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 » 第四十五章 剿除流寇(三)

第四十五章 剿除流寇(三)

    真源县西北角,一处不知名的山坳里,杨春带着残存的贼寇,正躲在这里。

    如今已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本该是躲在家中,祭祀灶王爷,然后暖和地吃上一顿饺子。

    但他们这些人,却没有这样的奢望。

    袭击失败,他们就已经没有任何退路。

    寒风凛冽,即便他们是久经沙场的劲卒,有着远超常人的体魄,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他们互相靠在一起,彼此之间靠着身体的温度取暖。

    杨春的脸色,阴沉的像冰一样。他本是相府的管家,哪怕在长安城里,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

    而今藏身在这个破山坳里面,成了一个落水狗。

    地为床,天作被,可是他这样的人,能够感受出的境界。

    他们现在似乎只有当山贼一条路了。

    只是他却不知道,自己带来的这些贼兵,此刻正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你速去向先生禀报。”在距离这伙贼寇大概五百米的位置,有两个人正借住林木的隐蔽,偷偷观察着他们的行动。

    这两个人正是镖局斥候队的葛云和刘乂。

    “葛队长,还是你去吧。我在这儿看着他们。”刘乂说道。

    他知道葛云是想将这个功劳让给自己。

    毕竟这伙贼寇的踪迹,是葛云最先发现的。

    “叫你去就去。你在这儿墨迹什么?”葛云低声吼道。

    刘乂看着发怒的葛云,不再争执,转身离开。

    今天是小年,三家村的村民都在喜庆的过节。

    苏落此时在苏苗的家中。

    苏李氏带着苏嫣和苏苗媳妇儿,在灶房里忙活着。

    苏落则坐在床上,跟着五奶奶说这话。

    这一世的他,父母早亡,也只有在五奶奶这儿,能够获得些家族的温情。

    不一会儿的功夫,苏大壮和他媳妇拿着一提的猪头肉走了进来。

    “四婶,这是我刚做的猪头肉,还热乎着呢。”苏大壮笑着说道。

    苏李氏见状,忙笑着说道:“今天饭菜都吃不完,带着也多余。”

    “我总能跟着白吃一顿,万一把三哥吃穷了,他还不得揍我。”苏大壮笑道。

    “就你嘴贫。快进屋里去吧。陪着五奶奶说话。她最近可是念叨着你呢。”

    “好来。”苏大壮忙钻进屋里。

    他媳妇苏张氏则是提着猪头肉走进灶房,见苏嫣将猪肉切成了四四方方。

    “小嫣,你这是做什么菜?”

    “东坡肉。我哥教我做的,吃起来可香了。”苏嫣说道。

    “东坡肉?”

    “嗯。我哥说他东边的坡地上想出来的,所以叫做东坡肉。”

    “小落的脑子总是会冒出些稀奇古怪的主意。”苏李氏插嘴说道。

    “你教教我,等我回去也学着做。”苏张氏说道。

    “七嫂,东坡肉的做法很简单的。”苏嫣将一大块猪肉切完,轻声说道,“只要这样,然后再这样。”

    苏大壮走进屋里,挨着苏落坐下,高声喊道:“五奶奶吉祥啊!”

    五奶奶却是瞪了一眼苏大壮说道:“我还没聋到这个地步呢。”

    苏落和苏大壮都笑了起来。

    这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苏苗走出去一看,见是刘乂,忙问道:“刘乂,你怎么来了?”

    他知道刘乂是斥候队的队员,今日正该在侦查杨春等贼寇的踪迹。

    “队长,我们发现杨春的下落了。”

    “什么?”苏苗一惊,“你跟我进来。”

    刘乂原本是直奔苏落的家,但却发现院门紧锁。于是他便来到苏苗这儿报告情况。

    苏苗忙将刘乂带进屋里。

    苏落见到刘乂也是一惊:“发现杨春的下落了?”

    “是的,先生。葛队长让我回来报告消息。”

    “好。”苏落看向苏苗,“三哥,你将镖师集合起来,我们这就去将他们彻底剿灭。”

    苏苗起身准备出去。

    此时镖师多以回家过节,仅有几个值守的镖师,尚在镖局之内。

    但好在这些镖师,多是三家村的人,因此集合起来也容易。

    苏苗刚刚准备踏出去,却听到苏落说道:“这件事必须得让邢捕头他们一起,方能够名正言顺。”

    “七哥,我们这就去一趟县衙。”

    此时正在未时,往返县衙,就得是一个时辰。

    但所谓兵贵神速,稍有迟延,这伙贼寇就可能跑掉。

    张巡听到苏落消息,便叫邢捕头带上衙役,前去剿灭这伙流寇。

    由于杨春的手下已不足三十人,苏落并没有携带床弩,而是轻装简从,快速赶往这个山坳。

    “先生。前方好像有人。”刘乂忽而指着前方说道。

    苏落与邢捕头在三家村与苏苗集合起来的镖师会合之后,便在刘乂的带领下,赶往杨春的藏身地点。

    只是距离还约有两里多地的时候,刘乂便发现了前方的黑影。

    苏落让队伍戒备。

    等到这伙人来到跟前,所有人都惊讶的面色大变。

    因为走在最前面的赫然便是葛云,而他的身旁则绑着一个人,正是杨春。

    他们二人的身后,则是杨春带来的贼寇。

    苏落跟苏苗和邢捕头使了一个颜色,他们便迅速让镖师和捕快将这些人的围了起来。

    “先生,不用担心。他们都已经投降了。”葛云见状,便急忙大声喊道。

    他对着身后的众人说道:“你们都站好,不要动。”

    随后他则是牵着杨春来到了苏落的跟前。

    “葛云,这是怎么回事?”苏苗问道。

    “队长,杨春是被他们自己绑起来的。”葛云笑道,“我只是恰好捡了个漏。”

    原来这些贼寇,在袭击苏落失败之后,没有办法再回长安。

    巨大的落差,让他们心中燃起了愤怒之火。

    他们将其发到了杨春的头上。

    他们将杨春绑起来后,原本想要直接砍了他的头。

    但有士兵却说道:“若是杀了他,我们仍旧没有活路。不如将他交给苏落,说不定还能够活下去。”

    “可是杨相爷那里。”

    “难道我们杀了杨春,他就会放过我们吗?在袭击失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被放弃了。若是被杨国忠知道我们的行踪,说不定他就会派出南衙兵来剿杀我们。”

    众人闻言,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将他交给苏落。”

    他们的吼声,正好被葛云听了个清楚。在见到他们将杨春绑起来之后,便走出来招降了他们。

    苏落闻言笑道:“你这番又立了一个大功。以一人而降三十人,可说是空前绝后了。”

    葛云轻笑道:“只是侥幸罢了。”

    “其他人为何没有这般侥幸?”苏苗笑道,“还是你有本事,葛七叔生性木讷,倒是有个好儿子啊。”

    葛云听着众人的赞誉,却是不好意思的挠着脑袋。

    刘乂站在苏落的身后,一脸羡慕的看向葛云。

    该是他的功劳,怎么都推不掉。

    “邢捕头,这些人便都交给你了。”苏落看向邢捕头说道,“这是五百两银子,你给兄弟们分分,暖和暖和身子。”

    “苏公子客气了。”邢捕头慌忙推脱。

    其实这一次他们没有什么功劳。

    甚至连苦劳都算不上。

    但最终还是拗不过苏落,将银子收下,随后将杨春等贼寇押回大牢关押。

    苏落则是回到三家村,过完了一个祥和的小年。

    第二天,他便赶往了县衙听审。

    杨春站在苏落和张巡的跟前,却丝毫没有俘虏的觉悟。

    他冷冷的看向两人,冷声说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若要从我的口中问出一个字来,休想。”

    杨春的亲眷,都在长安城里。

    苏落闻言,却是冷笑道:“你莫非以为自己咬住不说,你在长安的亲眷便可以安然无恙?”

    杨春冷哼了一声。

    其实他也知道,他们此番恐怕是会凶多吉少。但他也只能拼着仅存的一点希望。

    若是自己咬出了杨国忠,也根本扳不到他,而自己的亲眷,怕是都会惨死。

    苏落见状,却并没有再理会他,而是看向另一个人。

    他就是那伙贼寇中,最先提议要绑了杨春投降的那人。

    “你说你们是北衙的?”

    “是的。我们隶属于左羽林军大将军安元贞。”

    苏落曾经猜测过他们隶属于北衙军,而今确认后仍旧感到十分震惊。

    “你们是听从杨国忠的安排,来杀我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杨相爷的吩咐,十天之前,昭武校尉李思冲找到我们,让我们听从他的指挥,去完成一件事情。随后我们便来到了真源县。”这人指向杨春说道。

    此时真相虽然已经大白,但没有杨春的口供,对杨国忠就没有任何的影响。

    他并不希图通过这次事件能够扳倒杨国忠,而只是打算给他上个眼药。

    可惜杨春的嘴巴很紧。

    杨国忠的心思也非常细腻。他没有动用可以调动的南衙十二卫,而是让北衙军来做这件事,便是为了避免嫌疑引到自己的身上。

    他对安元贞这个人并不熟悉。但是在通过某度搜索了之后,心中却产生了一丝疑惑。

    安元贞在历史上的记录并不多,但是他有个哥哥,却很出名。

    安思顺,跟安禄山从小一块长起来的,关系非常亲密。但安思顺汉化程度较安禄山为深,忠君观念较强。安禄山叛变之前,安思顺曾多次提醒朝廷安禄山“必反”。因此在安禄山叛乱之后,并没有受到牵连。

    但他与另一位蕃将哥舒翰不睦。安史之乱后,在王思礼的撺掇之下,哥舒翰诬指安思顺与安禄山潜通,令人伪造遗书,并于潼关外将其人擒获,送往朝廷。哥舒翰表安思顺七条罪状,上书朝廷诛杀。天宝十五年三月,。安思顺与弟安元贞皆被赐死,家属徙于岭外,天下冤之。

    “难道他们杨国忠的关系亲密?”苏落心中暗道。

    杨国忠也总在陈说安禄山会谋反,这其中莫非有着某种关联?

    还是说这只是个巧合?

    但现在看来,安元贞似乎与杨国忠的关系密切,否则他也不可能会允许自己手下的士卒,跟着杨春来到真源县袭杀苏落。

    毕竟士卒擅离职守,为将者也是要承担罪责的。

    “县尊打算如何处置他们呢?”苏落向张巡问道。

    “他们做贼为寇,根据永徽律,当斩首示众。”

    那青年闻言,登时跪在了地上,不住的磕头道:“大人饶命啊,大人饶命啊。”

    苏落说道:“县尊,如今雍丘城里正缺人手,他们乃是左羽林军的劲卒,正堪使用。”

    张巡一愣。

    其实他是看不起这些士卒的。尤其是在听到了苏落所取得的战果之后,他将这些人视作废物。

    简直有辱北衙军的名声。

    北衙军乃是唐朝禁军,共有羽林、龙武、神武三军,因其又分左右,故也称为北衙六军。

    “他们?”张巡颇为踌躇的问道。

    “县尊,他们之所以会惨败,乃是中了我们的埋伏,再加上兵器的优势,完全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身为禁军,单论素质,自是要比同福镖局的镖师强上许多。”

    “他们先前做了贼寇。”张巡对他们还是有些不放心。

    “县尊若是不放心的话,便将他们交给我如何?”苏落问道。

    “既然你有这个信心,他们交给你也无妨。”

    “多谢县尊。我明天便派人过来接收他们。”他随后又看向尚且跪在地上的青年,轻声说道,“你回牢中,询问一下有谁愿意跟我回三家村的。”

    “小人领命。”

    苏落忽而看了一眼这个青年,轻声说道:“你不可说去三家村可以活命的话。若是被我知道,你擅自说出这样的话,那时候我也保不住你的性命。”

    “小人知道。”

    而站在一旁的杨春,则是一脸冷笑的看向苏落。

    大明宫,含元殿,春节前的最后一次朝会。

    诸多大臣,都是感到分外的难得。

    自从李隆基夺子媳而己妃之后,便是日益沉湎于享乐,上早朝的次数,便越来越少。

    朝廷大事,往往决于杨国忠一人之手。

    “有时早奏,无事退朝。”高力士大声喝道。

    这时侍御史郑昂越阶而出,举着笏板上前说道:“臣郑昂有事要奏。”

    “奏来!”

    “臣弹劾左羽林军大将军安元贞治军不严,致使羽林军两百余兵卒逃匿不知去向。”