不了。即使以后面临分班,也总会有办法解决的。船到桥头自然直。

    回到办公室,今天的办公室尤其热闹,几人一堆儿一直在谈论着,听了一会儿,才知道县里下来通知,明年的开始实行划学区招生,哪个学校在哪个区域招生已经出台政策。老师们也有子女,所以正在研究哪个小区涨价了,打算什么时候搬家,这次又需要多些资金等。

    之前西山县里学校招生,会实行异价生制度的,异价生就是分数线没有达到录取要求,以学费每年多出一万来的这个学校。是的,这个地方还没有像大城市实行区域录取制度,可全县就两个高中又有什么区域可言呢?

    不过既然出台了政策,那么家长们都只能是接受,只为了孩子可以去到更好的学校。听老师们的言谈,学区房的价格涨的离谱,一个所有楼盘都还没住满的县城,学区房竟然达到接近五千一平米。普通住宅最豪华的也才三千左右。

    李雪儒没看出这个政策凸显出多少公平,学区房价格涨了,而为了上学而产生的交易一样没少。反倒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想去教学质量好点儿的学校,变得遥遥无期。可能几年后十中会因为生源充足,稍差点儿的师资力量会变好。可是有什么用呢?那时的那个成绩优异,出身贫苦的学生早已成年。在他的世界,如果是三万还是他家里咬牙能承受的,他以勤奋还能换取一份儿未来,可这已经是几十万了。

    可能有人说,只要你够努力在哪里都一样!是的,是有这样的人的。但他们的性格一样么?感恩度一样么?他会接受本来有更好的前途,却要无端忍耐么?

    可能有人会说威严耸听,可是你真的见过,四个学校联合考试,轮到其中一个学校出题,出题老师竟然出错五道题这种事儿么?李雪儒见过,甚至见过一个老师,上课除了念课本什么都不讲的情况。

    所以李雪儒认为,如果说异价生的存在,是社会的一份儿丑陋的话,划学区不过是一份儿化了妆的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