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娱从救出被卡天后出道 » 第三十一章 难与不难

第三十一章 难与不难

    不只是网上许多吃瓜群众在猜测顾夏的相貌。

    在乐坛同样也有不少人猜测顾夏究竟长什么样。

    顾夏一直没露面不外乎两种结果。

    其一,公司没有安排。

    这种结果可以忽略不计,稍微有点本事的新人,公司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工作安排满,争取在新人合同结束前收益最大化,更别说顾夏这种妖孽了。

    其二,长得太丑不敢露面。

    这是所有人最愿意相信的理由。

    正所谓老天爷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

    顾夏拥有妖孽一样的才华,长得丑一些可以理解。

    只是……

    在顾夏站起身报道后。

    所有人都有一个情绪:嫉妒。

    顾夏有才华也就算了,长得还如此英俊帅气,还让不让别的新人活了?

    老天爷是给别人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

    到你这是不是关上门打开窗顺手又把房顶掀了?

    顾夏坐下后前面的几位新人转过身。

    “兄弟,你真是顾夏?”

    “见谅,我刚才是猜着玩的。”

    顾夏面带微笑并没有回话。

    他在观察被点名的新人。

    看得顺眼就记一下。

    不顺眼就直接忽略。

    点名是让观众认识他们的环节。

    要不然现场一百二十名新人,换做任何观众都会看的两眼摸黑。

    就算不能全部记住最起码也能留下印象。

    点名持续几分钟。

    陈导放下名单:“节目一共十二期,每期都会有人淘汰,今天这一期也不例外。”

    宣布这一期也会有人淘汰后。

    现场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就算要淘汰也没人希望一轮游。

    好不容易从大批新人中脱颖而出,最少也要多露几期脸才够本。

    顾夏并不担心自己无法从这些新人里面杀出重围。

    如果连这点信心都没有还参加什么节目。

    按照十二期计算。

    每期最少要淘汰十人。

    他最关心的是用什么方法淘汰。

    陈导简单介绍完,直奔主题:“第一期,第一个环节是基础测试,目的是为了测试大家的各人能力,检测在座的各位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歌手。”

    “第一期,第一个环节,我们将会测试大家的音乐理论知识。”

    陈导介绍完第一个环节。

    工作人员开始分发测试考题。

    顾夏有一种梦回考场的感觉。

    他做梦都没想到参加节目还要考试。

    陈导:“基础测试前十二名,将会作为首期的S级新人,拥有拒绝挑战,主动挑选更换对手的权利,希望大家把握住机会。”

    前十二名可以主动挑选对手。

    顾夏看向光辉娱乐的许子诺顿时就又精神了。

    他正愁怎么解决掉光辉娱乐的新人。

    虽然可以让对方多活几期,慢慢的折磨让他留下终身难忘的阴影。

    他是跟光辉娱乐有仇,又不是跟许子诺有仇,直接把对方淘汰出去就行了,没必要做的太过分显得自己一点气度都没有。

    顾夏仔细审阅着考题。

    貌似不是很难。

    除了几道题有些难度,也只是难了一点而已。

    其余的题目都是入门水平。

    动笔。

    第一题:流行音乐的创作和演唱以什么为特征。

    太简单了毫无难度。

    顾夏一边答题也在观察四周的新人。

    “这都是什么题?”

    “流行音乐唱就完了,管那么多做什么。”

    “我要疯了。”

    他不知道这群家伙是戏精附体,还是压根就一点都不会。

    三十道小题,十道大题。

    不到十分钟全部解决。

    为了确保不出任何问题仔细检查过几遍。

    顾夏举手示意:“陈导,可以提前交卷吗?”

    “提前交卷?”

    陈导想说:咱们这是在录节目,又不是正规考试,写完在那坐好就完事了。

    在转念一想顾夏身为小歌王,关注度不会低,一直让他按照节目规则做事,反倒对节目效果没有帮助。

    “行,你交卷后,我会安排人采访你几句话。”

    顾夏提前交卷离开。

    不少新人既无奈又嫉妒。

    提前交卷还有特殊待遇。

    他们也想提前交卷。

    这些考题他们是真不会。

    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过系统学习专业训练。

    在场的新人九成都是野路子,演唱方面也许不差,但是在理论知识方面,那真是一个比一个惨不忍睹。

    离开录制现场。

    在一个单独的小房间内。

    主持人手持麦克风,提问:“顾夏,基础测试你觉得难度如何?”

    “难度……”

    他刚要回答,突然想起白姐交待的话,做事三思而后行。

    基础测试在他看来完全就是小学生都会的程度。

    他是这么认为的却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如此。

    如果他说基础测试太简单,会不会被人觉得很狂。

    要是往难了说。

    万一后面出来的新人拆台呢?

    他说:很难。

    其他人:很简单。

    岂不是显得他能力不足?

    顾夏谨慎道:“从我各人角度看待这次基础测试,因为我是专业音乐学院出身,受过系统学习与训练,音乐理论方面对我来说属于专业范围内,至于其他人,我对大家并不了解,对此不做出任何回答,谢谢。”

    主持人:“……”

    我只是问你难还是不难。

    你在这跟我聊什么呢?

    主持人组织好语言:“那到底是难还是不难呢?”

    顾夏组织好思路:“我觉得难与不难并不能概括这次基础测试,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状态不好,那这次基础测试对我而言会很难,如果我状态处于正常水平,基础测试对我而言并不难,但是在没有出成绩前,难与不难会处于未知状态,只有成绩公布的一瞬间,才能确定我在基础测试中发挥的是好还是坏,基础测试的考题是难还是不难。”

    “同样,在没有公布成绩前,我也无法回答其他人的状态好坏,测试难与不难。”

    薛定谔的猫知道吗?

    就你还想套我话。

    顾夏表现的非常认真,在等待主持人下一个问题。

    主持人:“……”

    究竟是我说的不准确。

    还是我们的脑电波没处于一个频道上面。

    这就是天才的大脑吗?

    聊不下去了。

    主持人再次象征性的提出几个问题就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